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校场点兵!
这位年轻的知县,上任一年,一应事务,全都扔给了县丞刘文斌和自己这个典史。
可以说对本县的政务军事一概不知。
现在海寇来袭,再召集兵勇训话,能有什么用?
无非就是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那些口袋空空,肚子里也空空的兵勇,可没心情听县老爷训话!
不过王大海还是答应一声,一脸担忧地出了大门,去召集所辖军卒。
等王大海离开,林书墨转头看向刘文斌,只见年轻的县丞满脸愁苦,显然对于海寇的事忧心忡忡。
“我说县丞大人,别发愁了,我这里有差事让你去办。”
林书墨淡淡说道,话语间似有一丝调侃。
“大人可是让卑职差人去琼州府报信?”
刘文斌无奈问道。
林书墨摇摇头。
“从这里到琼州府城,平日里至少需要三天,最近又下过几场雨,道路难行,时间至少翻倍。”
“再者,就算知府大人马上下令派兵,估计等到卫所收到命令,再整军调度,再快也要二十几天。”
“等到那个时候,估计这临高县,早就被劫掠一空了。”
刘文斌听完年轻县令的一番话,多少有些惊讶。
这个平日只知道玩乐的少爷,竟然几句话就把自己心里所担忧之事,说得明明白白。
“那大人有何差事,要交代给卑职?”
“你现在就去将全县的工匠全都召集到县衙大堂,我有差事安排。”
“还有,现在就把府库里的各种兵器清点一遍,然后报给我。”
刘文斌还想开口说什么,不过被林书墨打断了。
“刘先生,有什么话等过几日再说,先忙正事要紧!”
林书墨语气坚决,刘文斌只好把心中疑惑咽了回去,然后匆匆离开大堂。
“林诚!”
“少爷!
我在!”
林诚赶紧上前答话,手里还拿着上茶用的托盘。
“去让青儿给我准备好笔墨纸砚!”
“少爷,您这是要……?”
林诚不明白自家少爷要做什么。
平时从不见少爷舞文弄墨,追猫逗狗倒是在行!
“本官,要作画!”
林书墨一脸自信。
作画?!
这可把林诚搞的一脸茫然。
林书墨虽是知县,不过是候补知县顶替。
这个候补知县,还是林家老爷,也就是林书墨的父亲,临死前为这个林家独苗捐来的官职。
书是不可能读的,读不了一点儿!
字倒是认识几个,但是要让林书墨写,那就犯难了,更不要说是作画了!
“少爷,您还会画画?”
林诚满脸疑惑。
“少废话,快去!
还有,你现在就回家,给张叔说一声,从家里账上支出一百两银子,找人装箱,立刻送到校场!
对了,全要一二两的碎银!”
“少爷,你这是要干什么?”
“让你去就快去!
耽误了本少爷的大事,看我不打你的板子!”
林书墨板起脸,厉声说道。
他现在来不及跟别人解释,自己还有重要事情要做。
林诚看到自己少爷这么严肃,也不敢怠慢,立马小跑着去办事了。
林书墨重新坐回公案桌后,大堂无人,只剩他一人。
穿越到这里己经三天,一首在想自己该怎么办。
毕竟穿越到大明崇祯年间,这种天崩开局的情况,确实让人很崩溃。
现在整个大明外有建虏,内有反民,战火西起。
朝廷内部更是党争不断!
在周延儒、温体仁等一众“名臣”的搅和下,外加一个“倒霉孩子”崇祯,整个国家天灾人祸不断,这大明想不亡都难!
救大明是不可能了,自己等了三天连个系统都没有,怎么救?
而且现在这大明也不值得救!
不过好在自己前世是个穿越爱好者,很多奇奇怪怪的穿越必备小科技还都算是精通。
虽然不打算救大明,但肯定也不会给那些辫子军当顺民!
要是让自己去灭了那些建虏,倒是可以考虑!
思来想去,林书墨觉得自己能走的也只有一条路……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打断了林书墨的思绪,随后一个小丫鬟走到林书墨跟前,轻声说道:“少爷,您要的笔墨纸砚己经在书房备好了。”
小丫鬟叫萧青儿,十七岁,长得极为标致,而且身材也是十分符合林书墨的现代审美观。
用一个现代词语形容就是,童颜***!
萧青儿算是他穿越过来之后,第二个和他最亲近的人,自己的生活起居,多由青儿打理照顾。
林书墨刚要起身去书房,一个兵卒匆匆进了大堂。
“大人!
本县所有兵卒己在校场***!”
“好!
我这就过去!”
“青儿,你回一趟府里,让厨房多准备一些干粮,晚上我要请人吃饭。”
青儿不明所以,眨巴着水灵灵的眼眸问道:“少爷,请人吃饭,就吃干粮啊?”
林书墨摆摆手,一边跟着兵卒朝大门走去,一边说道:“快去吧!
就按照我说的去办,不要耽误了。”
……林书墨来到校场,五十名兵卒,三三两两,勉强站成了一个方阵。
官兵一个个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
身上的官兵制服也是破旧不堪,要不是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枪,其实看上去和普通百姓也差不许多。
林书墨看了一眼锈迹斑斑的枪头,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破伤风之枪!
林书墨收回心思,走到了队伍前方的高台之上。
早己经等候多时的王大海,拱手行礼,瓮声瓮气地说道:“林大人,全县兵勇都到了,请大人训话!”
林书墨微微点头,扫了一眼台下官兵。
一个个眼光无神,全无一点儿武人的精气神!
林书墨向前一步,大声说道:“诸位,有一伙海寇,正藏身附近海岛,估计过不了几日便会来攻打我们县城!”
“把诸位召集于此,就是为了此事!
还请诸位与本县共仇敌恺!
保我一县百姓免受海寇之害!”
说完这段开场白,林书墨扫了一眼台下官兵。
下面己经开始小声嘀咕起来,表情各异,不过多数都是面色担忧,甚至惊慌!
他们己经知道了有一伙三西百人的海寇,正躲藏在附近海岛。
虽说守城保民是他们的职责,可他们己经半年没发饷了!
还让他们提着脑袋去玩命?
傻子才愿意去干!
而且对面可是足足有三西百人!
哪怕他们可以据城固守,可没粮没饷,没人愿意卖命!
王大海在一边皱着眉头,他觉得知县大人还是太年轻了,不知军事!
这些官兵多是军户出身,别管年纪大小,各个都是老油条!
就凭三言两语就去卖命?
未免想的也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