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罗艺进京(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罗成身形矫健,顺势手脚并用,以令人惊叹的敏捷身手,几下便爬上了父亲罗艺那装饰华贵的马车。

他稳稳地坐定,随着队伍徐徐地向城门内行进。

只见那整个长安城,仿若一幅繁华至极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城中车水马龙,街道上人流如织,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自忙碌着。

街边的店铺照常开门营业,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充斥在每一个角落。

卖布的掌柜扯着嗓子夸赞自家布料的精美,卖小吃的摊贩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那阵阵香气西溢开来。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街头巷尾竟没有一处悬挂象征着哀悼的白幡,也没有一人身着孝服。

这本应是按照礼法制度,为皇帝守孝一年所应有的肃穆与悲哀场景,可如今却全然不见。

仿佛皇帝的离去并未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中掀起一丝波澜,人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对礼法的约束似乎毫不在意。

这景象,着实与人们心中预想的庄重守孝之态相差甚远,令人不禁心生疑惑与慨叹。

罗成和父亲罗艺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罗艺这是第一次面对新皇杨广,心里面不禁也是忐忑不安。

他深知这新皇的脾气难以捉摸,此番会面,不知是福是祸。

此刻罗艺的内心犹如狂风中的湖面,波澜起伏。

他暗自思忖着:“这新皇杨广,传闻中喜怒无常,我稍有不慎,恐怕就会为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可此次进宫,又推脱不得,只能小心应对,但愿能平安度过。”

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透着谨慎与忧虑。

额头上不知何时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却浑然未觉,心思全然沉浸在对未知局面的揣测之中。

罗成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不安,他的心里同样是七上八下。

“父亲一生征战,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可在这新皇面前,一切过往的功绩或许都不值一提。”

罗成想着,眼神中流露出关切和担忧。

他紧紧抿着嘴唇,试图用眼神给予父亲一丝安慰和支持,仿佛在说:“父亲,莫要太过忧心,无论如何,儿子都会与您一同面对。”

虽然年纪尚轻,但他也明白此次进宫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危险。

马车在颠簸中继续前行,车外的喧嚣声仿佛渐渐远去,父子俩的心思都被即将到来的会面紧紧揪住。

每靠近皇宫一步,他们的心跳就加快一分,那未知的命运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

转过一个巷口,一个大户人家的景象突兀地闯入众人的视野,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与方才所见那热闹喧嚣、无人守孝的长安街景截然不同,这户人家从上到下,从门头到庭院,全部都是缟素。

白色的幔帐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给人一种凄清悲凉之感。

那惨白的颜色在周围的繁华热闹中显得格格不入,宛如一片宁静的孤岛置身于喧嚣的海洋。

罗艺看到这一幕,心中的疑惑瞬间如潮水般涌起。

他眉头紧紧地皱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目光中满是困惑与不解。

他暗自思忖道:“在这人人都似乎遗忘了礼法制度,对皇帝守孝之事毫不在意的长安城,这家竟如此守礼重孝,究竟是何许人家?”

无数个问号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

“难道是朝中哪位位高权重的重臣的府邸?

又或者是这家人与皇帝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

还是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特殊隐情?”

种种猜测如乱麻一般在他心头交织缠绕,让他对这户神秘的人家愈发好奇起来。

罗成也被这异样的场景吸引,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户人家。

他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狐疑,努力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可能的线索,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却也是毫无头绪。

“父亲,莫不是这家人与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

罗成小声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他的眼神中透着思索的光芒,眉头微微上扬,继续推测着,“还是说这是某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之家,严守礼教,不为外界的风气所动?”

罗艺的疑惑得到了校尉的回答,“王爷,这个是忠孝王伍建章的家,唉,整个朝廷没有一家敢给老皇服丧,只有......"罗艺听闻此言,心头不禁狠狠一震,脸上瞬间布满了惊讶与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那瞪大的双眼中满是错愕,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与众不同、满是缟素的竟是伍建章的府邸。

他在心中暗暗感慨:“伍建章啊伍建章,不愧是忠孝之名远扬之人,在这满朝文武皆因畏惧新皇杨广的权势,无人敢守孝之时,唯有他敢挺身而出,坚守忠孝之道。

这份气魄,这份执着,当真令人叹服。”

罗艺的目光变得愈发深沉,犹如一泓望不见底的幽潭,思绪也随之飘远。

他想到伍建章平日里的刚正不阿,对礼法的尊崇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无论面对何种权势与压力,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如今这般公然为老皇服丧的举动,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完全符合他一贯的为人。

罗成在一旁也是满脸的诧异,他那年轻且充满朝气的面庞上,此刻写满了对伍建章的由衷敬佩。

他的双眼发亮,激动地说道:“伍王爷真是令人钦佩至极,如此非凡的胆量和赤诚的忠义,实非寻常人能及。

在这人人自保的时刻,他却能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心中的忠孝。”

罗艺长叹一口气,沉重地说道:“伍王爷此举,诚然令人敬仰,可不知会给自己招来怎样的祸端。

在这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朝堂,坚守忠义,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啊。

新皇杨广的性情难以捉摸,伍王爷这一番作为,怕是会触怒龙颜。”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伍建章的深深赞赏,又有对其未知命运的浓浓担忧。

罗成咬了咬嘴唇,紧握拳头,愤愤不平地说:“难道新皇就能容不下这一片忠心?

这世间难道就没有正义和公理了吗?

伍王爷这般忠义之士,若遭逢不幸,那当真是天理难容!”

父子俩望着伍建章的府邸,心情愈发沉重,仿佛看到了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正携着滚滚乌云和凌厉的狂风,向着这座坚守忠孝的府邸逼近。

听到自己的儿子这样说,罗艺猛地瞪了他一眼,这个年仅六岁的孩子实在是口无遮拦。

罗艺的眼神中瞬间充满了紧张与责备,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他压低声音,语气严厉地说道:“成儿,休要胡言乱语!

此等大逆不道的话语,若不慎传入他人之耳,定会为我们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你这孩子,怎如此不知轻重!”

他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额头上的皱纹此刻仿佛又深了几分,那深深的沟壑里写满了忧虑与不安。

罗成被父亲突如其来的怒瞪吓了一跳,顿时噤了声。

他那原本充满愤怒的双眼,此刻被惶恐和委屈所占据,眼眶中瞬间盈满了泪水,却倔强地不肯掉落。

他小小的嘴唇抿得紧紧的,像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忍不住嘟囔道:“父亲,孩儿只是觉得伍王爷这般忠义之人不应遭受不公,孩儿心里气不过……”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稚嫩的脸庞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罗艺看着儿子委屈的模样,心头不禁一软,轻轻摸了摸罗成的头,长叹一口气,语气缓和了许多说道:“成儿,为父又何尝不知你心中所想。

只是如今这世道复杂多变,人心叵测,我们罗氏一门想要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中生存下去,行事就需万分谨慎。

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年纪尚小,不懂其中的凶险。”

罗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中仍带着些许不甘,但也不敢再轻易言语。

他低下头,用衣袖悄悄擦去眼角即将滑落的泪水。

父子俩站在原地,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气氛一时显得格外凝重。

校尉收了罗艺的银子,那银子入手沉甸甸的,他的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也是赶忙让大家抓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他一脸谄媚,点头哈腰地说道:“王爷,小的这就护送您速速离开,莫要在此多生事端。

这地方如今可是敏感得很,万一被有心人瞧见了,怕是不好收场。”

罗艺回过头,再次深深地看了一眼忠孝王府。

那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缟素,看到府内伍建章坚定而决绝的身影。

他长叹一声,这声叹息悠长而沉重,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

他在心中暗暗感慨:“伍王爷这一腔忠义,实乃令人钦佩。

只是在这人心惶惶、趋炎附势的朝堂之中,不知他这般坚守,能否在新皇的雷霆之怒下得以保全。

而我罗氏一门,又该如何在这风云变幻、暗潮汹涌的局势中自处?

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本心?”

无数的疑问和忧虑在他的心头交织缠绕,让他只觉心头沉重如山。

想到此处,罗艺无奈地摇了摇头,尽管心中百般不愿,却也只能咬咬牙,转身带着众人匆匆离去。

那离去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和苍凉。

罗成也跟着父亲回头望了一眼,小小的拳头握得紧紧的,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在他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而复杂的光芒。

他暗自下定决心:“日后我定要像伍王爷一般,坚守正义,不惧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