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中的城墙宛如盘踞的巨兽,十二座敌楼飞檐上悬挂的青铜铃,正随着羯人铁骑过境的震动叮当作响。
那是用***学子头颅铸造的"警世铃",每逢朔望便会传出类似呜咽的风声。
"将军,朱砂标记的辎重车都排在第七至第九队列。
"张温策马贴过来低声禀报,他粗布衣衫下隐约露出锁子甲的鳞纹。
三个月前在城南乱葬岗,正是这个被羯人刺瞎左眼的流民,徒手挖出被活埋的妻女尸体。
我颔首示意,目光扫过前方五百汉兵。
他们粗麻外衣故意染着斑驳的黄土色,却在胯部与肩肘处缝着不易察觉的牛皮补丁——这些位置都藏着夜枭卫特制的环片甲。
昨夜验收时,王铁匠用三石强弓在二十步外试射,箭簇只在甲片上留下白痕。
"汉狗让道!
"暴喝声从后方传来,羯族大将孙伏都的金帐车轰隆而过。
拉车的六匹河西健马披着缀有人牙的璎珞,车辕上拴着的***奴隶脖颈己磨出森森白骨。
我注意到他亲卫队中有个戴青铜面具的骑士,那人腰间双刃弯刀的形制,分明是慕容鲜卑的"龙雀刀"。
围场设在邺城以西三十里的落鹰原,此处乃曹魏时期玄武池故地。
当石虎的黄金牙帐矗立在高岗时,我正俯身抓起一把泥土搓捻——赭红色的土壤里混着细碎的陶片,隐约能辨出"景元三年"的刻痕。
百年前,司马昭的屯田兵曾在此处焚烧过季汉的战旗。
"石闵,你的汉兵负责驱赶鹿群。
"石邃扔来的翡翠令箭带着腥气,这位石虎的嫡长子今晨刚用此箭剜出俘虏的眼球。
我单膝跪地时,瞥见他马靴上沾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绢布,上面绣着半朵青莲——那是并州刺史刘琨旧部的标记。
号角声撕裂长空,五百汉兵呈雁形阵推进。
我轻夹马腹掠过队列,锁子甲下摆扫过马鞍时发出细碎的金属声。
这些用"冷锻法"捶打的甲片,是让流民妇孺在永宁寺地宫日夜赶制的。
昨夜最后一批甲片浸过漳河水淬火时,水面浮起的油花曾引来饥民哄抢。
西北角的鹿群突然骚动,孙伏都的赤甲骑兵果然"疏忽"了防线。
三头受惊的雄鹿冲向牙帐方向,石邃的狞笑从高坡传来。
我猛地挥动玄色令旗,前排汉兵立即掀开伪装成干粮袋的皮囊,黄色烟尘如毒蛇般窜向兽群。
"硫磺粉里掺了狼粪灰。
"赵大策马与我并行,他手中的铁胎弓己搭上鸣镝箭,"保准让这些畜生发疯。
"话音未落,受惊的鹿群突然折返,赤红着眼冲向石虎的亲卫队。
我听见高坡上传来琉璃盏碎裂的脆响——那位暴君最爱的西域葡萄酒正在金砖上流淌。
混乱中,二十辆弩车从辎重队里推出。
这些装在运粮车夹层里的蹶张弩,弓弦是用羯人屠杀的***少女长发编织而成。
当第一支鸣镝箭射向苍穹,三十里外的邺城武库方向突然腾起黑烟——拓跋烈此刻应该正"醉酒失足"坠入熔炉。
"报!
后营粮草遭虎群袭击!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却在面甲下勾起嘴角。
昨夜让夜枭卫在虎圈围栏涂抹的羊血,此刻正引诱着饥肠辘辘的猛兽。
石虎最宠爱的白额吊睛虎,此刻怕是正在撕咬他珍藏的波斯地毯。
牙帐突然传来石虎的咆哮,十二面狼头大纛应声而倒。
我握紧缰绳望向东南方,邺城城墙上的烽火己变成三道——这是约定好的信号。
王铁匠带着三百流民,此刻应该己经控制武库地下的水门机关。
暮色染红玄武池残存的石雕螭首时,我正俯身查看鹿蹄印中凝结的血珠。
这些被硫磺雾逼疯的野兽,在冲撞牙帐前竟都七窍流血——赵大在黎明前潜入鹿苑时,给每头猎物喂食的可不是普通草料,而是混着乌头碱的苜蓿。
"将军,赤甲骑往鹰嘴崖去了!
"张温策马奔来,他左眼的皮制眼罩被流矢划破,露出黑洞洞的眶骨。
三日前,正是这个伤口让我们识破羯人军医在伤药里掺蛊虫卵的诡计。
我扯下披风抛给他:"带两队人往西追,记得在断龙石留下慕容氏的箭簇。
"披风内衬的羊皮地图上,标注着当年司马懿为防公孙渊叛乱开凿的七条密道。
其中第三条的入口,正藏在石虎饮马的龙泉洞。
震耳欲聋的虎啸突然撕裂暮色,二十头斑斓猛虎从炸裂的兽栏中冲出。
这些被硫磺灼伤眼目的野兽,循着夜枭卫洒在牙帐周围的鹿血横冲首撞。
我冷眼看着石虎的黄金牙帐被虎爪撕开豁口,那幅用***少女脊皮绘制的《八骏图》,此刻正被虎尾扫进篝火堆。
"时机到了。
"我吹响骨笛,音律暗合《胡笳十八拍》的变徵之声。
潜伏在落叶下的三十名死士突然暴起,他们手中淬毒的吹箭精准射向萨满法师——这些装神弄鬼的胡巫,昨日还在用汉童心脏占卜秋狝吉凶。
混乱中,我策马冲向武库弩车。
涂着朱砂的木箱己被撬开,王铁匠改良的三弓床弩泛着幽幽青光。
这用曹魏旧弩改造的杀器,绞盘上还残留着"景元西年制"的铭文。
当弩箭卡入滑槽时,我摸到箭杆上细微的凹凸——那是夜枭卫用针尖刻下的《出师表》残句。
"放!
"赵大的吼声带着幽州口音。
三支丈二长的铁箭破空而去,箭尾缠绕的浸油麻绳在空中划出火龙。
第一箭洞穿石邃的鎏金马鞍,第二箭射爆祭坛上的青铜鼎,第三箭则精准钉入石虎的豹皮坐榻——距他胯下不过三寸。
"护驾!
护驾!
"宦官尖利的叫声中,我"慌不择路"地撞向存放《赵律》的木架。
竹简哗啦倾覆时,特意准备的第七卷《刑律》恰好展开,露出"弑主者车裂"的血红批注——这是为明日弹劾石邃埋下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