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暴雨
己经快一个月没见着一滴雨了,七八月的天,原本太阳就毒辣,再加上将近一个月没有下雨,地里的苗子枯黄细瘦不说,就连村里唯一的一条大河的水位线,也在一天一天的往下降。
王福抬头看看天上刺眼的太阳,又看看脚下破碎的像乌龟壳一样的土地,无奈地挑起放在地上的木桶,正欲去河边再挑点水,女儿囡囡快速地从远处跑来开心地一把抱住了他:“爹,我刚才和娘去龙王庙求雨,在门口遇到乞丐爷,他说今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九人分三饼,暖冬无雪,必有暴雨,让大家不要再来龙王庙求雨了,赶紧收拾收拾东西逃命去。
爹,我记得今年冬天都没有下雪,也没往年冷,是不是马上就要下暴雨了。”
被烈日晒出一层汗油的王福本就心烦,此刻听了女儿囡囡的话心情更加烦躁了:“下暴雨,下暴雨,你看这太阳毒的,连个雨毛都看不见。”
“孩儿他爹,这两天晚上咱家的鸡总是不睡觉,就连那几只番鸭也嘎嘎地叫个不停,你说,不会是真要出大事吧。”
囡囡的娘,李金花想起正月里那连着几天不同寻常的响雷,心头便突突突的首跳,都说正月里打雷,白骨堆,今年正月里没有下雪便罢了,这一入夏又干旱异常,眼瞅着今年地里就要颗粒无收了,这即便不下暴雨,也快要出现九人分三饼的惨状了吧。
王福卸下自己肩上的水担,将地上摆放的水桶提起两个,分别塞到女儿王囡囡和媳妇李金花的手里,愤怒的语气中带着十分的疲惫吼道:“出大事,出大事,你整天就不会捡点吉利话说,咱中原大地,几千年文明,向来风调雨顺,既不像岭南烟瘴之地多水患,又不像巴蜀之地多地动,能出什么大事,顶多旱两天,熬过处暑就好了,你俩有这闲话的功夫还是多去挑几担水浇地吧。”
王福虽然嘴上熊着媳妇,可心里也同时在默默地盘算着,这眼瞅着龙王爷不下雨,地里的苗子一天不如一天,先不说乞丐爷口里的洪灾会不会出现,就是这旱灾也让人吃不消啊,还不如,明天让媳妇收拾收拾带着孩子们去鲁地孩子们的大舅家住几天,看能不能暂时租个一亩三分地种点粮食好过冬的。
正当王福挑着水桶边往河边走边想着心事的时候,突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刚才还晒的人冒油的天,突然就黑了下来,乌云压境,夹杂着滚滚的雷声,大雨瞬间铺天盖地而来。
“哦……下雨了……下雨了……”“龙王显灵了……”“好雨,好雨,真是好雨啊……”“老天开眼,这下地里的庄稼有救了……”……村里的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劳作,开心地冲到雨中,任由雨水冲洗着,欢跳起来。
王福放下肩上的担子,看着不远处牵着女儿和儿子的手慢慢向他走来的媳妇李金花,一扫之前的烦躁,冲着媳妇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场大雨一首持续到半夜才逐渐收敛,到第二天清晨,下了一夜豆大的雨滴终于变成了细细的雨丝,王福披着蓑衣站在菜地里,看着郁郁葱葱的菜苗,长出了口气,就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开心地吸了口旱烟。
王囡囡揉着惺忪的睡眼,伸了个舒服的懒腰走出屋外,连着一个多月的闷热天气,终于下了场暴雨让气温瞬间变得凉爽起来,她终于在晚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个整觉。
睡舒服的王囡囡从厨房里拿了块儿锅盔,夹着咸菜,站在屋门口就着雨后新鲜的空气,大口大口地吃着。
原本白天喜欢在院子里卧着休息的大黄,今天似乎也特别的有精神,带着自己的一窝狗崽子在院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低着头呜呜地嗅着泥土的芬芳。
王囡囡掰下一块儿锅盔丢给大黄,大黄像是没看见一样,继续低着头在院子里呜呜地嗅着地上的气味,倒是它的小狗崽子们一窝蜂地向锅盔冲去。
王囡囡看着傻了吧唧的大黄,轻笑一声:“傻狗。”
这时,不知道谁家的狗发出一声凄厉的狼嚎声,紧接着村里有不少狗跟着响应起来,大黄也抬起头伸长了脖子高声回应着,小狗崽子们也停止了抢食,抬起头,紧张地望着大门口。
“娘,娘,咱家的鸡都飞树上了,鹅和鸭子也要上树,撵都撵不回来……”一早就出去放鸡鸭鹅的弟弟王狗蛋,突然慌里慌张地从外面跑回家向母亲求救。
大哥王铁蛋,也慌慌张张地从后院里跑出来,喘着粗气拉起李金花的胳膊就欲往后院跑:“娘,你快去猪圈里看看,大胖和小胖咬起来了,猪圈都快被它俩给拱塌了。”
李金花的脸色顿时变的难看起来,被铁蛋抓着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王囡囡将最后一口锅盔塞进嘴里,抬头看了看天,刚才还稍显晴的天空,霎时便被黑压压的乌云压的暗了下来,紧接着瓢泼般的大雨便顺着房檐流了下来,天像漏了一般,只一瞬雨水便没过了王囡囡的脚踝。
李金花慌忙拉起铁蛋和狗蛋的手往屋里跑,她极力控制着自己内心的恐惧,稳了稳神,看着站在身边的三个孩子吩咐道:“铁蛋,快去地里喊你爹回来,狗蛋,囡囡,赶紧跟我回屋收拾东西,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