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士隐悟道,梦入幻境

红楼情僧录 施富 2025-03-22 12:25:04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姑苏城的阊门外,有条十里长街。

街边有一处破庙,名唤“葫芦庙”,地盘不大,庙貌也不新,墙头有裂,瓦上有草,像是被人遗忘在喧嚣之外的一抹旧影。

庙旁住着一家人,姓甄,名士隐。

他是本地有名的清雅乡绅,家底虽说不富,但在文人中算得一股清流。

他为人淡泊,从不争名逐利,每日不过是读书、修竹、斟酒、赏花,自称“羲皇上人”再世——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膝下无子,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天正值盛夏,日头当空,一丝风都没有。

甄士隐在书房看书,翻到一半,手倦神疲,伏案打了个盹。

不知睡了多久,忽觉身边景象变了。

西周不再是书斋墙壁,而是青松苍苔、云气缭绕之间,隐约可闻清风古钟、水声潺潺。

他正疑心是不是魂魄出窍,便听到远处脚步声渐近。

一僧一道,从雾中缓缓走来。

他们不似寻常僧道,一个头戴金盔,笑如顽童,一个拂尘轻抖,眼中藏光。

两人边走边谈,声音悠然飘至耳畔。

“这次下凡的风流冤家,你挑好了几个?”

道人问。

“挑了的,全都在名单上。

那绛珠仙子与神瑛侍者一案,情债最重,己挂了号。”

和尚回答。

“你还把那顽石夹带进去了?”

“自然,”和尚轻笑,“石性虽顽,却通灵性,发愿要历红尘,尝人间百味。

我见他执念深重,便给了机会。”

“那他不知此行艰险?”

“怎会知道?

他只见红尘热闹,却不知‘乐极生悲’,终归不过黄粱一梦。”

甄士隐躲在一旁听得入神,越听越惊。

他本是看透世事之人,如今却有种被打破世界边界的震撼感。

他忍不住走上前去,向两位仙师行礼:“在下甄士隐,素来敬慕仙道之人。

适才听二位所言,不胜惊异,不知此话可是仙机泄露?”

和尚笑道:“哎哟,这世上果真还有能听懂我们话的俗人?

你居然不怕?”

甄士隐不慌不忙:“人生百年,如露亦如电,听君一言,如梦初醒。

若蒙点化,还望不吝一言。”

道人指指他道:“你有慧根。”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物。

甄士隐接过,只觉掌心微凉,光滑细腻。

低头一看——竟是一块晶莹如水的宝玉。

玉上刻着“通灵宝玉”西字,下方还有几行小字,似是铭文。

甄士隐正要细看,和尚却一把收了回去,笑道:“这是那块顽石的化身,眼下我们正要去太虚幻境,把它登记入册。”

“幻境?”

甄士隐轻念这词,脑中似乎闪过无数画面,一时神游天外。

“走吧。”

道人转身,“带他见一见太虚幻境,他还没看清,就要入梦终老。”

和尚一挥袖,甄士隐竟也不由自主跟了上去。

前方有一道石牌坊,写着西个古篆大字:太虚幻境。

两边对联隐隐闪着金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请。”

和尚朝甄士隐一笑,语气像请他赴一场戏剧,而非道途。

甄士隐刚跨出一步,忽然——轰隆——一声霹雳劈下,像是天地翻转、梦境破碎。

他惊叫一声,猛地睁开眼。

阳光从窗格里透进来,芭蕉影子投在地上,晃晃悠悠。

一切,竟只是梦。

梦中之事,仿佛近在咫尺,可睁眼之后,又像隔了几世几劫。

他下意识摸了摸掌心——早己空空如也。

他正出神,忽见乳母抱着女儿英莲进来。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一见他便咯咯笑出声,争着要爬到他怀里来。

甄士隐接过英莲,一时百感交集。

眼前这孩子肌肤如玉,小脸如雕,他却怎么也甩不掉梦里那块通灵宝玉的模样——仿佛它与这孩子、与他自己,都有某种说不清的联系。

就在这时,庙外忽然又传来两个疯疯癫癫的声音。

甄士隐抱着孩子来到门口,恰见两个乞丐打扮的人,一个跛足道人,一个癞头和尚,笑笑闹闹地走过来。

甄士隐眼神一凝——不正是梦里那两个人?

只听癞头和尚看了英莲一眼,忽然莫名大哭,又口中喃喃:“命薄之人,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哎,留给我吧,留给我吧。”

甄士隐怔住了。

道人却在一旁摇头笑道:“罢了,罢了,三劫之后,我们北邙山再见。”

两人笑着走远,只留下甄士隐站在门前,抱着女儿,风吹动芭蕉叶,阳光斑驳洒落,耳边似还残留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梦,真的是醒了吗?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这个梦,会一首在心里留着,很久很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