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哭了半天,见许青弦没有反应,走到她面前跪下。
许青弦低头看他,叹口气道:“你不属于这里,早晚要走的。”
他换下来的衣服,身上的玉坠子,走路干活的仪态,种种迹象表明他出身不凡。
烟波先生生前没少教给许青弦这些东西。
例如烟波先生的宅院,虽远在深山,无甚值钱之物,但里面极其雅致。
从书本竹简的排序,到桌椅笔墨的摆放朝向,都极其讲究。
还有一些更简单的,大抵就是听话识人、看物辨人之类,许青弦没学到十成十,但记了个七七八八,至少眼下看这个少年不会走眼。
少年不肯起身,依旧跪着。
“我无处可去。”
许青弦从衣袖里摸出个东西给他,是个玉坠子。
“那日给你换衣服,掉下来的。”
少年不肯伸手,推还给她:“姐姐,我不要了,你别赶我走。”
二人僵持半天,许青弦心道师父常说“顺从天意”,天意安排如此想来定有道理。
况且学堂就她自己,也不大安全,权当留个护院。
她终于退让一步:“玉坠子我不要,你若非要留下,那便留吧。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这里没有锦衣玉食的日子。”
少年大喜,终于肯拿回坠子。
许青弦看他开开心心扫地,又道:“我不问你出身来历,也不问你家在何处、姓甚名谁,你好歹告诉我个名字,要不然我怎么叫你?”
少年转过身,半天轻声道:“容时。”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要么是个假名字,要么就是他爹娘感情甚好。
容时在洛水村的学堂一住就是西年。
这西年,村子里听许青弦讲学的孩子从三五个变成七八个,又变成十几个。
容时因着近水楼台,额外学了不少东西,偶尔还可以去许青弦书房看看师爷的书。
遇到不懂的问题,许青弦还会开开小灶。
开春了。
许青弦在书房抄书的空当,透过开着的窗子,看见容时的衣衫又短了一寸半。
他来的时候还比自己矮不少,现在己经高出半头了。
许青弦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又感叹容时长得也飞快。
她撂下笔,开始翻箱倒柜,收出一冬天抄的书,想着要寻个时间去镇子上卖掉,换些钱来给容时裁身新衣裳。
正想着,外面传来叫门声,是村里屠户朱家二小子的大哥,朱天宝。
“青弦妹子,”朱天宝站在门口,不敢首接进来,“今天新杀的猪,我娘叫我给你们送点肉来。”
许青弦开门,朱天宝一脸憨笑。
容时接过他手里的肉,只见朱天宝还不肯走,搓搓手,道:“上次你不是说房顶漏雨,等开春要修一修吗,我也不忙,这就帮你修一修。
对了容时,帮我寻个梯子?”
容时脸上不大好看,有些冷淡说道:“没有梯子。”
“哦哦,那我回家搬一个过来。”
朱天宝高高兴兴走了,快到门口还喊了一句:“青弦你们俩中午别做菜了,我娘做了豆腐,好了我给你们送过来啊!”
容时使劲关上大门。
从头到尾,许青弦没说一句话,具体说是,一句话都没说上。
也不知道容时哪来的火。
许青弦看着他找了两张油毡纸,顺着房子旁边的老树爬上去,掀开房顶,铺上油毡纸,叮叮当当好一阵子。
许青弦坐在树下喝茶。
容时这两年长开了,生的朗目疏眉,性子又极好,待人接物都是温和有礼,她有些庆幸当初没赶走他,特别是他开口说话之后,首接让许青弦一改对他的呆傻印象。
今日能看见他不高兴,实属难得,不禁多看几眼。
待容时修好屋顶,坐在她身边,抓着杯子摩挲着在手里转圈。
许青弦心里想,他是不喜欢朱天宝?
难不成是不喜欢吃猪肉?
“姐姐,”容时认认真真说:“朱天宝是见你生的好,又无甚依靠,若娶你进门定十分好拿捏。”
许青弦呛了一口茶。
她皱眉,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听闻朱屠户十分惧内,他家中妻子极其凶悍,左邻右舍都惧她几分。”
容时好似自言自语:“况且姐姐这样的人,不可能嫁屠户的。”
许青弦板起脸来。
“***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我错了。”
许青弦觉得有些无力。
容时比她小两岁,初来时她教着觉得还十分容易,毕竟烟波先生的地狱教育还是给了她点真本事的。
但现在,她觉得应该让容时去上好一些的学堂,公学进不去,私学也好。
容时并不知道她心里想法,又放下杯子去劈柴,他现在劈柴功夫相当熟稔,比她当初强上不少。
这天,许青弦带着容时去镇子赶集。
二人将她一笔一划抄写十几本先贤典籍都卖掉,得了钱后,她拉着容时去成衣铺要给他裁一身新衣裳。
二人正挑选料子时候,忽见许多官兵经过,匆匆忙忙,不知是何要事。
“最近突然来了好多兵,”成衣铺的老板说道:“一会儿说要征兵,一会儿好像又要招人。”
他一面给容时量尺,一面说:“好几伙人,也不知道怎么了。”
容时身量颇高,走在哪里都有些鹤立鸡群的意思。
路过成衣铺的好几个人,都禁不住多看他一眼。
“三天后来取就成。”
老板收了尺子,又唠叨两句:“感觉日子不太平,姑娘和小公子早些回家吧!”
许青弦觉得十分有理。
容时也面色不大轻松,拉着她匆匆忙忙回村子,比来时快了很多。
回到学堂,许青弦在树下喝茶,想着成衣铺老板说的话。
朝廷若是征兵,必然要有战事,洛水村地处江南,想来不会太受波及。
但看着容时这个样子,绝对算得上适龄,他又高挑结实,保不齐被抓走充军。
想到这里,她有些担忧,正琢磨着要不要囤些东西,带他进山里去躲上一躲,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来了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