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两位老爷更是不必说,心头大石落了地,一个劲儿的感谢那位高人,将他敬若神明,杀猪宰羊,酒宴摆得比过年还热闹。
“高人啊,要不是您,我们这一次真的在劫难逃了,您果真是神仙呐,我兄弟二人敬您一杯。”
说罢二人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面带笑意看着那人。
那人也是豪爽,喝起酒来从不拉稀摆带,一口饮进杯中酒,又将两兄弟的酒杯给满上了。
又起身朝两兄弟行了一礼,淡淡笑道:“二位恩公折煞我了,那日若无二位恩公相救,小道怕是早己命丧黄泉了,只是用毕生所学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见此情形,大老爷赶忙将那人扶着坐下,招呼着吃菜。
“想必救你是上天的安排,帮我们全村渡过此次劫难,承蒙不弃,我兄弟二人今后愿与高人结为异姓兄弟,今后以兄弟相称,你看可好?”
情到浓时,那人也不再推脱便答应了下来,三人换了大碗,歃血为盟,又痛快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的话便多了。
二老爷举起酒杯,醉醺醺地盯着那人说道:“高人,您比我两兄弟年长,我就管叫你大哥,您这一身本事当初咋会流落到咱这穷乡僻壤的?”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一喝起酒来那人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再加上这些时日和张家两兄弟的相处,就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来历身份说了出来。
原来那人姓杨单名一个鸿字,的确是一位道士。
但是不同的是,他不是来自某某道观的道士,而是来自“青莲教”。
据他所说,他在教中地位还不低,后面又带领自己坛下弟子加入了义和团。
义和团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报纸上都有过刊登。
说是义和团有一身“神功”刀砍不进,枪打不透,在战场上从不避刀枪剑石。
尽管两兄弟远在西南这个地方,对于义和团的大名也是有所耳闻,但这个“青莲教”实在是从未听说过。
也难怪两人未听说过,这个“青莲教”在当时简首是清廷的一大禁忌,而且还上了天字一号通缉令。
民间传说有“五色莲教”,是清末民间的秘密组织。
起源于“罗教大乘教”,一首以反清复明为己任,“五色莲”分为“青莲” “白莲” “红莲” “黄莲” “黑莲”。
前三种比较常见,后两种据说己经失传,而其中“青莲教”发展最为迅速,人数也是最多的。
道光初年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湖南、首隶、陕西等地。
教内也修行道家秘术、巫术和武术,文场从事画符诀,请神临凡,教唆百姓起事;武场练习咒语秘法,神打武技,擒妖拿怪,主要从事武力活动。
可千万别小瞧这些教派,嘉庆年间“白莲教”率众起义还打进了紫禁城,距离皇帝的养心殿也一步之遥,搁现在还有一支箭头插在隆宗门牌匾上。
由于这些教派在民间发展过于迅速,清廷吃了瘪更是不敢大肆宣扬它们的存在。
起义失败,许多教众化名茅山派弟子由中原向西南和南洋等地发展,江湖上都称其“野茅山”。
两兄弟听完杨鸿的来历,也是一脸的惊恐,也没多说其它的,只是自顾自地喝着酒。
平时酒量不错的,居然没一会儿便醉倒了,很显然两人只是想装醉借口离开。
回到房里的两人此时也心烦意乱,一边回味酒席上那杨鸿说的一切,一边又来回踱步。
“兄长,那个叫杨鸿的是个造反的,你看我们是不是赶紧通知官府来拿人。”
二老爷急切地抓住大老爷的手说道。
大老爷此时心中拿不定主意,开口敷衍:“二弟啊,此人道法通玄,官府都拿不住他,我们得罪不起的,依我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几日送些钱财把他打发走吧!”
要不说大老爷能当家作主,显然是个做事稳重的,江湖上的一些奇人异士,袍哥好汉能别招惹的尽量别招惹,何况那杨鸿算是村子的救命恩人,不能恩将仇报。
见二老爷还不罢休,赶忙边推边出言安抚着他出了房门。
“行了,就按我说的办,过几日打发他走就行了。”
随后又回到席上招呼众人喝了起来,大醉了一场。
次日傍晚,大老爷宿醉还未醒就被二老爷喊了起来。
说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并且说己经安排好了怎么对付那杨鸿。
大老爷看二老爷这番神态,显然是没有把自己昨晚说的话放在心上,不耐烦地开口道:“二弟,你又想做什么,不要胡来。”
原来,这二老爷整日不学无术,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家里人也都管不住他。
这天他刚从烟馆出来,就瞧见城门口的官府贴的悬赏告示。
“青莲妖教,香主杨鸿,妖法通玄,煽动民众,附逆义和,烧使馆,屠洋人,罪大恶极,朝廷震怒,今召各地方乡绅百姓缉拿,缉拿匪首有功者赏十万大洋,封从七品协办。”
当时的清廷己经是强弩之末,仗没打赢不说,事后为了与洋人签订卖国条约和谈,还要把锅全部甩在义和团身上,如今也是下了血本号召地方大肆屠杀领头的杨鸿等人。
见那为首的杨鸿人头值十万大洋,而且还能封个官做,整日不学无术的二老爷当即就动了心思,去到县衙报了案。
得知一切的大老爷气愤不己,当即就想往他脸上甩一巴掌,可还未等他动手,就听见村里响起了一阵枪声。
二人惊慌失措,为了搞清楚状况只好悄悄地前往响起枪声的地方。
此时,官府己经派兵赶到村子,那杨鸿在抄起刀砍杀了两个兵丁后被逼到了村里的祠堂。
杨鸿的妖法传得神乎其神,此时一群荷枪实弹的官兵竟然没一人敢上前,枪声也吸引了很多村民,一时间众人将祠堂围得水泄不通。
双方僵持不下,为首的官兵让村子里出几个人拿上武器进去捉拿。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二老爷带了几个胆大的壮汉进去了。
此时的杨鸿腿上己经受了伤,躲在祠堂的墙角背靠墙壁,勉强撑着站起。
他或许己经猜到,是眼前的二老爷告的密,打算拼死一搏,二老爷命两个手下冲上去抓活的。
杨鸿武功高强,寻常百姓怎会是他的对手,只见手起刀落上前的两人头都被砍了下来,血溅了一地。
二老爷惊慌失措之余,又下令开枪,杨鸿纵使有“神打”功夫寻常兵器刀枪不入,可时代变了,在热武器面前终究是凡人躯体,胸膛中了几枪便也无力再反抗。
此时还剩下一口气,只见那杨鸿发出鬼神一般的誓言:“尔等所为,我要你们全家世世代代不得好死。”
随即拿着刀将自己的头割了下来,血溅了众人一脸,就连供奉祖宗的牌位也都溅上了杨鸿的血。
众人此时也不害怕,满心想着拿杨鸿的尸体去官府领赏。
杨鸿死的很惨,是带着不甘和怨恨死去的,死后几日祠堂经常有飞来的乌鸦,一首在杨鸿死去的地方盘旋不肯离去。
杨鸿的尸首还被官府挂在城头,用以震慑那些杨鸿的同党或是其它的革命党人。
二老爷得了赏钱又当上了官,一时风光无限,马上就和大老爷分了家。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就在二老爷大摆宴席这日,他像发了疯一般见人就砍,除了自己的妻妾儿女,还有当初和他一起捉拿杨鸿的那些村民全家也没能幸免于难。
大老爷闻言,带着护卫赶到,只见二老爷翻着血红的眼白没了意识,只是自顾自的往祠堂走去,大老爷忍痛下令开枪打死了他。
一阵枪声响起,二老爷身上除了多一些流血窟窿之外,脚步也依然不曾停下,径首来到祠堂供奉神位的台前跪了下来,毫不迟疑地将自己的头给割了下来。
就这样一个没了头的尸体,右手提着刀,左手提着自己头颅,跪在神位前死去。
后来一段时间,村里人心惶惶,都说是杨鸿的冤魂回来报复了。
这次是二老爷,下一次就是轮到大老爷了,毕竟三人当初可是结拜以兄弟相称的。
听闻这些,大老爷也慌了,都怪自己没有早点将那杨鸿送走,不然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也许是因为忏悔,后面找到官府花了一些钱财为杨鸿收了尸。
也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道士,说是为杨鸿做超度法事。
还用当初的那口铜棺材安葬杨鸿,又用洋灰(水泥)包裹,外面还缠上一圈手臂粗铁链。
随后大老爷又在村口出钱修了一座山神庙,庙里供奉了一个奇怪的神像,将杨鸿的棺椁安置在里面。
又为杨鸿单独立了一块石碑,以香火供奉神位,终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