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露厨艺
简单洗漱后,苏妙龄来到厨房,开始在那狭小昏暗的空间里翻找起来。
她仔细地查看家中为数不多的食材,目光落在角落里一小袋干瘪的红枣和半捧核桃上。
这些还是过年时亲戚送来的,一首舍不得吃,如今可派上了大用场。
苏妙龄熟练地将红枣洗净去核,把核桃敲开取出果仁,接着开始准备糙米和面粉。
没有现代的厨房秤,她只能凭借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大致估量着食材的用量。
她先把糙米磨成细细的粉末,这过程可不容易,家中的石磨又旧又沉,每推动一下都得费好大的力气。
不一会儿,她的额头就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臂也酸得厉害,但她咬着牙坚持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做出美味的改良版糙米糕。
将磨好的糙米粉和面粉混合在一起,苏妙龄又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水。
她的双手在面团间灵活地翻动、揉捏,感受着面团的质感和湿度。
随着面团逐渐变得光滑有韧性,她知道第一步成功了。
紧接着,她把切碎的红枣和核桃均匀地揉进面团里。
这些带着香甜气息的食材,仿佛给面团注入了新的生命。
看着成型的面团,苏妙龄却皱起了眉头。
家里没有合适的模具,该怎么做出漂亮的形状呢?
她在厨房里西处打量,突然灵机一动,看到了母亲平时用来做针线活的木尺。
她拿起木尺,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然后用木尺把每一块面团按压成圆圆的饼状。
虽然比不上现代精致的糕点模具,但这样做出来的糙米糕,也别有一番质朴的风味。
苏妙龄把做好的糙米糕生坯小心翼翼地摆放在蒸笼里,灶下的火己经烧得旺旺的,热气很快弥漫开来。
她站在灶台前,眼睛紧紧盯着蒸笼,心中满是期待,又有些忐忑。
这改良后的糙米糕,味道到底如何?
能不能得到村民们的认可?
这些问题在她脑海里不断盘旋。
不一会儿,厨房里弥漫起一股浓郁的香味,混合着糙米的醇厚、红枣的香甜和核桃的香脆。
苏妙龄深吸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打开蒸笼。
热气扑面而来,眼前的糙米糕色泽金黄,表面微微鼓起,看起来十分诱人。
她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中,红枣的甜蜜和核桃的香脆瞬间在口中散开,味道比她想象的还要好。
“姐,你做什么好吃的呢?
好香啊!”
小虎不知何时来到了厨房,他吸着鼻子,一脸期待地看着蒸笼里的糙米糕。
苏妙龄笑着递给小虎一块:“小虎,快尝尝,这是姐新做的糙米糕。”
小虎接过糙米糕,大口咬了下去,脸上立刻露出满足的笑容:“哇,姐,太好吃了!
这比之前的糙米糕好吃多了。”
听到小虎的夸赞,苏妙龄心中的喜悦更浓了。
她把剩下的糙米糕用干净的布包好,放进竹篮里,准备再次去村里售卖。
苏妙龄背着竹篮,走在村子的小路上。
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可她的心情却有些紧张。
昨天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今天这些改良后的糙米糕,真的能得到村民们的喜爱吗?
她来到村头的老槐树下,这里是村民们平时聚集聊天的地方,人流量比较大。
苏妙龄找了个空位,把竹篮放在地上,将糙米糕整齐地摆放在布上。
她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卖糙米糕啦,新做的红枣核桃糙米糕,又香又甜,大家快来尝尝啊!”
一开始,并没有人注意到她。
村民们依旧各自忙碌着,偶尔有几个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很快就移开了。
苏妙龄有些着急,她加大了音量,不停地吆喝着。
过了一会儿,村里的张大娘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张大娘是个热心肠,平时对苏妙龄一家也很照顾。
她看着苏妙龄摊位上的糙米糕,好奇地问道:“妙龄啊,你这卖的啥呀?”
苏妙龄连忙笑着介绍:“张大娘,这是我新做的红枣核桃糙米糕,可好吃了,您尝尝。”
说着,她拿起一块糙米糕递给张大娘。
张大娘接过糙米糕,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咬了一口。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哎哟,妙龄啊,这糙米糕味道可真不错!
又香又甜,还有红枣和核桃,营养也好。
这咋卖呀?”
苏妙龄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张大娘,一文钱一块,您要是多买,还可以便宜些。”
张大娘想了想,说道:“给我来三块吧,我拿回去给我那几个孙子尝尝。”
苏妙龄高兴地应道:“好嘞,张大娘。”
她迅速把三块糙米糕包好,递给张大娘,接过钱的时候,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可是她今天的第一笔生意,虽然钱不多,但意义重大。
有了张大娘的带头,陆续有几个村民围了过来。
大家你一块我两块地买着,不一会儿,苏妙龄竹篮里的糙米糕就卖出去了一大半。
看着越来越少的糙米糕,苏妙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脸上也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就在她准备收摊回家的时候,突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阵嘈杂声。
她好奇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在几个家丁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男子的目光落在苏妙龄的糙米糕上,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就这糙米糕,也敢拿出来卖?”
苏妙龄心中一紧,她不知道这个男子是什么来头,但从他的穿着和气势来看,应该是个有钱有势的人。
她强装镇定,说道:“公子,这糙米糕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味道很不错,您不妨尝尝。”
男子冷哼一声:“哼,我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吃过,会稀罕你这糙米糕?”
周围的村民们见状,都纷纷为苏妙龄打抱不平。
张大娘说道:“这位公子,你可别小瞧了这糙米糕,味道真的很好,我们都爱吃。”
其他村民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妙龄这孩子做的糙米糕,又便宜又好吃。”
男子却不为所动,他傲慢地说道:“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这糙米糕再好吃,能比得上城里的糕点吗?”
苏妙龄听了男子的话,心中有些生气,但她还是尽量保持礼貌:“公子,糕点的好坏,不在于食材的贵贱,而在于制作的用心。
我这糙米糕,虽然用的是普通食材,但每一步我都用心去做,相信味道不会比城里的糕点差。”
男子听了苏妙龄的话,微微一怔,他没想到这个乡下女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
他看着苏妙龄坚定的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好奇:“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尝尝。
如果不好吃,你可得向我道歉。”
苏妙龄点点头,递给他一块糙米糕。
男子接过糙米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他原本带着嘲讽的表情,在尝到糙米糕的瞬间,突然凝固了。
他又接连咬了几口,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没想到,这糙米糕的味道竟然如此独特。”
周围的村民们看到男子的反应,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苏妙龄说道:“公子,怎么样?
我没骗您吧。”
男子尴尬地笑了笑:“姑娘,是我小看你了。
这糙米糕确实不错,给我来五块。”
苏妙龄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把五块糙米糕包好,递给男子。
男子付了钱,带着家丁离开了。
她收拾好摊位,满心欢喜地回家。
一路上,她都在想着今天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虽然糙米糕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但要想把生意做大,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食材的采购、制作工具的改进等等。
回到家后,苏妙龄把今天卖糙米糕的钱交给母亲。
母亲看着手中的钱,眼中满是欣慰:“妙龄啊,你真能干,咱们家的日子有盼头了。”
苏妙龄笑着说:“娘,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我会赚更多的钱,让您和小虎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