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度陈仓筹资金
他双眼布满血丝,却如饿狼盯着猎物般,死死盯着书页,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这平行世界的龙国,财团与高官相互勾结,将经济命脉牢牢攥在手中,底层百姓难寻翻身之机,林风却偏要在这重重困境中,掘出一条通往非洲的希望之路。
数日苦寻,林风仿若在荆棘丛中觅珍宝,终于让他挖到小型外贸企业扶持政策这块“宝藏”。
那一刻,他原本疲惫黯淡的眼眸瞬间迸发出光芒,当下便马不停蹄,怀揣着资料奔走于各个办事机构,一门心思注册“龙非艺品贸易公司”。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手续繁琐复杂,工作人员的刁难、资料的反复修正,都像一道道关卡横在他面前,但林风咬着牙,一次次耐心解释、补充材料,硬是把公司注册了下来。
团队成员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得如同精密仪器的零件。
小李整日窝在狭小房间,身形消瘦的他仿佛与电脑融为一体,成了“代码精灵”。
房间里光线昏暗,只有电脑屏幕闪烁着幽光,照亮他那张专注的脸。
他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一行行代码如灵动的音符,在指尖跳跃而出,搭建隐蔽转账链路,确保资金能神不知鬼不觉流向非洲。
每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他就兴奋地握拳,给自己加油打气,那是他们团队迈向非洲的关键“桥梁”,不容有失。
擅长谈判的王姐则整日泡在喧闹繁杂的手工艺品集市,这里仿若一个五彩斑斓却又鱼龙混杂的江湖。
她打扮时尚,精致妆容下是一双灵动狡黠的眼睛,嘴皮子极为利落,堪称“铁齿铜牙”。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摊位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与形形***的摊主周旋。
看到独具特色的非洲木雕,她眼睛一亮,立马开启“砍价攻势”:“老板,你看这纹路,虽说独特,但瑕疵也不少,这价格可太虚高啦!
我诚心要,给个实在价。”
摊主被她说得晕头转向,最终低价成交。
收来木雕、编织物后,她又亲自动手精心包装,配上古朴典雅的装饰,贴上富有文化韵味的标签,再运往线上线下平台高价卖出。
利润如涓涓细流,缓缓汇聚,渐渐有了起色。
林风还化名“破晓者”在网络发声,彼时网络环境暗流涌动,舆论被财团把控,稍有不慎便会被删帖封号。
但林风毫无畏惧,他熬夜撰写曝光文章,手指在键盘上重重敲击,字里行间满是底层百姓的愤怒与不甘。
曝光财团操纵房价致使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催生豆腐渣工程的恶行一经发布,瞬间如星火燎原。
帖子底下,底层百姓纷纷跟帖、倾诉苦水,“我一家三代挤在十平米小屋,房价却被炒上天,咋活啊”“那豆腐渣桥,走上去都心慌,当官的咋不管”,评论区满是绝望与控诉。
虽很快遭删帖封号,但私信栏却被挤爆,无数底层劳动者询问创业门道,林风一一耐心回复,团队就像滚雪球般悄然壮大。
然而,资金积累速度仍不够快,团队里有人提议走私点高利润物品到非洲,林风听闻当场拍桌反对:“违法的事咱绝对不能干!
这是底线!”
桌上水杯被震得晃荡,茶水溅出。
有人嘀咕:“都快揭不开锅了,还守啥底线。”
林风眼神一凛,如寒星般锐利,站起身来,高大身影笼罩住对方:“要是靠违法起家,往后的生意也做不踏实,咱再想别的辙。
哪怕难,也不能丢了良心!”
众人被他气势所震,一时噤声。
为解决资金难题,林风带着王姐西处拜***间投资人。
在闷热狭小、空气浑浊的会议室里,面对投资人怀疑目光,林风清了清嗓子,诚恳讲述规划:“非洲手工艺品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有独特货源渠道,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回本快、利润高。
您瞧这木雕,工艺精湛,文化味浓,放到市场上绝对供不应求。
而且非洲劳动力成本低,原料丰富,咱这是占尽先机,您投钱稳赚不赔。”
王姐适时展示精美样品,补充营销策略,轻抚木雕纹理,讲解文化故事。
历经多次碰壁,投资人不是借口资金紧张,就是质疑项目可行性。
但林风不气馁,总结经验、调整方案,终于有位赏识他们的投资人愿意注资,虽金额不算大,但足以解燃眉之急,让团队业务拓展迈出关键一步。
资金稍有缓解后,林风并未松懈,他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财务规划会议,在出租屋斑驳的墙壁上,挂起简易白板,用马克笔画出收支图表、资金流向规划。
“咱不能盲目乐观,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接下来采购、物流、人力成本都得精打细算……”林风认真叮嘱,众人目光坚定,点头应和,为奔赴非洲做着最后的资金筹备,怀揣忐忑又炽热的心,准备迎接未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