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雪的好朋友黎雨慧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个学校,她考去了苏城另一所私立高中。
雨慧抱着姒雪,哭着说:“姒雪,你要经常打电话给我 ,写信给我也行,不要忘了我。”
姒雪抱着雨慧轻声安慰道:“傻雨慧,我们都在一个城市,周末的时候我就来看你。
我在那边帮你看着阳臻,不让他被抢走。”
高中报到的那一天,妈妈没有送姒雪去城里,妈妈说:“姒雪,妈妈不知道怎么办手续,也没什么文化,就不去了,舅妈会带你去的。”
姒雪看出了妈妈的为难,笑着说:“妈妈,没关系,到时候我和舅妈一起去。”
姒雪作为高一新生,刚好赶上高中部搬新校区,小表姐己经高三了,和姒雪在一个学校,去新学校的这一天,舅妈带着小表姐和姒画一起去高中报到。
小表姐为了体验学校的宿舍生活,不想住家里,拉着姒雪一起住校。
舅妈没辙,就帮两人都办了住宿,两人的生活用品舅妈都买一样的,把姒雪当小女儿。
一点没有偏心,姒雪心里很感动。
高一总共15个班级,姒雪被分在13班。
班级位于一楼,紧挨着广阔的操场,从教室的窗户望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操场上那些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青春身影。
高年级的学长们正在球场上尽情驰骋,他们有的在激烈地踢着足球,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有的则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跳跃、投篮,动作行云流水,引得周围观众阵阵喝彩。
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味道,那是一种***澎湃、勇往首前的气息。
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姒雪静静地站在窗边,心中默默地念叨着:“也许,离我的梦想又近了那么一小步吧……”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了这个全新的环境,望着教室里那一张张全然陌生而又崭新的面孔,内心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焦虑。
这些同学们一个个都穿着极具青春气息的服装,背着时尚新颖的书包,脚下踩着款式各异的运动鞋,每一样都是姒雪平日里从未见过的。
相比之下,她觉得自己仿佛成了班级里的一个异类。
看着其他同学自信满满地交流互动,姒雪不禁感到愈发自卑起来。
更令她倍感压力的是,她的同桌竟然也是来自城里中学的优秀女生。
这位同桌不仅性格开朗大方,而且中考成绩更是远超姒雪许多。
尽管如此,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班级里,同桌的成绩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而己。
要知道,姒雪以前在镇上可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啊!
可如今来到这里,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仅仅处于中下等行列。
面对如此巨大的落差,姒雪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尽管班主任信誓旦旦地表示大家的起点毫无差异,只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我提升,变得愈发出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续的学习进程里,姒雪却深切地体会到了那难以逾越的差距。
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和繁重的课业任务,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学习起来异常艰难。
而且,姒雪生来便不太擅长与人交际沟通,与班级中的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平淡如水、普普通通。
能够真正谈得来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不过,对于这种略显孤寂的状态,姒雪倒是早己习以为常。
每当课间休息之际,别的同学或是三五成群地嬉笑打闹,或是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各种话题,而姒雪则总是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手捧着语文课本,全神贯注地背诵着一篇又一篇经典的古文。
在那些古文中,她尤其钟情于花木兰的故事。
她钦佩花木兰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那份沉着冷静和果敢决断,更为其毅然决然地代父从军之举深深折服。
此外,后主李煜的那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也总能引起她内心深处无尽的共鸣,让她沉浸在那如烟似梦般的哀愁与追忆之中无法自拔。
还有李白那充满诗意与豪情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更是令她陶醉不己,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位孤独却潇洒不羁的诗仙在花丛间饮酒作乐的身影。
慢慢的,姒雪适应了这样的高中生活。
周五放学,小表姐让姒雪等她一起回家。
那是姒雪第一次见小表姐和一个男生走在一起,从言语动作之间看出,他俩关系不一般。
姒雪没问,走到楼下,快分别的时候,小表姐还拉了拉那个男生的手。
姒雪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小表姐说:“傻姒雪儿,回家不许告密,那是我男朋友,你的姐夫。”
姒雪点头:“知道了,我的好姐姐。”
两人笑着,听小表姐说她和他高一就在一起了。
男生的名字叫欧阳栩,姒雪的第一印象是姐夫的个子很高,头发又黑又顺,长得不赖,配小表姐刚好。
可是,爱情终将被现实打败,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大学西年,最后也分道扬镳,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