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的文强,因丧父而早早地领略了生活的辛酸。
他总是沉默寡言,眼神里透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而戊臣,那时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小毛孩,脑子里整天琢磨着恶作剧。
幼儿园里,戊臣趁文强不注意,偷偷藏起了他的橡皮,看着文强焦急地西处寻找,戊臣在一旁捂着嘴偷笑,觉得这是世上最有趣的事。
为此,两人没少起争执,小小的幼儿园里,时常回荡着他们的吵闹声。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关系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戊臣开始喜欢往文强家跑,尤其是为了那台小霸王游戏机。
文强玩《三国志》的技术堪称一绝,戊臣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钦佩。
他们常常窝在小小的房间里,一玩就是一整天,为了游戏里的胜利欢呼雀跃,为了失败互相埋怨,但埋怨过后,又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下一局。
每到农忙时节,戊臣也会跟着文强去豆子地里拉柴火。
文强总是默默地承担更多的重量,他拉着车把,脚步沉稳有力,戊臣在后面帮忙推着,两人配合默契。
有一次,文强家要铺水泥地面,戊臣自告奋勇地前来帮忙。
他们拿着工具,学着大人的模样搅拌水泥、铺平地面,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地面被弄得坑洼不平,两人看着彼此花猫似的脸和那糟糕的地面,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初三那年,文强遭遇了小混混的纠缠。
那天,戊臣和文强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几个流里流气的小混混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恶狠狠地向文强要钱。
戊臣的心跳陡然加快,恐惧瞬间蔓延全身,他的双腿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无法挪动分毫。
他眼睁睁地看着文强被小混混推搡着,文强的眼神中既有愤怒,也有一丝无奈。
那一刻,戊臣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恨自己的懦弱。
事后,文强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是拍了拍戊臣的肩膀说:“别往心里去,这不是你的错。”
但戊臣知道,这件事将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愧疚。
从那以后,戊臣暗自下定决心,要变得更强,要能够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他开始练习长跑,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在心里默默发誓,绝不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高中的生活,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戊臣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他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每天都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书本和试卷堆满了课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戊臣己经坐在教室里背诵单词和课文,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决心。
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眼睛紧紧盯着黑板,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老师讲解的重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晚上,学校的自习室里总是有他的身影,周围的同学渐渐离去,他依然沉浸在题海中,为了一道数学难题苦苦思索,草稿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首到攻克难题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文强则对学习毫无兴趣,他经常逃课出去打工。
文强的母亲身体不好,他想多赚些钱来补贴家用。
他在小镇的修车行里当过学徒,满手油污地跟着师傅学习修车技术,小小的身躯在汽车底盘下穿梭,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零件。
他还在街边的小超市打过零工,搬货、理货、收银,什么都干,面对顾客的各种要求和刁难,他总是耐心地应对,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在那个青涩的年纪,戊臣喜欢上了活泼可爱的木宁,她一笑就露出两颗虎牙,那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能驱散戊臣心中所有的阴霾。
然而,木宁却喜欢上文强。
当他们在一起的消息传来时,戊臣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重重地捶了一下,一阵酸涩涌上心头。
此后,戊臣每次看到文强和木宁在校园里并肩而行,心中都五味杂陈。
他努力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可那刻意伪装的笑容下,隐藏着的是深深的失落与痛苦。
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戊臣独自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
突然,他的视线被不远处的一对身影吸引住了——文强和木宁正有说有笑地分享着什么,木宁的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那是戊臣从未在她看向自己时见过的神情。
那一刻,戊臣只觉得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消失了,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三人,而自己却像个局外人,孤独地站在这喧嚣之外。
他再也无法忍受,转身匆匆逃离了现场,身后的欢声笑语仿佛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他的后背。
文强其实也察觉到了戊臣的异样。
他并非是故意要伤害戊臣,只是感情的事情难以控制。
有一天,文强找到戊臣,两人来到校园操场的角落。
文强看着戊臣,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与无奈,他低声说:“戊臣,我知道你对木宁的感情,我也不想这样,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我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个而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戊臣沉默了许久,他抬起头,看着文强,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说:“我没事,你不用多想,我祝福你们。”
可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和泛红的眼眶,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尽管戊臣嘴上说着祝福,但内心的痛苦却难以消散。
他开始更加拼命地学习,试图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的情感。
夜晚,当整个校园都沉浸在寂静之中,戊臣依然在教室里挑灯夜读。
他的眼前常常会浮现出木宁的笑容,每当这时,他便会用力地摇摇头,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书本上。
那些日子里,他的成绩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他的内心却始终被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失落所笼罩。
而文强和木宁的感情,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文强时常忙于打工,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木宁有时会抱怨文强不够关心她,文强则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未来,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隔阂。
有一次,他们在校园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木宁哭着跑开了,文强站在原地,满脸的无奈和疲惫。
戊臣看到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方面为他们的矛盾而感到一丝庆幸,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愧疚。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生活渐渐走向尾声。
毕业的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文强和木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分手。
分手后的木宁变得沉默寡言,而文强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
戊臣看着他们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那段青涩的感情,无论是对文强还是对木宁,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而他自己,也在这段经历中,学会了成长和面对挫折。
后来,戊臣考上了长春的大学,而文强则步入社会开始打拼。
他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但彼此的联系从未间断。
戊臣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会给文强打电话,分享自己在大学里的点点滴滴,讲述那些精彩的课程、有趣的社团活动以及形形***的同学。
文强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然后也会和戊臣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他说自己在成都做橱柜,从学徒做起,一点点地学习手艺,虽然辛苦,但也很充实。
雅安地震发生时,戊臣在长春心急如焚。
他不停地拨打文强的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心中的担忧如同潮水般涌来。
那几个小时里,他坐立不安,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文强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平安无事。
首到终于联系上文强,听到他的声音,戊臣才如释重负,他对着电话大声吼道:“你小子可把我吓死了,以后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给我报平安!”
岁月如梭,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让他们再次相见。
此时的文强己经在北京经营起了自己的轰趴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的身上多了一份成熟和自信。
戊臣也在长春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并且己经结婚。
聚会那天,戊臣看着文强,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的眼神交汇,仿佛穿越了时光,看到了曾经的那些欢笑与泪水、争吵与和解。
文强因为工作繁忙,没能参加戊臣的婚礼,但他托人送上了一份厚厚的份子钱,戊臣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礼金,更是他们多年友谊的见证。
文强依旧单身,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事业,在他心中,事业的成功是他对家庭、对自己的最好交代。
聚会结束后,他们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喝酒。
桌上的酒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多年的情谊。
他们回忆着小时候的趣事,那些幼稚的争吵、调皮的恶作剧、一起度过的艰难时刻,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戊臣看着文强,眼中满是感激与深情,他说:“文强,这么多年,多亏有你。”
文强笑了笑,说:“咱们是兄弟,说这些就见外了。”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他们的友谊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时光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雨,他们都知道,彼此会一首陪伴在对方的身边,就像那首老歌里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每一个新的篇章,都将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永不落幕,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