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抬头,灰白的瞳孔注视着阮娇玉的方向,诚恳道:
“如果不是因为你出手,糖糖不知还要受多少委屈。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都真的谢谢你,非常感谢你。”
阮娇玉心说:光用嘴说谢,有个锤子用,来点实际的呀!
于是她也不客气,手一伸:
“糖糖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需要一些钱和布票,给她买布做衣服。哦对了,你家有缝纫机吗?有的话做衣服会方便点。”
“还有粮食票,糖票,副食票什么的,糖糖太瘦了,需要好好养胖。”
阮娇玉说的理直气壮。
嫁汉嫁汉,穿衣服吃饭。
她嫁过来是过日子的,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没钱怎么过日子。
况且他还有一双儿女要养,给钱,那是应该的。
阮娇玉上辈子可是妥妥的事业型大女主,又不是花痴小女生。
霍振华长的帅咋啦,又不能当饭吃。
况且俩人虽然领了结婚证,但却是刚认识,没啥感情基础。
不谈钱谈什么,谈恋爱吗?
呸,恋爱脑多晦气!
听了她的话,霍振华也是愣了一下,随即一言不发起身,往一个房间走去。
阮娇玉盯着他的颀长有型的背影,发现他走起路来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根本瞧不出他是眼盲的。
霍振华进了一个房间,很快就出来了。
他走到阮娇玉面前,冲她伸出手,手掌上是一枚钥匙。
阮娇玉问:“这是——?”
霍振华刚要开口,客厅大门打开了,张援朝急匆匆走进来,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霍师长,都准备好了,车已经停在门口,可以出发了!”
“嗯。”霍振华对张援朝点点头,张援朝走进刚才那个房间,提了个小手提箱出来,冲阮娇玉打招呼:“阮同志,我们要出发啦!”
阮娇玉道:“嗯,路上注意安全。”
张援朝拎着小手提箱率先走了出去,待他走出客厅大门后,霍振华突然冷不丁的往阮娇玉手心塞了个东西。
低头一看,是那把钥匙。
“我走了,孩子们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霍振华低声道。
“才刚见面,你对我就这么放心?”阮娇玉盯着他反问道。
他迈着大长腿往前走了两步,顿了顿,回头道:
“首先,我相信你的人品。”
“其次,我们已经领证了。”
“钥匙是书房抽屉的,里面的东西都归你随意支配。”
“新婚,我没来及的给你买什么。你去给自己置办些东西,新衣服、新鞋,看有什么需要的就买。缝纫机,三转一响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不用操心钱的事,我津贴很高。”
“我尽量快去快回。等我回来,要好好的陪陪孩子们,我亏欠孩子们太多。”
霍振华说完,迈着大长腿走出客厅。
透过窗户玻璃,阮娇玉看见小院外停着辆小轿车,车灯亮了亮,随即是启动的声音,等光亮和声响都归于寂静。
人已经走了。
阮娇玉低头,把玩着手里的钥匙:啧,神神秘秘的,抽屉里有什么东西?
她走进书房。
这里布局简单,一套书桌椅子,几个靠墙的书架柜。
书桌一共有三个抽屉,其中两个上锁。
阮娇玉先用钥匙试了第一个抽屉的锁,打不开。
她又去试第二个抽屉,钥匙转动,打开了。
抽屉拉开一看:
存折、津贴本、几叠大团结、各种票厚厚的堆了几叠,还有些信封之类,摆放的整整齐齐,几乎将整个抽屉都摆满了。
阮娇玉都惊呆了:啥玩意,家底都交给她了?
她拿出抽屉里的东西大概看了一下,霍振华还真是把家底交给她了。
面对这整整一抽屉的“家底”,阮娇玉一时间有点无所适从。
她坐在椅子上发愣了片刻,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的思想还没适应这个时代。
显然这年代的人思想就是朴实,既然结了婚就是奔着过一辈子去的,离婚才是异类。
俩人都领证了,自然该把家给她管。
不像现代,离婚率那么高,谈恋爱结婚,互相揣着八百个心眼子,还没结婚就把离婚的后路找好,你防我我防你,彩礼嫁妆算计来算计去,想想都累的慌。
还有些人吹捧什么AA,结婚生孩子过日子的钱都要和老婆AA。
在这年代,哪个男人敢藏着工资不拿给老婆孩子花,会被街坊邻居戳脊梁骨骂的抬不起头。
阮娇玉先前开口跟霍振华提钱,心底里还有些隐隐担忧,她会不会太直白惹的男方对她反感。
结果呢,人家男方直接就哗啦啦把家底交给她了,感情她才是含蓄的那个!
阮娇玉突然觉得,这个年代的婚姻观,从某方面来讲也挺好的。
嘿嘿嘿,那既然给了她,她就拿着,她要适应时代嘛!
阮娇玉一下子心情愉悦起来,她开始查看这些东西。
哦豁,津贴真高!不是一般的高!
哎呦,存折里的存款真不少!有钱!
霍家住的房子是分的,不花一毛钱。
霍振华穿的用的都是发的,吃饭大部分在部队,平时几乎没有花钱的机会,更没有啥乱七八糟的亲戚需要救济。
唯一需要养的是俩孩子,但俩孩子是未成年人,享受烈士家属补贴,学费伙食费全免,每个月都有补助直到成年。
他那俩孩子连每个月的烈士家属补贴都花不完。
所以霍振华那么高的工资,压根就没地方花,月月存起来,就是一笔巨款!
还有那些玲琅满目的票,粮票、肉票、布票、油票、副食品、工业票等等,堆的小山一样,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所以就是领了个结婚证,她就这么突然致富了!?
阮娇玉大致盘算了一下她目前的婚姻生活:
男方身居高位,家底丰厚,只要阮娇玉善待他的两个孩子,他就会善待她。
阮娇玉是个生在红旗下,三观正常的华夏人,自然会好好对待烈士骨血,这点不是问题。
至于两个孩子。
老大霍旭安六岁,目前在军区托儿所上大班,一周只回来一天,几乎用不着她管。
小女儿霍旭棠刚满三岁,需要她照顾,但糖糖把她误认为是妈妈,乖巧听话,照顾起来并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