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决定对司马家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在洛阳那阴暗的宫殿之中,董卓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对李儒说:“那司马防虽得了本相的任命,可本相总觉得司马家心思深沉,不可不防。”
李儒恭敬地站在一旁,缓缓说道:“相国英明。
那司马家次子司马懿,听闻聪慧过人,颇有谋略。
相国不妨征召司马懿为主簿,让他入洛阳为官,实则为人质,如此一来,司马家必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听后,大笑起来:“哈哈,此计甚好。
就这么办。”
消息很快传到了河内郡司马家。
司马防听闻后,眉头紧锁,在厅堂里来回踱步。
“这董卓果然还是对我们司马家不放心啊。”
司马防忧虑地说。
司马懿却一脸平静,他对父亲说:“父亲不必过于担忧。
这是董卓的权谋之术,我若不去,司马家将陷入危机;我若去了,只要我们行事谨慎,或许还能寻得转机。”
司马朗也焦急地说:“弟弟,洛阳可是龙潭虎穴,那董卓和他的手下都是心狠手辣之人,你此去必定危险重重。”
司马懿安慰兄长道:“兄长,我自有打算。
我在洛阳会小心应对,父亲和兄长可在河内郡继续发展我们的势力。”
不久后,司马懿便收拾行囊,前往洛阳。
洛阳城中一片乱象,百姓们在西凉军的压迫下,生活困苦。
司马懿看着这一切,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找到司马家的出路。
司马懿来到董卓的宫殿,拜见董卓。
董卓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司马懿,眼神中带着审视和怀疑。
“你就是司马懿?
本相听闻你聪慧过人,如今本相征召你为主簿,你可要好生为我做事。”
董卓粗声粗气地说。
司马懿恭敬地行礼:“拜见相国。
承蒙相国厚爱,司马懿定当尽心竭力。”
在洛阳的日子里,司马懿每日都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做事。
他小心谨慎,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然而,李儒却始终对他有所提防。
一日,李儒找到司马懿,对他说:“司马主簿,你在洛阳可还习惯?”
司马懿谦卑地回答:“多谢先生关心,司马懿一切都好。”
李儒冷笑一声:“你最好老实点。
你司马家的一举一动都在相国的掌控之中,你若是有什么不轨之心,可别怪我不客气。”
司马懿心中一惊,但表面上依旧镇定:“先生说笑了。
我司马懿只想在相国麾下好好做事,为相国分忧。”
尽管身处险境,司马懿却并未放弃寻找机会。
他暗中结交一些对董卓不满的官员,在他们的交谈中,探寻着洛阳城的局势和各方势力的矛盾。
而在河内郡,司马防和司马朗按照司马懿之前的计划,积极扩充势力,训练军队,储备粮草。
他们知道,司马懿在洛阳的安危与司马家的未来息息相关,他们必须做好准备,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
司马懿在洛阳的日子,如同在刀刃上行走,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乎着司马家的生死存亡。
但他坚信,只要自己足够机智和隐忍,总有一天能摆脱董卓的控制,让司马家在这乱世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