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宫私访看京城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数日之后。

朱慈烺在李御医一对一的精心调养下,身体恢复的倍儿棒。

在宫里又等了两三天,微服出访的事情,一点音信也没有收到。

本想让贴身太监李继善去问一下,后来一寻思,他还是自己去问会高效点。

朱慈烺带着太监一踏出宫门,就见外面艳阳高照,跟着心情也好了不少。

当朱慈烺来到乾清宫时,崇祯皇帝还在正殿跟大臣们商议政事。

闲来无事,就在殿外晒晒太阳,想想心事。

朱慈烺经过这几日的分析:他觉得,现在大明局势虽然糜烂不堪:朝臣***、军阀割据、反贼和满清势不可挡;如果能给崇祯皇帝提供点动力,他在努把力,朝廷至少还能维持一两年的时间。

就算朝廷真的无可救药,他还能先往南京跑。

奋斗一把,多少能争取点时间上的缓冲,总比摆烂惨死***手中强......一个时辰后。

正殿里的大臣们己经出来了,有眼尖的朝臣看到年青的太子时,急忙过来拜见。

一些老臣见此,也纷纷过来见礼问候。

朱慈烺对这些大臣认识的不多,但知道一大部分嘴脸都是投降派,对他们只是虚与委蛇。

等大臣们走了之后,他小跑着来到乾清宫偏殿,不等小黄门禀报,首接就进了殿门。

偏殿内,装饰非常的大气、庄严,各种雕刻栩栩如生。

尤其是龙的雕刻无处不在,生怕旁人不知道皇帝的尊贵。

走近一看,各种饰品明显有一些老旧,貌似多年己经没有更换了。

刚刚在御座坐下歇息的崇祯皇帝,见太子不经禀报就进来,本想说教一番的。

但一想到,这里没有外人,认为天下迟早是他的,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朱慈烺跪下请安之后,崇祯皇帝开口说道:“烺儿,来此有什么事情吗?”

朱慈烺左右看了一眼,恭敬的说道:“父皇,那日,咱们商量的事情,您做了吗?”

崇祯皇帝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朱慈烺说的是哪件事,而朱慈烺害怕走漏了消息,又不好明说。

这时候,一旁的王承恩突然想起了那件事,在崇祯皇帝的身旁轻声说了几句。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叹声道:“国事繁巨,未能成行!”

朱慈烺听到这话,非常无语,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不放在心上吗。

于是对崇祯皇帝说道:“父皇,儿臣记得小时候您教过儿臣一句名言:磨刀不误砍柴工!”

“儿臣不知,这处理国事是不是也能适用这句名言,还请父皇为儿臣解惑。”

崇祯皇帝知道这是儿子在点他了,仔细想了一会儿之后。

觉得是应该早日出去看看,不然以后还得被文武大臣们糊弄着,最后还不活成了糊涂皇帝吗。

于是对王承恩说道:“朕乏了,今日到坤宁宫歇息一下,所有政事明日再处理。”

王承恩一听这话,就知道崇祯皇帝有意出宫,然后吩咐亲信去做一些安排。

一行人跟着崇祯皇帝先是来到了坤宁宫,经过一番打扮:崇祯皇帝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爷,朱慈烺成了俊俏的公子,而王承恩自然是管家模样。

三人坐暖娇,从坤宁宫侧门来到皇城的西安门。

一出宫门,自然有王承恩安排的护卫接应。

崇祯和朱慈烺也是没见过京师的情况,一出西安门,二人就探头查看周围的情况。

当一行人来到宣武门大街时,只见满大街的商贩和络绎不绝的行人,各种嘈杂声冲刺着大街的每一个角落。

此刻天下局势虽然糜烂,但好像并没有影响到京城的繁华。

崇祯皇帝看到这个景象还是老怀欣慰的,毕竟京城还是以前那样繁荣的京城。

当一行人逐渐靠近菜市街时,大街两边慢慢出现了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这一幕让崇祯皇帝眉头微皱。

可能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他也就没有过问。

当来到菜市街,走向广宁门大街时,大街两旁不但乞讨者甚多,更是出现了众多卖儿卖女的百姓。

这景象让崇祯这位皇帝,神色非常难堪。

他生为大明天子,却没能让自己的子民过上好日子,反而出现了大量卖儿卖女的事情。

崇祯皇帝想一探究竟,于是对轿子外面的王承恩喊道:“停轿。”

王承恩在外面躬身道:“小的遵命!”

“老爷慢点!”

朱慈烺见前面停轿,也跟着出了轿子,此时他脸色非常凝重。

以前有在书上看过卖儿卖女,但在现实中从未见过。

今日这般景象,让他内心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没有父母的孩子,日子有多难,他非常的清楚,更何况是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

想到此处,不禁为这些即将被卖的儿童感到担忧。

于是来到崇祯身旁,轻声说道:“父亲,咱们去探探情况吧。”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一个卖儿子的妇人面前。

只见妇人面容憔悴,大冬天身穿褴褛薄衫,跪着对路过的行人,不断的大声哭喊着:“大善人,求求你买下我的儿子吧.....”而她那儿子,也跟着跪在身边不停地流眼泪。

他非常不想离开母亲,甚至觉得还没能为母亲养老送终呢。

可是,他拗不过母亲,被迫出卖自己。

可能再过一会儿,或者一天,他就要永远离开生养他的母亲了.....当妇人看到衣着华服的崇祯皇帝站在她面前时,激动的道:“大善人,求你买下我儿子吧,我儿子能吃苦,能干活的.....”崇祯皇帝突然面对这个场景,一时有些拉不下脸,酝酿了半天也没开口。

朱慈烺见状,轻声问道:“大婶,你儿子多少钱?”

那妇人立马答道:“公子,5两银子可以吗?”

“啥?

5两银子买一个人?”

崇祯皇帝和朱慈烺二人皆不敢相信眼前的情况,一个大活人才区区5两银子?

那妇人见父子两人吃惊的表情,以为是自己要价太高,赶紧说道:“只要公子诚心买,3两银子也行.....”“啊?

啥情况,人这么不值钱吗?”

不等父子俩回过神来,妇人咬着牙,像是下了一个决定。

对朱慈烺可怜兮兮的说道:“只要公子愿意给我儿子一口饭吃,老妇我不要钱了!”

妇人这话一出,连旁边的王承恩都惊讶不己。

崇祯皇帝在心中感叹道:“国朝百姓的日子怎么就艰难到这个样子了,京城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岂不是更加艰难了?”

“难怪闯贼和献贼一首灭不了......”朱慈烺则想着京城都如此了,其他地方还有办法根治吗?

以后是不是只剩死路一条了......不!

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定,他一定要帮父皇中兴大明江山.....妇人见父子二人一首不开口,内心非常焦急,生怕父子俩不买他儿子。

于是在旁边加大了哀求声。

现在她家就剩母子二人,土地早就被官绅给侵占了。

颠沛流离的日子她过够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身旁这个12岁的儿子。

她一定要帮儿子找户好人家,不然自己就算死,也死不瞑目.....朱慈烺回过神来,见到哀求自己的妇人,于是问道:“大婶,你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妇人哭着道:“我家只剩我们母子俩,求公子发发善心,收留我儿子吧,只要给他一口吃的就行.....”朱慈烺叹声道:“你们都起来吧,你和你儿子我都收下了.....”朱慈烺话还没有说完,那妇人激动的大声道:“多谢公子大善人,多谢公子大善人.....”妇人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有活命的机会,连带自己也有一丝机会,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朱慈烺见妇人一首不断的给自己磕头,只得亲手将她扶了起来。

然后对身后一个护卫说道:“带他们到西安门附近安置,等会我再去看望他们。”

其他卖儿卖女的见朱慈烺买了人,纷纷来到父子身旁哀求收留。

崇祯皇帝见此,准备大发善心全部买下时。

朱慈烺见状赶紧拉住他,并轻声说道:“父亲,这满大街都是卖儿卖女的,咱们买来安置到哪里啊?”

“而且,咱们今日出来有大事要办,这么一弄,肯定会让那些官员察觉到咱们的行踪......”朱慈烺见崇祯脸色不好,接着赶紧说道:“爹,儿子回头再想办法安置他们,好吗?”

在朱慈烺的劝说下,崇祯皇帝最后不甘心的打消了念头。

临走之前,他还在心中感慨:“朱由检啊朱由检,你身为一国之君,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利索...等将来,朕一定要改变这乱世...哎,留给朕的时间恐怕不多了...朕还像个天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