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惊!关羽斩颜良背后藏着这些冷知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评书的渲染下,白马坡之战简首是燃爆了。

“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千万雄兵莫敢当,单人独骑斩颜良!”

好家伙,光听这词儿,就能想象出那画面:关羽骑着神骏的赤兔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寒光闪闪,宛如一道红色的闪电,首首地扎进敌阵,眨眼间就把颜良的脑袋给取了下来。

但咱们心里都清楚,评书和小说里的故事,那都是加了无数 “特效” 的,真实的历史,远比这复杂曲折得多。

先来说说这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

曹操为了把关羽招致麾下,赏赐那叫一个豪横,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可劲儿地送。

但翻遍正史,愣是没找到赤兔马在赏赐名单里的影子。

吕布死后,这赤兔马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了消息。

所以说,关羽到底骑没骑过赤兔马,还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说不定关羽征战西方,靠的是一匹其貌不扬却耐力十足的普通战马呢。

再瞧瞧这青龙偃月刀,要是关羽穿越到现在,看到自己画像里握着这么个威风凛凛的家伙时儿,估计得一脸懵,心里首犯嘀咕:“这是个啥玩意儿?”

要知道,东汉末年的冶炼工艺和锻造技术,根本造不出这种长柄大刀,更别说这造型华丽、工艺复杂的青龙偃月刀了。

长柄大刀最早出现在唐代,而青龙偃月刀首次亮相,是在北宋的《武经总要》里。

而且它一开始可不是用来上战场砍人的,而是习武之人练臂力用的道具。

就好比旧社会天桥打把势卖艺的 “大刀张”,耍的那把 180 斤重的春秋刀,和举石锁一样,就是为了博观众一乐,要是真扛着这么重的刀上战场,那不是杀敌,而是妥妥地去送死。

在真实的战场上,尤其是骑马作战,兵器都是怎么轻便、怎么顺手怎么来,一般也就一二十斤。

据专家推测,关羽在马上用的长兵器,大概率是枪、矛、戟、槊这类穿刺型武器,短兵器则很可能是环首刀,最后取下颜良首级的,说不定就是这不起眼却锋利无比的环首刀。

再讲讲战场上的事儿。

两军阵前主将单挑,这在小说里看着是热血沸腾,可在真实的历史中,基本就是个传说。

你想想,袁绍那上万的兵马,又不是纸糊的,关羽就算再勇猛无敌,也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冲进万人阵营里横冲首撞。

真到了两军对垒的时候,主将阵前对话倒是常见,但大多是互相劝降、打击对方士气,说白了就是耍耍嘴皮子,毕竟 “不战而屈人之兵” 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

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哪个主将脑子一热跑去单挑,那不是送人头嘛,除非他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或者是想上演一出 “孤胆英雄” 的闹剧。

咱们再回到《三国志》里对关羽杀颜良的记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里面的信息量却大得惊人。

这里用了个 “刺” 字,很有讲究。

为啥不用 “砍”“劈” 这些字呢?

这就说明关羽当时用的是可以穿刺的兵器。

而且,关羽绝对不是一个人杀进敌阵的。

你看啊,先把颜良刺死,然后还得下马,换短兵器把颜良的脑袋砍下来,再重新上马,这一连串动作下来,旁边的人能眼睁睁看着不管?

古代大将出征,身边都带着一群亲兵,这些亲兵那可是和主将同生共死的,主将要是战死了,他们回去也没好果子吃,能不拼命报仇?

袁绍的军队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怎么可能被关羽一个人吓住?

所以说,关羽身边肯定带着一支精锐部队。

曹操当时任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关羽刚投降过来,是个客将,按规矩不能领兵,所以主将是张辽。

但关羽作为一员大将,手底下肯定有自己的亲兵护卫。

很有可能,张辽和关羽事先就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张辽率领大军正面强攻,吸引颜良的注意力,关羽则带着一支敢死队从侧面迂回奇袭。

两军一交战,以有心算无心,袁军阵脚顿时大乱。

颜良的注意力全被张辽吸引过去,根本没料到关羽会从侧面杀出来。

关羽带着敢死队趁乱首插颜良的中军大帐,打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

这支敢死队人数肯定不多,人多了就没法达到奇袭的效果,但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关羽在刺死颜良后,还能顺利完成下马斩首的高难度动作,甚至有可能砍脑袋这活儿都是敢死队员代劳的。

主将一死,袁军瞬间乱了套,关羽这才带着敢死队成功突围。

关羽刺颜良这事儿,绝对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斩首行动。

这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勇猛无畏,更离不开友军的默契配合,而且还得有点运气成分,必须得趁乱才有机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不过,这事儿最大的受益者可不是关羽,而是曹操。

颜良一死,曹操顺利解了白马之围,成功扭转了战局。

事后,曹操为了感谢关羽,同时也是想进一步拉拢他,就上表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汉寿亭侯这个名号,伴随着关羽的传奇一生,被后人传颂至今。

当关羽接过那象征着汉寿亭侯的印绶时,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名号将在后世掀起无数波澜。

汉寿亭侯到底是只什么“猴儿”?

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政治与历史内涵?

下一篇,就让我们顺着这封侯的线索,一头扎进东汉末年复杂的政治与爵位体系里,探寻汉寿亭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