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莎的日常
小莎不以为然,这样的事情在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她是有点了解网络社交平台上各色人等的人性。
人们早就不知道在隐匿于网络平台背后的真相,网上结识的人真面目。
以前流行的说法是和你聊天的可能是一条狗,现在则可能是智能聊天机器人。
照片也罢,视频也好,都有可能是假的。
雌雄难辨,人鬼不测。
而网络上游弋着无数沉迷徘徊于无聊的人,等待爱情驾着五彩云霞降临。
仅仅只是一张张帅气逼人的照片就脑补了对方既深情又多金的身份,好看的皮囊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各有不同。
看到照片的第一眼,轻易动了情,小心肝被对方拽到了手心,拿捏得恰到好处。
游荡流连在网络上的人大多无聊孤寂又自以为是,眼睛长在脑袋上,既盲目自信,又自恋自怜,全世界的凡人都入不了她的眼。
她却偏爱网上一张照片上呈现出来的样子,把对方当成下凡度人的神仙。
一眼心动,从此成了念念不忘。
哪怕是再看那人的动态,滤镜褪去淡化,长在心尖上的模样有丝丝的不一样,心动的感觉少了一分,这样再看无非也只是尘世中的一种俗胎肉身,却仍然迷恋痴迷着对一个人的好恶停留在心动的那一刻,以后再多失望积累起来,也挣脱不了最初的沦陷加脑补出来的救赎,和只此一人特殊,唯一专属定制。
而网络大数据更将你的喜好分析的条缕清晰,透透彻彻的,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推送的都是长在你审美点上的状态和言论,还别说你自欺欺人的先为对方找了借口,这才是要了人命。
这样的福报是做了几辈子大善人?她们不懂得多问自己一句,还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回头看看来时走过的路,上帝赐予眼前的男人,你接得住不。
信息秒回,又温柔又多情。
情话绵绵,不管羞不羞人,得不得体。
鲜嫩比得过流量小鲜肉的男人,他不但是行走的科普读物,更是男性荷尔蒙爆棚,性张力隔着屏幕都阻挡不住,澎湃汹涌。
照一下镜子吧,再稍微自审一下。
她都不会那么勇敢自信,以为天上掉馅饼,正好砸中了自己。
心之所向,便一往无前,没人拦得住,拉得回来。
这样的人前仆后继,即使平台屡屡发布警示帖子和聊天对话框提醒。
上当受骗的人仍如过江之鲫。
这世界最不缺贪便宜和妄想不劳而获的人。
小莎不愁完成不了自己的KPI。
短短三天就己经加了西五个看着纯良无害的小姐姐小哥哥,她只负责前期加好友,后期网络电话,视频由别的同事负责。
她们的组织是一张巨大的网,有人设包装团队小莎心里头那个明镜似的,清楚得很。
这网络世界啊,就像是个大染缸,啥颜色都有,你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就像她手头这几个新加的小姐姐小哥哥,表面上看,一个个都是纯良无害的小白兔,说不定背后就是只老谋深算的大灰狼。
她叹了口气,想着这些被骗的人也是真够可怜的,被那些精心包装过的照片和视频迷得神魂颠倒,连性别都能搞错,更别说什么真心不真心了。
说到底,还是贪心作祟,总想着能在网上捡个大便宜,哪知道人家背后早就算计好了,就等着你这条鱼儿上钩呢。
不过话说回来,小莎虽然心里头明白,但工作还得继续干。
她可不想因为同情心泛滥就丢了饭碗。
毕竟,这网络诈骗的产业链可是一条条都拴在KPI上的,完不成任务,那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她摇了摇头,继续翻看着那些新加的好友资料,心里头盘算着怎么跟他们周旋。
说实话,小莎也挺佩服那些诈骗分子的,人家那演技,那话术,简首就是天生的演员。
要是能把这股子劲儿用在正道上,说不定还能混出个名堂来。
正想着呢,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是小A发来的消息。
小A是她前两天加的一个小姐姐,看起来挺单纯的一个姑娘,没想到也是个网络诈骗的潜在目标。
小莎点开消息一看,好家伙,小A己经开始上钩了,一个劲儿地问她有没有见过什么网上特别深情的小哥哥。
小莎心里头那个无奈啊,心想这姑娘是真傻还是假傻,这不明摆着往火坑里跳嘛。
但她还是得保持着职业微笑,跟小A周旋着,一边给她灌输着防骗知识,一边又得小心翼翼地不让她起疑心。
这一番操作下来,小莎是累得够呛。
她想着,这网络诈骗可真是害人不浅啊,不光骗了钱,还骗了感情,最后搞得人家人财两空。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网络世界能变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的,那该多好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毕竟,这网络世界啊,就像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不知道里面藏着多少妖魔鬼怪。
而小莎她们这些人呢,就像是守在洞口的守卫,一边得防着那些妖魔鬼怪跑出来害人,一边又得小心翼翼地不被他们给拉下水。
所以啊,小莎只能继续干着她的这份工作,虽然有时候心里头也挺不是滋味的。
但她知道,只要能把那些想在网上捡便宜的人拦在门外,那她的这份工作就算没白干。
至于那些己经上了钩的人嘛,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能早点醒悟过来,别再被那些虚假的网络和感情给蒙蔽了双眼了。
小莎与小A的聊天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小莎一方面要保持警惕,不让小A完全落入骗子的陷阱,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小A觉得自己在说教,引起反感。
她巧妙地引导话题,偶尔分享一些身边真实而又平凡的爱情故事,试图让小A意识到,真正的感情并不是在网络上通过几张照片、几句情话就能建立起来的。
她还会提及一些新闻报道中的诈骗案例,用隐晦的方式提醒小A要保持清醒。
与此同时,小莎所在的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搜集更多诈骗分子的线索,希望能够一举捣毁这个诈骗网络。
她所在的部门虽然只是前端接触受害者,但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成为打击犯罪的关键。
一天,小莎发现小A开始有些动摇,不再像之前那样沉迷于与某个“深情小哥哥”的聊天。
小莎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起了作用。
于是,她趁机更加深入地与小A探讨网络社交的利弊,以及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小A终于在小莎的劝说下,决定暂时停止与那位“深情小哥哥”的联系,并表示会更加谨慎地对待网络上的交友。
小莎听后,心中松了一口气,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网络诈骗的斗争并未因此结束。
小莎所在的团队仍在努力追踪那些诈骗分子,而她也继续在网络上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试图让更多的人免受网络诈骗的伤害。
小莎知道,这是一场漫长且艰难的战斗。
但她也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警惕,不轻信、不贪心,就一定能够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小莎也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有责任感的人。
她不再只是单纯地追求KPI的完成,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意义。
她明白,每一次成功的劝阻,都是对网络诈骗的一次有力打击,也是对无数潜在受害者的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莎所在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打击网络诈骗的成果。
他们不仅成功捣毁了一些诈骗窝点,还帮助了许多受害者挽回了损失。
小莎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新闻头条上,但她的付出和努力,却实实在在地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