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今天的会谈不会轻松。
周正己经在等候,身后站着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
他穿着简单的黑衬衫和牛仔裤,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眼神锐利得几乎能刺穿人心。
"秦医生,这位是陈秋实,我们的特别顾问。
"周队长介绍道。
陈秋实伸出手,秦雪犹豫了一瞬,还是握了握:"久仰大名。
""彼此。
"陈秋实微微一笑,"我对秦医生的解剖室一首很感兴趣,那里比大多数犯罪现场更诚实。
"秦雪皱眉:"这话什么意思?
""尸体会说话,但只有懂得倾听的人才能听懂。
"陈秋实拉开椅子坐下,"听说这次又是一位年轻女性,同样的手法?
"周正点头:"和之前的六起一样,五芒星伤口,凶器是特制的薄刃。
""有趣。
"陈秋实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我己经研究过之前的案件资料,包括现场照片、法医报告和受害者背景。
"秦雪警惕地看着他:"所以你的结论是?
""七起案件看似随机,实则有规律可循。
"陈秋实指着屏幕上的地图,"每位受害者的住所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正六边形,而第七位受害者的位置,恰好填补了最后一个空缺。
"周正惊讶地看向他:"这不可能,最后一位受害者是在市中心遇害的,和其他几位根本不在同一个区域。
"陈秋实调出另一幅地图:"这是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图。
七位受害者都住在同一条地铁线附近,而且都是在周五晚上最后一个班次列车经过后的时间段遇害的。
"秦雪若有所思:"你是说,凶手是利用了地铁末班车的时间差?
""更准确地说,是熟悉地铁时刻表的人。
"陈秋实转向秦雪,"秦医生,死者的死亡时间真的是午夜十二点到两点之间吗?
"秦雪点头:"根据尸僵和体温判断,误差不超过半小时。
""有意思。
"陈秋实取出一份时刻表,"末班地铁在晚上十一点半发车,经过每位受害者居住的车站时,正好是午夜前后。
凶手可能是在列车经过时作案,利用噪音掩盖行凶声音,同时借助列车的移动制造不在场证明。
"周正沉思片刻:"有可能,但如何解释伤口的角度和深度?
那需要相当专业的解剖知识。
""或者,凶手本身就是医疗从业者。
"陈秋实看向秦雪,"当然,也可能是我多虑了。
"会议结束时,周正表示会安排对地铁线路的排查,而陈秋实则主动提出协助调查。
回解剖室的路上,秦雪忍不住问身边的陈秋实:"你是怎么想到地铁这个角度的?
"陈秋实笑了:"因为我也喜欢观察细节。
比如,每位受害者的指甲缝里都有微量金属碎屑,而我恰好知道,地铁检修工经常接触这类材料。
"秦雪震惊地看着他:"你是说...凶手是地铁维修人员?
""只是猜测,"陈秋实推了推眼镜,"不过很快我们就会知道了。
"就在这时,秦雪的手机响了,是实验室打来的紧急电话。
她匆忙告别陈秋实,奔向解剖室。
当她打开门时,整个人都僵住了——林小雨的尸体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