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买柜子
林爷爷例行询问。
“嗯,学校放暑假了,学的也挺好的”林家祖上是南边的,因为战乱而到了这边。
林爷爷和林大爷爷都上过私塾的,所以林家比较重视教育,家里的娃都会送去上学。
家里娃都送去上学的,村里没几个,更别说送个女娃读到了高中。
林姑姑是林家的特例,林奶奶在林姑姑两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林爷爷一个人养两个娃,并送他们去上学,林爸爸见林爷爷辛苦,就不去上学了,林姑姑也学林爸爸不去上学了。
林爷爷都帮他们把学费交了,但两个孩子不愿意去,就随他们去了。
林爸爸就此读了两年学,林姑姑则是一年学都没上。
林弟弟三人就等着爷爷问完话,立马把林云秋拉回了房间,等着分吃的。
林小弟眼睛亮晶晶的,首勾勾地盯着林云秋的包。
林云秋无奈地笑了笑,打开包拿出里面用纸包着的饼干分给大家,一人一块饼干,两个水果糖。
林小弟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像只小仓鼠,含糊不清地说:“姐,真好吃。”
“嗯嗯,好吃。
姐姐,我的头绳呢,你说了要给我带头绳的。”
哪怕是有好吃的了,林妹妹也没有忘记她的头绳。
林云秋笑着摇了摇头,从包里翻出一条红色的头绳,上面还有个蝴蝶结。
她轻轻拍了拍林妹妹的肩膀,示意她转过身来。
“别动啊,姐姐给你扎个漂亮的辫子。”
林云秋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将林妹妹的头发分成几股,手指灵活地编织着。
林小弟还在旁边嚼着饼干,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姐姐的动作,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
“好了!”
林云秋拍了拍手,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
林妹妹的头发被扎成了一个精致的侧麻花辫,头绳上的蝴蝶结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显得格外俏皮。
林妹妹迫不及待地跑到镜子前,左看右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好好看,姐姐,你真厉害,我要给花花她们看。”
话落人己经跑到大门口了。
林云秋又像变魔术一样,从包里拿出了两本小人书,分别是《小英雄雨来》和《小兵张嘎》。
“呐,这是给你们的。”
林云秋听同学们说他们弟弟喜欢看小人书,去给妹妹买头绳时,也去买了两本小人书给两个弟弟。
“哇,是小人书!”
平时腼腆的大弟弟也忍不住惊呼,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小英雄雨来》,手指轻轻抚过封面上的图案,仿佛怕弄皱了书页。
小弟弟则迫不及待地抢过《小兵张嘎》,兴奋地翻开了第一页,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听同学说张嘎可是个小英雄呢!
我早就想看了!”
他一边说,一边凑到大弟弟身边,两人头挨着头,开始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林云秋看着两个弟弟专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她知道,这两本小人书一定会让他们开心好一阵子。
果然,没过多久,大弟弟就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姐姐,雨来真勇敢!
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
小弟弟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小拳头:“张嘎才厉害呢!
他可是打鬼子的英雄!”
林云秋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好啊,那你们可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做个勇敢的人。”
两个弟弟连连点头,继续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林云秋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这趟买书真是值得。
许暮云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吃了点糕,看其他人都去上工了,就打算去林云秋那儿取报纸。
正好可以问问她,大队部在哪,村里哪里有打柜子的。
许暮云沿着从老知青那问来的路线,来到了林家。
许暮云敲了敲林家的门,来开门的正好是林云秋。
“许知青,你进来吧,我去给你拿报纸。”
林云秋打开门让人进来。
许暮云本来是不打算进去在门口等的,但看到门内的情况,改变了主意。
院子的一边有个大棚子,里面放着许多高大的木头,还有许多有使用过的大木块,整齐的放着。
站在院子里,不止能听到一旁鸡圈里的鸡叫声,还有整齐的刨木头的声音,空气中还弥漫着好闻的木质香。
“许知青,给你,这是你要的报纸。”
没让许暮云多等,林云秋回房间拿上报纸就出来了。
“谢谢!
你家是做木工的吗?”
“对,你是要打柜子吗?”
每次来新知青,都会有人来买柜子,所以听许知青询问,林云秋猜他是想要买柜子的。
许暮云点了点头,“是的,我想买个柜子放东西,刚来这里,东西都乱糟糟的。”
林云秋笑了笑说:“那你算是找对地方了,我爷爷的木匠手艺可有西十年了。
你是想买现成的,还是重新做。”
林云秋带着他往林爷爷做工的房间去。
“我想先看看箱子再做打算。”
不知道林爷爷打的炕柜有多大,宿舍人多,太大了可能不好放。
“行,如果不合适,你可以和我爷爷说要打多大的,他现在在家。”
林爷爷接了个小活,现在在忙活,其他人都去上工了。
林爷爷看孙女带着个瘦高的俊小伙进来,放下了手中的活。
“爷爷,这是新来的许知青,他来买柜子的。”
林爷爷笑着招呼道:“小许同志啊,欢迎欢迎。
看看有没有入眼的,想要什么样的可以跟我说。”
许暮云礼貌地回应着,目光在屋里摆放的几个炕柜上打量。
最后看中了个宽五十,高六十公分的柜子,这个柜子不是很宽,又比同宽度的柜子要高些。
“林爷爷,我就要这个炕柜了。”
“这个好,这个就是针对你们知青做出来的,我们乡下人做的炕柜都比较宽,考虑你们知青,特意做了窄点的炕柜。”
“这个炕柜多少钱?”
林云秋想了想价格说:“材料加上工钱,需要十五块钱。”
这些钱大部分还要交给大队计公分的,林爷爷所得只是少部分。
许暮云微微皱眉,十五块钱稍微有点贵,他下乡也就带了两百块钱加一些票。
“有人在家吗?”
门口传来有人询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