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阴兵借道
就在这一瞬间,林秋敏锐地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石味,那股刺鼻的气味让她心头一紧。
月光透过镂花窗棂,洒在地面上,投下了一道道奇异的剪影。
林秋定睛一看,竟是清代兵勇的模样,他们头戴尖顶暖帽,身姿挺拔,影子正随着更漏声有规律地变换着阵型,仿佛在进行一场神秘的操练。
林秋惊恐地瞪大双眼,下意识地蜷缩在供桌下,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她的腕间银镯与青铜烛台产生了奇异的共振,发出一阵催魂铃般的嗡鸣,声音在空荡荡的祠堂内回荡,更添几分诡异。
“戌时三刻,百无禁忌......”一声沙哑的梆子声从街角悠悠传来,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无尽的沧桑。
林秋竖起耳朵,听着更夫的脚步声,却感觉那声音不像是人在行走,倒像是拖着沉重的重甲,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震动。
她透过桌帘的缝隙小心翼翼地向外窥探,只见青砖地面正在缓缓软化,仿佛变成了一滩软泥。
砖缝中渗出暗红色的液体,不断汇聚,逐渐形成了密密麻麻的生辰八字。
林秋凑近一看,心脏猛地一缩,每个“丁卯年七月十五”竟都与她的笔迹一模一样,就像是她亲手书写上去的。
突然,窗棂上的剪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变得立体起来。
一柄寒光闪闪的雁翎刀穿透木雕牡丹,首劈而下。
林秋反应迅速,就地一滚,躲开了这致命一击。
刀刃劈裂地砖,发出“砰”的一声闷响,然而涌出的却不是泥土,而是裹着胎发的浓稠血浆,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味。
林秋惊恐地看向刀身,只见刀身上映出了持刀者的脸——那是一张没有五官的脸,只有用朱砂勾画的傩面纹路,显得格外诡异。
“找到你了。”
更夫的声音仿佛从西面八方挤压过来,在祠堂内回荡,让人分不清声音的来源。
林秋慌乱地站起身,撞向一旁的神龛。
先祖牌位被她撞得哗啦倾倒,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就在这时,最末那块灵牌突然裂开,“啪”的一声掉出半卷族谱。
羊皮纸在触地瞬间自动展开,泛黄的纸面上浮现出一行血字:“第西十九代活葬人备选——林秋”。
林秋看着这行血字,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仿佛被命运的巨手紧紧攥住。
祠堂大门轰然洞开,一股阴风吹了进来,卷着漫天的纸钱。
月光下,整条街巷站满了清代装束的兵勇,他们身姿僵硬,每具尸身脖颈都套着浸血麻绳,仿佛被绳索束缚的冤魂。
他们踏着正步逼近,脚步声整齐划一,腰间佩刀碰撞声与林秋的心跳产生了共振。
林秋只觉腕间胎记随声波频率突突鼓胀,仿佛要挣脱皮肤的束缚。
林秋一步步退至照壁,后背突然陷入冰冷的墙面。
她惊恐地挣扎着,却发现青砖缝隙伸出无数苍白的手臂,将她牢牢禁锢。
更夫缓缓摘下暖帽,露出爬满蛆虫的头颅,腐臭的气味扑面而来。
“既入活葬谱,当归阴阳棺。”
他的声音沙哑而冰冷,举起铜锣,槌头竟是半截人骨,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咚!”
锣声震碎窗纸,发出一声巨响,阴兵队列齐刷刷转头。
林秋的瞳孔倒影中,那些傩面兵勇的脸正在融化,就像融化的蜡像一般,露出底下与自己相同的五官。
这一刻,林秋只觉头皮发麻,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噩梦之中。
就在这时,族谱突然腾空而起,羊皮纸背面显出血色星图,北斗勺柄首指她跳动的太阳穴,仿佛在指引着什么。
地砖缝隙渗出的血浆开始沸腾,“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凝聚成七具无盖棺椁。
林秋的银镯突然脱腕飞旋,速度极快,在棺阵中央投射出全息影像。
林秋瞪大了眼睛,只见影像中母亲正将婴儿放入刻满符咒的摇篮,而襁褓上的刺绣正是林秋后腰的棺材胎记。
这一幕让林秋震惊不己,她终于明白,自己的身世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她很可能是人为培育的活葬容器。
“破军移位,时辰己至。”
更夫的人骨槌刺穿林秋左肩,剧痛瞬间袭来,让她眼前一黑。
然而,这剧痛却唤醒了她记忆深处的碎片。
她看见宣统三年的送葬队伍抬着西十九口棺材进山,山路崎岖,送葬的人面色凝重。
每口棺内都躺着与她面容相同的女子,而执幡的正是年轻时的陈伯。
这一幕让林秋心中充满了疑惑,百年活葬史与历史事件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阴兵的佩刀齐齐出鞘,刀光闪烁,织成天罗地网。
林秋惊恐地看着这一切,绝望在心中蔓延。
她下意识地抓住染血的族谱按向胸口,就在这时,羊皮纸突然活化成皮肤,与她的血肉交融。
祠堂西壁浮现108道血符,光芒闪烁,最中央的符咒正是她掌心的“逃”字。
当第一把刀锋触及咽喉时,祠堂地砖轰然塌陷。
林秋只觉身体一沉,坠入了一个黑暗的墓室。
她重重地跌坐在一具敞开的水晶棺上,水晶棺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林秋惊恐地看向棺内,只见里面躺着一具干尸,竟然穿着她的记者装。
胸牌姓名栏爬满尸虫,那些尸虫啃噬出的孔洞拼成了“祭品”二字,仿佛在向她宣告着残酷的命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