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姑娘自己挣工资不说,还经常大包小包的买东西看望老王两口子。
老王的老婆没事就在村口显摆。
儿子多有什么用?
还不是给儿子们当牛做马,出钱出力的伺候着。
那像她,虽然就一个儿子,但自家儿子有本事,找个城里姑娘不用花钱自己找上门,倒贴钱给他们老俩买吃的、穿的、用的。
看,身上这件新衣服,儿媳给买的;脚上这双鞋,儿媳买的……林三能他妈气的脑瓜子疼,觉的她是在当面打她的脸。
她有三个儿子,娶了两儿媳妇。
天天为谁干活多了,谁又偷着买东西了,老头子的退休金给谁花了吵吵来吵吵去。
林三能他妈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老三身上了。
她认为在城里上班的自家儿子长的高大俊朗,比老王家的儿子强太多了。
找个城里姑娘还不容易?
“容易啊!咋不容易。”
老林头就把老许上赶着和他结亲的事告诉了老伴。
林三能他妈听了心花怒放,找个在储蓄所没完没了数钱的儿媳妇,村里人还不羡慕死。
比老王家的儿媳好太多了,不就是商场里的售货员嘛,送的东西也是打折处理的,一天到晚有什么可炫耀的。
哼,到时候等老三把许家姑娘娶进门,气死老王婆子,让她在自己面前嘚瑟。
她满意,老林头满意,老许满意,老许的闺女也满意,皆大欢喜的事。
她没想到对于这件事唯一不满意的是林三能。
林三能被他妈拉扯着,到储蓄所和老许家的姑娘见面相亲。
林三能不干,说他早有了心仪的对象。
就等着人家姑娘守完孝去提亲。
父母问是谁家姑娘。
林三能说,邻省邻县邻村的刘家姑娘。
林三能他们家所在的廉良村在冀鲁两省的交界处。
出了村就是另一个省的地界。
近有近的好处,消息很快传来,刘家姑娘叫刘淑琴,比林三能小两岁,家中只有一个老父亲。
母亲近丧,原有个弟弟早些时候溺水身亡。
条件和老许家相差太远而且晦气,简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林三能他妈不同意,老林头也不满意。
林三能他妈使尽浑身解数让儿子分手。
林三能不急,他可以等。
反正刘淑琴还有一年多不到两年的守孝期。
这期间父母知道刘淑琴的好说不定就同意了呢。
林三能要带刘淑琴见父母,父母嫌晦气不见。
林三能下班经常给父母买他们喜欢吃的槽子糕,说是刘淑琴孝敬他们的。
林三能他妈嘴上嫌弃,手却很诚实的收起来,唯恐大儿子家的女儿小芬看到。
她还要留着给大孙子和二儿媳妇呢,二儿媳妇快生了,嘴最壮的时候,省的花钱买了不是。
刘淑琴守孝期一过,林三能就着手准备结婚。
林三能低估了他妈对城里许家姑娘的执着。
哭天抹泪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西跳河,以死相逼,就是不同意让刘淑琴进门。
林三能他妈也低估了林三能娶刘淑琴的执着。
她哭,他比她哭的还要大声;她要跳河,他先一步跳进河里;她找绳子上吊,他抢过去搭在门框上头往里伸……林三能他妈开始绝食。
林三能住进了邻省邻县邻村死了老伴没有儿子的鳏夫刘老头家,扬言要当上门女婿。
林三能他妈一声“祖宗”,一骨碌爬起来,筹备老三的婚礼。
告诉亲家公,没房没聘礼没彩礼,啥也没有,家里穷。
林三能问:“我的工资呢?
不是说给我攒着娶媳妇用吗?你才挣了几个钱?
够啥用?
盖房子不花钱啊?
你俩哥哥结婚不花钱啊?
一大家子吃喝拉撒不花钱啊?”
“房子不是我小时候盖起来的吗?
大哥、二哥不都是在我参加工作前结的婚吗?
吃,咱家田地里不都长着吗?
喝、拉、撒——我爸不是还有退休金吗?”
“盖房子借账了,你俩哥哥结婚也借账了。
你爸的退休金全还账了。
反正家里一分钱没有。”
林三能他妈振振有词的说。
“我结婚你不借账了?”
林三能问林三能他妈拎着喂猪的破搪瓷盆走到门口,坐在门槛上,搪瓷盆倒扣在地上,拿着木棍一边敲一边哭:“我造的什么孽啊?
生了三讨债鬼,娶了媳妇……媳妇还没进门,就要逼死我这个当妈的,我一把屎一把尿的……啊呀呀,我的命好苦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林三能看着他妈拎着喂猪的破搪瓷盆往门口走,脑袋飞进了无数个“蜜蜂”嗡嗡乱飞。
他妈一***刚坐在门槛上,他骑上摩托车带着满脑袋的“蜜蜂”去邻村——刘家台村找刘淑琴商量结婚的事。
老林头不满意归不满意,但看到老三铁了心要娶刘淑琴,又怕儿子真当了上门女婿,让人戳脊梁骨。
保持了沉默。
林三能最终自己借钱把刘淑琴娶进家门。
刘淑琴知道公婆不喜欢她,从第一天接进家门就没给过她好脸色。
别人家娶儿媳妇欢天喜地,他俩阴沉着脸在一旁唉声叹气。
敬茶时,老林头虽不情愿,倒也接过来喝了一口。
婆婆既不伸手接茶,也不看刘淑琴,把头扭向一边。
“我们这里的规矩,跪下给公婆敬茶。”
说话的是二嫂张玉彩。
“跪下!”
婆婆终于头转过来看她。
刘淑琴手端着茶杯一愣,事先没有听三能说过他们村还有这样的规矩。
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周围人开始起哄,“跪下敬茶。
跪下敬茶,跪!
跪!
跪!”
她惊慌失措的看着林三能,林三能并没有看她,而是皱着眉头笑着看向西周起哄的人打哈哈,“别起哄,我媳妇胆小,你们这么多人喊吓着她了。”
他这是……也要她跪下敬茶吗?
刘淑琴心酸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