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喊了声宣,随着小太监一声传唤,大伙齐刷刷这眼睛就都朝着门口看去,就看见从这门外进来一个人,就见这人“眼如星灿,眉似横峰。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行止间张弛有度,顾盼中鹰视狼形。
年及二十,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西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看见心里就暗中喝了个采,来人好气度,就见这人来到当场,拱手一礼,说道:辽国使臣韩德让见过宋皇陛下。
赵匡胤说了个免,然后接着就问:“不知辽使此来所谓何事啊?”
回陛下,下臣为两件事而来,一是我国圣上听闻陛下澄清玉宇,一统中原,,所以特委托小臣来中原大国瞻仰风流,以求睦邻友好,共济天下。
二一个就是我们的公主萧依依早就听说中原之地物华天宝,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她仰慕贵国的文采风流,所以进陛下首肯到这里开阔一下眼界,见识下神州才俊,华夏的良才。
公主提出这个要求后,小臣就暗中思量,说要说在中原大地,第一等的才俊,那肯定是生在皇家,而且小臣一路听来,也听说这贵国的大皇子德昭殿下,礼贤下士,文武兼修,这才斗胆提出想让二人见上一见面,所以肯请陛下首肯。
你看人这话说的,不卑不亢,这要求也不过分,赵匡胤点了点头,就问了,说敢问公主殿下现在何处?
这韩德让就赶紧回答,正在殿外候旨,快快有请。
一说公主来了,这文武百官也来了精神了,这眼神齐刷刷的就朝着门口看,不多时,大家就看见从外面走进来了这么一个姑娘,怎么形容,这公主看起来年纪不大,也就是十西五岁的年纪,但是看起来岁数也不大,应该也就是在十西五岁的年纪,但是这打扮真让大家伙眼前一亮,就见这公主头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明黄宫绦,腰悬凤舞龙纹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碧罗纱,;下着翡翠撒花百褶裙。
眉与柳而争绿,面与桃而竞红。
肌理细腻,骨肉均匀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秀若九秋之菊。
浅黛双弯,藏英透煞,笑貌温柔,落落大方。
到了殿前,同样是躬身一礼,然后檀唇倾吐,黄莺一般说了句:萧依依见过宋皇陛下。
赵匡胤点了点头:诶呀,没想到我汉家的衣冠穿在公主的身上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萧依依,脸色微微一红,躬身一礼:谢陛下夸奖。
小女子自幼仰慕华夏文采风流,所以特意穿上了这身衣服,倒叫陛下见笑了。
赵匡胤爽朗一笑:听说公主此来乃是为了我那不争气的儿子。
公主脸一红,殿下取笑了:依依听闻皇子人中龙凤,心向往之,所以特来一件。
哦,没想到德昭还有这么个名声,德昭啊,还不出来见过公主。
再说这时候的赵德昭,看这个公主都看傻了,哪个少年不怀春呢?
这公主长的这么漂亮,赵德昭从人家进门,这眼睛就没离开过。
那位说了,这怎么成色狼了,不是这个意思,说赵德昭长在皇家,要说这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见得可真是不少,可是赵德昭没有看上眼的,唯独今天,这公主一进门,这一颦一笑就好像有那无穷的魅力似的,把这赵德昭这个少年的心门算是彻底打开了,用现在的话说一见钟情了。
这赵德昭这才缓过神来,赶紧出列,回了句儿臣在此,然后朝着公主一礼:德昭见过公主。
这萧依依抿嘴一笑,然后落落大方的打量赵德昭,一双大眼睛从上看到下,从下看到上,这一看,公主这眼睛也离不开了。
怎么说呢?你看这赵德昭十西五岁的年纪。
身高八尺开外,细腰乍背,扇子面的身材。
头戴九旒冕,藤蔑编,罗绢漆,金边走龙凤,梅花冠金簪。
每道旒上穿着赤黄青白黑共11颗玉珠。
遮天软翅颤巍巍双搭朱穗,上绣串棱莲,掐金边走金线,迎面镶一块美玉,光华灿烂。
身上穿着西爪金龙闹海图,上绣着白云朵朵,一巴掌宽丝鸾带扎腰。
大红的中衣,素缎儿花靴。
往脸上看,眉分八彩,目若朗星。
肤白体嫩,面似桃花,红中透粉,粉中透润;两道剑眉斜入天仓鬓角,双眼皮儿,长睫毛,白眼珠少,黑眼珠多。
鼻如玉柱,唇若丹霞,一对大耳左右相称。
往那一站,真是英风俊骨,倜傥不群!
咱这么说,这两人一见面,这眼光就跟那触电似的,一下子就离不开了。
这赵匡胤做上面,看看儿子,再看看着萧依依,哈哈就乐了,但也不能这么僵着呀,你俩一个皇子,一个公主这么大臣看着呢,他就赶紧打岔:我说公主啊,你看我儿德昭出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啊?
要不干脆你留我大宋吧,我看你们俩也挺投缘。
咱说正常啊以赵匡胤的身份不该这么说话,不过之前我们交代过,赵匡胤是马上皇帝,不拘小节,二一个,也真看出自己这儿子和公主的心思。
最重要的是,赵匡胤心里明白,这辽国这次派这个公主来,你说没有这层意思在,打死他都不信,怎么就那么巧,就派来个正好年貌相当的公主呢,这后边肯定还有机关算计,不过赵匡胤根本就没放心上,人合适就行,就算是碟子也不要紧,老子手下的武德司还有唢喉那也不是吃素的,时间长了,谁把谁谁吃了还不一定呢,有挑战才有意思吗?
赵匡胤心里的小九九咱先放下不表,再说公主,听赵匡胤说我,脸色微微一红,然后落落大方就答话了:感谢宋皇的赏识,不过呢,依依自幼就曾立下誓言,以后我找的夫君,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不说封狼居胥吧,起码也要做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论相貌,坦白说,萧依依心向往之,求之不得,只不过这公子的才学吗?
萧依依斗胆,还想问上一问。
赵匡胤心里一动:看着没,来正题了。
赵匡胤就说:难道公主也打算效仿那吐蕃国师吗?
“正有此意”赵匡胤接着问:那要答上如何?
答不上又如何?
公主就说:若答上,只要我家父母认可,萧依依就终生不脱这汉家衣冠,若答不上吗?
怎样?
萧依依抿嘴一笑,扭头看向朝门外:这中原的万里河山,不用来牧马可惜了。
赵匡胤和下面这些大臣一听脸色就变了。
心说这小姑娘好大的口气。
赵匡胤歘眼光就看向赵德昭:德昭啊,人家姑娘可是发话了,你怎么讲。
赵德昭也听出来了,往前迈出一步,朗声答道:公主有意,德昭若不答,岂不是辜负了公主的一片深情!
还请公主赐教!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所有人都明白了,人家这公主来表面上说的是瞻仰你宋朝的文化,大国的风流,其实真正的意思这是来挑衅的,而且挑的非常的巧妙,这话可不是使者说出来的,所以说主动权全都落在人家手里了。
你说一个小姑娘说的话,如果小姑娘输了,人家来一句少不更事,你能跟人计较嘛?
你说你赢了,那是你应该的,你是大宋的皇子。
输了,那脸面可就丢大了。
当然最终宋辽开不开战也不会取决于这么一场赌斗,可话说回来,人家真要想侵略,赵德昭赢了还好说,输了这就是借口。
所以说这局一立下,当时这文武大臣的心可就崩起来了,也不知道这萧依依要出个什么题啊,皇子万一答不上来可怎么办呢?
一时之间这朝堂上几百双的眼睛可就齐刷刷的落在了两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