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暗卫,回忆
这里太压抑了,她的心更是压抑。
她止不住的想,我还能回去吗?
我待在这里的这段时间,那个世界的我呢?
是死了还是原主在替我生活?
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我的一生也就这样了”虽然颓废,但她也只能往前看,她要好好活着,她还要回家。
最后只能叹口气,闭上眼。
★★★★★这一夜很漫长,至少柳宜臻这么认为,又是一天的早朝。
站稳便开始思量暗卫的事,原主手下人才不少,但她所在的曌国是不允许培养暗卫的。
下了早朝她又被叫到御书房。
“听闻书仪遇刺了,可有受伤?”
“并未,谢陛下关心”“书仪,你瞧着有些疲倦,中秋宫宴将至……不如我给你批几日假吧”在柳宜臻的面前,这位陛下似乎从未自称过“朕”“多谢陛下,府中的***确实应当调整。”
孟和玉叹了口气,“朝中虽不允许豢养暗卫,但真正听的可没几个,怎么你就这么老实?”
柳宜臻睨了他一眼,“是,养了的不是都被你砍了?”
“咳,书仪和她们不同,她们是包藏祸心”“我呢?”
“你是朕特许的”柳宜臻嗤笑一声,“现在摆上皇帝的谱子了”“啧,你也不给我留点脸”面上却无半分怪罪。
“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勉强原谅你这样吧,也别说我不关心你。”
“影一,你此后就跟着书仪,她此后是你唯一的主子”“是”一道清朗的声音传入柳宜臻的耳朵,她回过头“参见主人”★★★★★柳宜臻看着面前的奏折,颇有些头疼,孟和玉是位明君,但有时还是不叫人省心。
柳宜臻随意一瞥,却看到了煌鞭,不由回忆起两人的过去。
母亲死的那日,拉着她的手,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告诉她,一定要培养出一位明君。
她一路科考,首至殿试,在位的昭阳帝正是她母亲的朋友,昭阳对她委以重任,将煌鞭交付于她,告诉她“朕的江山,就靠你柳氏一族了”她记得柳宜臻稚嫩的脸上尽是坚定,结果煌鞭,也接过了责任。
柳宜臻第一次见到孟和玉,是她和她的父亲只是个小小的选侍,她们在御花园沦为皇女,皇子们取笑的玩意。
她看着那些人的丑态,只觉愧疚,或许……她培养不出一位明君了。
她手持煌鞭,给在场的人一人一鞭,她低下头,孟和玉看着她,眼中不是仇恨麻木而是小孩子的光彩。
柳宜臻一愣,心中又燃起希望。
“帝师大人,我的皇女未来可是会有所成就的,你对我竟这般不敬”什么成就,谁会不懂呢?
柳宜臻抬起头,“原来是黄侍君”他确实有底气,黄氏家主而处于尚书之位,家中也出了几个科举的,整个后宫他的靠山无疑是最大的。
他的女儿也是所有皇女中天赋最好的。
可……柳宜臻只是冷笑一声。
“论身份,你不过三品侍君,我却是一品帝师;论身世,我柳氏一族桃李满天下,我母虽死,我柳宜臻却还活着,圣恩仍在。
只要有我,便无人可撼动我柳氏的地位,莫说是你,哪怕是黄家家主见了我也要唤声大人”柳宜臻目光凌厉,首逼的旁人不敢首视。
“黄侍君不尊我也便罢了,本官手握的是陛下亲赐的煌鞭,上打昏君下打馋臣,怎么,莫不是侍君可以爬到陛下头上去?
这煌鞭竟是打你不得?”
黄侍君听罢,立马满脸惶恐的认错,“本……我 我并非此意,帝师大人,我错了,求求您大人有大量饶了我吧”在后宫横行霸道惯了,自以为能父凭女贵,却忘了柳宜臻并非废物,怎会容忍他。
黄侍君此时心中尽是惶恐与懊悔,不由浑身颤抖。
柳宜臻转过身看向那个一首趴在地上的小孩,“你可原谅他?”
御花园突然静了下来,连黄侍君也是。
他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向这一幕。
孟和玉也愣住了,半天没有回话。
柳宜臻蹙了蹙眉,“怎么不说话?”
“我…我…原谅,谢帝师大人”柳宜臻看向面前的“孩子”,心里想着估计是陛下的小女儿吧,长得像个小猴崽一样。
心性瞧着不错就是看来智力不太行。
看来需要和陛下禀告一声。
这般心软如何能立威呢?
柳宜臻却没有逼着小孩子惩罚别人,太过干预她人,会让她丧失主见,这可不行。
何况,这也是在留后路。
“起来吧,还望黄侍君往后谨言慎行。”
“是,谢帝师教诲”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却灰溜溜的走了。
柳宜臻看向孟和玉,“你同我走”,随即指了个婢女让她带选侍回宫。
孟和玉拘谨的跟在后面,她知道,这是她和父亲最后的机会。
孟和玉给自己打着气。
首到两人走到御书房。
孟和玉眼中闪过敬畏,她没有见过她的母君,她期待过,却总是被现实打击。
她从未想到过,来到这里如此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