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了他认为是重点的课文时,那就是满黑板腾抄一遍,还要抽查,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跟着抄,下课后,还要安排:“回家去,会背,会理解,明天课堂,抽查不合格,去操场跑五圈!”
还别说,高二年级一班,二班,每学期考试,语文平均分都是前一前二。
今天的课文是七律长征,还别说,做为一个重生者,现在再读这首伟人名著,张宸旭大脑里浮现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勇夺腊子口的英勇场景。
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课文,“看来,只要肯下功夫,重拾高中课文知识,也不是多难!”
张宸旭心里的自信心,开始爆棚。
中午一点放学了,张宸旭甩开大步,向家中赶去。
记忆里,一到周五,每天中午这顿饭,只有张宸旭自己来做,母亲赶回来,只能够吃饭的时间。
早上父亲和母亲刚刚吵完架,估计中午母亲又不会回来了。
回到家里,张宸旭迅速点燃炉灶,给钢精锅座上水。
然后,用面盆从快露底的面粉袋里,挖了二腕白面,用凉水加盐搅拌,揉成面团,醒着。
转身来到后院菜窖,拿了三个大土豆,一根大葱。
水洗了,把土豆带皮切成丁块,备好了葱花,辣皮,蒜蓉。
然后,开始擀面条。
不到五分钟,一张首径一米的面饼擀好了,用菜刀切成丝,凉着。
张宸旭的额头上出了汗珠,只好用衣袖抹了一把。
“哥,我们回来了,今天我和文英都拿了成绩单,全都在80分以上。”
“嗯,不错,去洗手,等爸回来就开饭!”
说着,张宸旭准备炒土豆丁了,看见案板下,母亲腌的咸鸭蛋,顺手取了两个,剥了皮,蛋清切成碎渣,蛋黄拍成糊。
大铁锅上灶,倒点可怜珍贵的清油,放点葱花,蒜蓉,焙烧了下,闻到了一股蒜香味,将土豆丁放进,翻炒几下,再倒点酱油醋。
,盐,然后放进一大瓢水进去,盖盖闷煮。
五分钟后,将钢精锅里的热水加进去。
“爸,回来了,先休息一会儿,饭马上好。”
“矣,今天老大好像变了一个人,和平常不一样了。”
父亲讶异的看了一眼,做饭的儿子。
水开了,张宸旭用饭匙淘了一小口土豆丁,“软了。”
然后将切好的面条丝散进锅里,又将鸭蛋清,疍黄糊放进锅里,煮了两分钟,将剩下的蒜蓉葱花都一次放了进去。
“开饭了。”
给父亲捞了一大碗干的,张宸旭给自己盛了一碗半干不稀的。
“你们自己称,我等会儿要给妈送饭去。”
“哥,你今天中午的饭太香了,怎么和你平时的不一味?”
吃货大妹,自小嘴就雕。
“新学的,对了爸,你自行车,我骑走了,给妈送饭去了。”
骑着车,张宸旭十几分钟后,来到母亲上班的炼钢车间,料场上。
隆隆的机器声,来来往往的行吊,阵阵刺鼻的烟尘,“这环境咋会这么恶劣?
不要环保了吗?”
张宸旭忘记了,自己己经回到了七十年代!
“妈,我给你做面条,快趁热吃了,我得赶回去上学,星期天,我来帮你干活。”
“儿子,路上注意车。”
“妈,知道了!”
“桂珍,你这大儿子今年高二了吧?”
“嗯学习怎么样?
能考大学吗?”
“我也不知道,只见他近些时间都在用功。”
“桂珍嫂子,你儿子做饭好香,我尝尝,嗯,好好吃,好像放了蟹黄。”
“我家才吃不起那么精贵的东西,我品着是咸鸭蛋黄。”
“桂珍,有这么好的儿子,你有福了。”
一下午,张宸旭的脑袋里都是母亲那艰苦的工作场景,“太苦,太累了,加上老胃病,怪不得要患上胃癌!”
晚上,张宸旭独自一人坐在柳树下的青石上,望着浩涵的星空,重生了,要考上大学,拯救母亲,改善家里的生活,扭转一家人和自己的命运。
而这一切,都需要自己马上开始挣钱。
考大学,正按照规划,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前行。
挣钱?
虽说做为一个重生者,未来几十年后的先进东西不少,可自己也都是略微知道一点皮毛,更何况是,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加上社会的落后与封闭,固步自封,想要挣钱哪那么容易!
想了一下午,张宸旭坐在蓝球场边上,脑仁都痛。
炒股,现在连上网都上不了,只有国外才能进股市。
卖歌曲,人家军区文工团,市省宣传部能同自己坐下来,谈合作?
做服装?
连西装都都还没有卖的呢。
开饭店,就更不可能了,穷的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下馆子?
摆地摊?
摆地摊!
对了,记得上一世风行多年的烤肠,制作简单,售卖方便!
关键是香糯可口,顶饱!
市场上,一斤猪肉才五毛钱,一斤肉加上粉面,佐料,做十几,二十个,一个成本一毛多点,卖个三毛钱,不成问题。
“对先,试试看!”
晚上吃完饭,张宸旭拽着母亲,坐在门口柳树下的青石上,看着弟弟妹妹和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耍。
“妈,明天早上买点猪肉回来吧?
我想做个试验。”
“买肉做啥试验?”
“一种烤肠,很好吃的。”
“肉都吃不起,还讲什么好吃不吃的。”
“妈,我可不是做来自己吃的,我想做出来,让你去卖的。”
“不行,不行,我可不会做生意。”
“妈,别急,先试一下,第一次我去卖,你看。”
“那你要多少钱?”
“五块!”
“行吧,就让你试试,免的你不死心。”
张宸旭将自己家屋顶的干木柴,让妹妹俩抱到屋后的小河边上,他自己拿着后院里的一个破油桶,还有铁丝,钢钎,手钳,也去了河边。
将小柴木条点着,然后将七八根拳头粗的木棍架上火堆,进行燃烧,看着不冒烟了,赶忙取到一边将火焰扑灭。
剩下的的火堆,就让弟弟妹妹们去玩了。
接下来,用钢钎将汽油桶的一端,中间打开了个碗口大的洞口,在上面绕着圈,用钢钎打了几十个小洞。
将首径0.6的铁丝,做了五六个吊钩,每个吊钩上,每间隔二十公分结个圈,然后又用铁丝做了一大堆小挂钩。
“好了,玩也玩够了,过来干活。”
张宸旭用手探了下,木炭的温度,只有一丝丝温热。
“抱回家去,别把衣服搞脏了。”
回到家里,母亲一看,就火了,“老大,你看把他们搞的像鬼一样。”
“大妹,小妹,明天上午把家里衣服洗干净了,我让妈一人给你们五毛钱。”
“哥,你说话算数?”
“算数,妈不给你们,我用私房钱给你们。”
第二天一大早,张宸旭揣着母亲给的五块钱,骑车赶到郊区农场的一个小黑市上。
这里的东西,价格都比商店便宜不少。
商店里一公斤猪肉,凭票一块一毛钱,这里却不用票,也一块一。
在一个肉铺子上,张宸旭花了五毛钱,买了副猪小肠,又花了三块一毛钱,缠着买了三公斤的猪肉。
转到一边,又买了五公斤红薯粉。
回到家,才九点。
“妈,你把小肠用碱水好好多洗几遍,我来剁肉。”
母子俩人忙乎了一个小时,做了一堆长十公分的小香肠。
张宸旭数了数,整整六十个,都用铁丝串着。
只见他将几截木炭丢进做饭的炉膛里,不一会儿,木炭,红了,取出放进油桶里,然后将二十根挂着香肠的铁钩,挂在油桶里,然后将盖子盖上。
“妈,走,上集市上去!”
母亲又在镜子前,看了看,跟在自行车后面,赶往集市。
到了集市上,钢厂的人们都陆续开始赶集了。
张宸旭戴上帽子,黑眼镜,将自行车停在人流多的地方。
打开盖子,一股特殊的肉香味,飘逸西周。
“卖烤肠啦,又香又好吃,三毛钱一根!
快来瞧瞧,不好吃不要钱!”
香肠的肉香味,加上张宸旭的阵叫卖,很快吸引来了许多年轻人。
“你说不香不要钱?”
“对,你试试?”
“我尝尝。”
张宸旭取下一节香肠,用报纸包裹,递给了他。
“哇,好好吃,没骗人,我再买西个,给一块五!”
“我尝尝!”
“我买。”
“我买。”
张宸旭把母亲叫过来,帮着卖,自己赶忙将剩下的的都烤上。
不到十一点,六十根烤肠,卖的精光。
母子俩人在集市上买了只老母鸡,母亲又买青椒,洋葱,“妈回去给你做鸡吃。”
“听小兰说,上午你和老大做生意去了?”
“卖烤肠。”
母亲不想搭理父亲,自己进了厨房。
张宸旭算了算,一根烤肠,挣一毛七分钱,六十个,一共赚了十块两毛钱。
“不错,不错,不到一上午,挣了半个月的工资,看来,母亲可以不用再去那料场上班了。”
如果在千人食堂,商场,学校,电影院去早中晚卖三次,一天至少可以挣三西块了,照这速度,一个月挣个千二八百的,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