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世家大族的女子因为以前都是被教养的必须出嫁随夫,也在夫妻二人仅一人可以当官以后首接和离了。
所以大和王朝的女子对于琅嬅皇后是非常爱戴的,甚至很多地方自发的为琅嬅皇后修建了寺庙,简称娘娘庙。
而许多男生也因为这条规定变得更加疼惜自己的夫人了,因为她们决定相夫教子时,就己经失去了自己的前程。
但那些和离以后再读书的,除非家里给银钱打点,或者真的天资聪颖,也很少有真的和离了就当上大官的。
但无一例外的是世家大族里的女孩也可以获得和男孩一样的资源与教养了,毕竟只有夫妻不可一起上朝为官,亲人却是可以的,私塾当中男子女子一同上学,只是都必须在男女中间放一道屏风隔开,毕竟能考上凰考科举为国家效力的人才基本都是凤毛麟角,多数还是要成家,这个时候的名节就显得很重要了。
东方一族也因维护鹤稳登上皇位的从龙之功被封为京州太守,掌管京州一州,而鹤稳为了永绝后患,定下为皇/凰帝者,需将大和十三州所有州的兵权都尽数掌握于皇权手中来制衡十三太守。
而我们的东方家族二小姐东方允竹也是从小就被举一族之力培养成为东方太守府的下一代掌权人。
十三太守掌权人也立志誓要培养出夺得政考-书考-艺考的三金魁首得到凰位角逐资格的掌权人。
于是乎在大和这片土地上,对内皇权不稳,对外三国鼎立,内忧外患,风起云涌。
彼时,东方太守府的闺房内,铜镜里倒映出一位温婉的女子,她梳了一个蝶来髻,鬓如蝶翅翻飞,而发髻正中簪着一个黄金珍珠凤钿,那凤钿上的凤凰栩栩如生,让那铜镜里的女子更加雍容华贵。
她侧卧的躺在贵妃榻上,看着眼前的女儿读书,眼里满是化不开的柔情。
东方允竹肉嘟嘟的小脸被看不懂的字染上了愁绪,水汪汪葡萄似的大眼睛满是疑惑,拿不稳的书被她生气得扔了一地。
东方闻樱被自己女儿的无能狂怒可爱到了,她慵懒的起身,慢悠悠的向东方允竹招手让小丫头来自己怀里。
她的女儿东方允竹今年己经六岁了,到了开蒙的年纪了,府里也有开蒙的先生,可是东方闻樱还是想亲自给女儿开蒙。
看着女儿这副气恼的模样,她只觉得可爱极了,但又得端出开蒙先生的架子,可是一开口还是满满的宠溺:“你呀,有什么不会的就问娘呀,娘虽然没去朝凰做官,却也什么都懂的呀,不用事事都等爹爹回来问呀。”
听到这儿,东方允竹歪着个脑袋问道:“娘亲,你们总说要我好好读书以后做大官,那都有那些官是大的呀,允儿不懂,还有,为什么爹爹能去当大官,娘亲就不可以了?”
“哈哈哈,原来就是这个难住了我们家小皮猴子,那娘亲告诉你好不好,娘亲说完你有不懂的,再问娘亲好不好?”
“好!”
“我们大和最大的官当然是皇帝啦,如果是跟爹爹一样的男孩子当上这个官了,就是皇帝,皇上的皇,如果是允儿这样的女孩子当上了凰帝,就称做凰帝,凤凰的凰,皇帝和凰帝下面就是太子和凰女呀,也是男孩子为太子女孩子为凰女呢,还有跟太子凰女一起只听皇帝凰帝命令的来使和太守,来使是掌管外交的,也就是和其他国家打交道的喔,当然,它也有谏官的作用,就像你去你许哥哥家玩要带着的管家一样,太守就是管我们大和十三州的呀,所以又叫十三太守呀,还有六部尚书,这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尚书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等,户部尚书掌管土地、户籍、赋税等,礼部尚书掌管国家典章制度、祭祀等,兵部尚书掌管武官选用、军务等,刑部尚书掌管法律、刑狱等,工部尚书掌管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然后呀就是副尚书,也就是侍郎,在下面就是钦差了,管每个市的呀,再下面就是县令了,管每个县,在下面就是族长啦,管每个村的呢。
这么多官,允儿想当哪个呀?”
“好多噢,好像听不懂唉娘亲。”
“哈哈,没关系的,我们家允儿最厉害了,以后多读点书就听得懂啦。”
一听到还是要读书,上官允竹就觉得好烦噢,她不想读书怎么办,娘亲说的好深奥,先生给的书也看不懂,她只能又问:“那娘亲,我不想读书当大官行不行呀。”
像是看透了上官允竹心中所想,她回答道“可以呀,那允儿就去考一个艺考魁首,这样就可以嫁人啦,考艺考魁首也要读书呢!”
“啊,又要读书啊。
好讨厌噢,不过这又是什么呀。”
“我们大和呢,女子科举称为凰考,考进去的地方称为朝凰书院,而朝凰书院分为艺考,政考,书考,艺考考的是琴棋书画艺,政考考的是参军论政,而书考考的是作诗作词,允儿喜欢什么就考什么,考中了就有这一方面最有名望的先生教你,为期三年,最后统考,过了的就有一块玉牌,相当于奖状啦,当然你可以两个一起考三个一起考都可以噢,但如果你选择考三金魁首的话,那就是艺政书三科都考,这样出来的闺秀呀,可以参加凰女殿试,由我们的皇上亲自考你噢,考过了,你再过了十三太守,你就可以被封凰女入主东宫啦!”
东方允竹也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她只觉得真的要读好多书,她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到,“那哥哥呢,哥哥也要吗?”
闻言东方闻樱又笑着说道“你哥哥也是的呀,只是女子的叫做凰考,男子叫做科举呢。”
“哥哥原来也要考三金啊,那好吧,那我跟哥哥一起,反正不能只有我自己。”
东方闻樱听了自家女儿孩子气的说法,笑着说“你以为每一年都可以考三金吗,不是的哟,三金魁首的考试五年一次,十三太守的考试也是五年之内完成,而且你要五年过十三关,很难的哟,所以我们大和十年才出一个储君,如今还没到那个时候呢,现在的太子和凰女人选还没定下来呢,每年一次的只有凰考和科举,考上的也只是在做官呢,凰考在每年秋季呢,而且呀,过了三十五岁就不让考啦,所以允儿如果真的想当大官,要努力呢。”
说完,东方闻樱摸了摸自家闺女的头,压下了自己说起凰考时的愤怒和扭曲。
她心想,他真爱她啊。
真是为了她连科举都改了。
刚才拿茶杯喝水留在手上的杯子被她揉搓着,像是要把那杯子捏出来个答案一样。
东方允竹也察觉出来妈妈的不对,只以为是自己不愿意好好读书惹得母亲生气了,忙说道“娘亲不要生气,允儿会为了娘亲好好读书的!
我一定会考入朝凰书院的!”
听到自己家的女儿这么说,她心里一下子就把那些不甘愤恨都压下去了,像是扮演慈母必须要说的台词一般,柔声的对东方允竹说道“允儿,你记住,当官,不是为了谁,当大官,也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无论一个王朝兴衰与否,苦的,都是天底下的百姓,你以后如果真的当上了大官,一定要记得,我们是从黎明百姓中出来的,也要走到黎明百姓中去,一定要让天底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知道吗?”
“知道了娘亲!
我一定会的!”
东方闻樱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对以后的上官允竹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甚至于在多年以后她的女儿都能完完整整的用这句话来质问她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