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香港回归,老郭下岗

狗苟营赢 万麦 2024-12-25 21:58: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我们洗刷了百年的民族耻辱,进一步促进了祖国统一。

就在同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香港。

政府出手驰援,这也间接带来了最大的国有企业下岗浪潮,最为明显的就是东北重工业。

端了一辈子铁饭碗的人们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叫苦不迭,哀鸿遍野。

东北省份之一的吉林省吉林市机械二厂宣传部职工老郭,就是被分流下岗的一员。

他想不通金融危机跟他有个屁关系?

为什么会连累到他呢?

就算要分流,凭什么分他呢?

同在宣传部的小张,啥也不会,为啥不分她呢?

因为她是大学生吗?

还是因为她是张县长的亲戚?

老郭越想越生气,心里像淤堵了些什么,本就体短肥胖的身子越加难抵重负了。

晚上他叫上几个哥儿们去李大勺的饭店喝酒。

此时正值初冬,他点了最爱的狗肉火锅。

就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半斤秦池白酒下肚,老郭和几个哥儿们大发了一通的牢骚。

席间骂了科长,骂了厂长,骂了张县长,也骂了……这些事都是后来老郭的爱犬艾伦跟我说的。

艾伦是我三个哥儿们中的一个,他是一只短腿无尾的柯基,老郭和他乍一看上去,颇有几分神似。

大头阔耳,圆脸短鼻,脖子和西肢皆短粗。

可能是后来两人一起时间太长,人们都说在一起生活久了,两人就会长得越来越像,狗其实也一样。

老郭对艾伦那是宠爱有加,他总说艾伦是他的幸运犬,旺他。

所以老郭后来才能否极泰来,飞黄腾达,财源广进。

话说老郭这酒也喝了,人也骂了,气儿也撒了。

但生活还得继续过啊,可是怎么过呢?

这可把他愁坏了,他在家里的床上躺了一个礼拜。

除了吃饭上厕所,就躺着,就消极着,他觉得全世界没一个好人,所有人都亏欠他。

这时候如果给他一把冲锋枪,他能把厂领导都突突了。

老郭老婆是厂办大集体,主要是搞搞后勤工作,工资虽低,还好活儿轻松些。

以前不觉得怎么着,现在一下子经济上只能靠着她这点工资过活,她倒是没觉得愁,突然还有了那么一点自信感,在老郭面前一说话腰杆比以前首了许多。

老郭见状很想呲哒她两句,然后想了想算了,现在的他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啊。

瞧着老婆和一双还在学龄的儿女,老郭琢磨着得想个生财的道啊。

老郭在厂里宣传部时,虽是个普通职员,但他嗓子好,厂里大大小小需要主持、播报、演唱之类的场合,都是老郭的舞台。

他在厂里也算小有名气的,不像那个小张,身无长物,也就长的还行。

让她写个稿子给她憋的跟什么似的,交上来一看让人头疼不己,科长都推给老郭来改。

老郭基本都要重写,为此小张还是非常感激他的。

小张和张县长有关系,自己和张县长又都是一个村走出来的,能不能通过她让张县长再给自己介绍一个工作呢?

指点指点也好啊。

老郭信马由缰的思索着,突然间小张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他随口叫了声:“媳妇啊,媳妇。

哎,你还记得我们单位那个小张吗?”。

“咋的了。”

他媳妇回道。

“哎,你知道小张和张县长是什么关系吗?”

“我哪知道啊,你们科的事。”

“咱们厂就这么腚大点地儿,这种事你们老娘们儿不是知道的最多吗?”

“拉倒吧你,谁像你似的,跟老太太一样,啥都打听。”

老郭换了一个语调,轻蔑的说:“下岗没她,都说她和张县长是亲戚。”

“人家年轻,有学历。

这次你们这种老帮菜才是主要对象。”

“年轻有屁用,她们没经验啊。”

老郭似煮熟的鸭子就剩下嘴是硬的。

突然他腾地坐起来,大声说道:“不行,我得去找她一趟。”

“哎呀妈呀,诈尸似的,吓我一跳。”

老郭媳妇嗔怒道,“你接着躺啊。”

“拉倒吧,再躺西肢都退化了,再说躺着也不来钱儿啊。”

老郭说着起身穿衣,去找小张。

出了单元门老郭双手推着自行车,一只脚先踏住一只脚蹬,另一只脚在地面上用力的蹬了两次,当车子向前有了充足的惯性,他再把另一条腿从车后向前灵巧的跨过后半车身。

最后一***坐在硬梆梆的车座上,肥大的臀部包裹住半个干瘪的车座。

老郭的坐骑是一辆永久牌二八式自行车,现在的他不会想到未来会有一辆宝马740来代步。

见到小张,小张说了些安慰的话,也恭维了老郭的才华,宣称让他下岗那是厂里的损失。

最后小张告诉了老郭张县长家的地址,老郭感激不尽。

老郭走后,小张还给张县长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老郭的事,临了补充道:“大伯,您可千万别勉强。

我是没办法,以前一个单位的,挺照顾我,我也不好拒绝。”

张县长回道:“好,知道了,我心里有数。”

老郭和张县长同乡,初中同校同届但不同班。

初中毕业老郭就招工进厂,张县长考去市里的重点高中,从此两人再无交集。

老郭也很少去领导家,这次他除了拾掇了一下自己外,又提溜了两瓶五粮液,两条烟——一条红塔山一条阿诗玛。

进了门张县长还是认出了老郭,老郭确实也没怎么变,还那样,五短身材,三尺二的裤腰,笑起来像朵桃花似的。

张县长变化挺大,戴眼镜了,背微驼,头发白了不少。

想来是挺操劳的,不知是鞠躬尽瘁累的,还是灯红酒绿熬的。

他家里挺大,估计有三室两厅,老郭也没仔细看,也没那心情看,坐下来寒暄几句就首奔主题。

县长也不藏着掖着,道出难处,现在的企业都在裁员,他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长。

当然这里的特长是指技术类,而非文艺类,企业减的最多的人就是这些非生产部门。

老郭走出张县长家门,叹了口气。

心想这趟算是白来了,不过聊天中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听说饲养宠物现在挺热门的,比他们之前养殖蘑菇木耳什么的更有经济效益。

两瓶酒和两条烟就换了这么个消息,老郭还是挺失望的。

但看到日后老郭所取得的成绩,和打通的这条渠道,这点牺牲还是不值一提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