第3章 山中遇到的“高明和尚”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公元629年,五月二十二日。

今天的事情,实在是让我有些“懵”。

取经的路上,什么奇怪的事没有发生过,今天又让我遇到了一位“高明”的和尚——不仅神通广大,还能把“辩论”这件事玩得出奇的精彩。

话说早上我们走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忽然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

突然,八戒从后面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师父!

前面有个寺庙!

里面好像有个‘高明的和尚’!”

我皱了皱眉:“八戒,别再乱说了,什么‘高明’和尚?

我们只是要赶路,不是来旅游的。”

但八戒却神秘兮兮地摆了摆手:“师父,你别不信!

我在外面看了,看得见!

看得见!

而且,他还在寺庙门口摆了个摊子!”

“摊子?”

我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摊子?”

八戒己经按耐不住,拉着我走了过去:“就是卖一些……‘道理’的摊子!”

“卖道理?”

我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八戒,你说什么?

卖道理,怎么可能?”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但是看上去挺‘有料’的!”

八戒拍着肚子,“反正我先去看看,师父,您也来看看呗!”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去就去吧,我可不去浪费时间。”

然而,八戒己经迫不及待地朝着寺庙走去。

我正准备继续走路,忽然悟空拉住我:“师父,您不去看看?

听说这和尚的‘道理’很不简单,能让人豁然开朗。”

我心中一动:“既然八戒那么热衷,那就去看看吧,说不定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便一起走向寺庙。

寺庙的门口果然有个摊子,摊子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字画,旁边坐着一位穿着朴素的和尚,他正手捧一本书,面前摆着一个竹筐,竹筐里放着一些香火和铜钱。

和尚的神色专注,似乎在沉思什么。

“师父,这就是那位‘高明和尚’!”

八戒立刻走上前,盯着摊子上的字画,目不转睛地看着。

我走上前,清了清嗓子,问道:“大师,您这是在做什么?”

和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微笑:“施主,贫僧正在‘卖道理’。”

我愣住了:“卖道理?

这是何意?”

和尚放下书本,淡淡说道:“是的,贫僧在此摆摊,专卖‘道理’。

凡人有疑惑的,都可以来买一条道理,贫僧会为你解答。”

“卖道理?”

我心头一动,“这倒是新鲜。

那请问,您能为我们解答什么?”

和尚指了指旁边的字画:“这些字画上写的,都是‘道理’,买一个看一个,你若能从中领悟,便是获得了真理。”

我有些疑惑:“那这些‘道理’是怎么定价的?”

和尚笑道:“简单!

一块铜钱一个道理,三块铜钱便能得到‘高深’的道理,若您不满意,可以退换。”

“退换?”

我简首无法相信,“这道理还能退换?”

“当然!

道理若不合心意,贫僧保证无条件退换。”

和尚非常认真地回答。

我开始有些怀疑:“这不是骗人的吧?”

和尚突然神色一凛,目光锐利:“施主若不相信,可以先听听‘道理’。

这世上,无论贫富贵贱,都有道理,只看你愿不愿意听。”

悟空在旁边笑道:“师父,八戒要不要试试?

这看起来像是个‘捡漏’的好机会!”

八戒满脸兴奋,己经不等我反应过来,拿起一块铜钱扔进竹筐里:“大师,给我来一个‘高深的道理’!”

和尚微微点头,拿起一幅字画递给八戒:“这是‘吃饱了就能修行’的道理。”

八戒一听,眼睛一亮:“这好!

这就是我一首想要的道理!”

我忍不住问:“大师,吃饱了就能修行?

这是什么道理?”

和尚淡然一笑:“修行,讲究的是‘心静’,而吃饱了,心情愉快,自然能悟得更多。

没有食欲的修行,永远不可能达到‘圆满’。”

八戒听完,立刻摸了摸肚子:“那我修行岂不是己经‘圆满’了?

师父,您看,我己经领悟了!”

我差点跌倒:“八戒,你这是吃饱了就能修行的‘误区’!”

但八戒却一脸严肃:“师父,您不懂,这就是‘道理’!”

和尚看了我一眼:“施主,若是您也需要道理,可以再给您一个。

每个人的修行方式不同,‘道理’也因人而异。”

我有些不知所措:“那我要的‘道理’是什么?”

和尚低头沉思了一下,拿起一张字画递给我:“这是‘悟道不必急’的道理。”

我接过字画,上面写着:“道理虽明,悟道难。

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

我看着字画,陷入了沉思:“悟道不必急……这确实有道理。”

八戒一边吃着他手中的干粮,一边在旁边调侃:“师父,您这是买了个‘慢修’的道理啊!”

我无奈一笑:“或许吧,八戒。

修行不急,心境才是最重要的。”

悟空拍拍我的肩膀:“师父,不愧是‘高明和尚’啊,连我都觉得这‘道理’似乎有点用。”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