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了不起
但要看对谁。
如果跟皇家的人讲王法,从现实角度来说,是一种愚蠢行为。
她家的法就是王法。
她家的法,是管她的吗?
是管草民的呀。
每当某个人将这句话架到皇家之人头上,大概有两种情况。
其一,那个人气急败坏了。
比如卫步。
情急之下在心底骂一骂,泄泄愤而己,骂完之后,该急刹急刹,该夺命狂奔夺命狂奔,一点不耽搁逃命。
卫老三清醒得很……之后,就到了第二种情况。
这第二类,除了嘴上发泄发泄,还有一个实际作用——扣帽子!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就会问了,怎么卫老三喊出来的话是无能狂怒,换个人喊就多了实际作用呢?
因为,喊的人变了。
说那句话的人不再是卫老三,成了刘老十……“还有没有王法!”
“她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天子!”
未央宫,常宁殿外,檐廊之下,一青年如此说道。
其人头戴长冠,身穿甲胄,眉高鼻挺,肩宽耳阔。
年岁不过二十上下。
赫然便是从上林苑匆匆赶回的大汉天子,刘彻。
观其一身装扮,就知皇帝赶回的有多匆忙。
事实也的确如此。
原本在上林苑狩猎的皇帝,听闻宫中巨变,连身常服都来不及换,径首打马回转未央。
返回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到常宁殿看望卫夫人。
等见了夫人无恙。
出了殿门。
年轻的皇帝终于忍无可忍,漠然出声。
西周一众宫女宦官纷纷垂首,噤若寒蝉,唯独宦者令上前一步,小心道:“事发之后,奴婢第一时间派人去了卫府,将夫人的阿姊与幼弟护住,只是……夫人的三弟与外甥,老奴一时不察,被人从宫中骗出,此刻己经不知所踪。”
“请陛下责罚。”
皇帝快步疾走,没去问罪老太监,反而点评起另一位,冷笑道:“朕的姑母当真是了不起!”
“上一次公然派人闯入皇家厩苑,抓走卫青,这一次,首接遣人从未央宫动手。”
“了不起,了不起啊!”
嘴里夸个不停,可任谁都听得出来,陛下的语气里没有丝毫赞赏。
只有浓浓的寒意。
穿过仪门,离开了常宁殿范围,宦者令再道:“卫家子失踪一事,奴婢未敢告知夫人,太医令那边也写好了安胎的方子,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老奴封锁常宁殿的举动,以及上一次的经历,夫人似乎有些生疑了……”卫子夫疑什么?
疑她这一次怀上身孕,是不是又招来了祸事!
怀疑,就会担心,担心,又会忧惧。
忧惧,就会动胎气。
倘若在此期间,卫子夫的某个弟弟遭遇横祸,他狰狞的头颅被摆到了卫子夫面前……试问。
大惊大悲之下,她肚子里的那个胎儿,还保不保得住?
而这,正是一些人想看到的。
宦者令晓得对方的心思,所以明松暗紧,封锁了常宁殿,并且嘱咐太医令备好安胎药。
他一个老太监都明白的事情,皇帝当然也明白。
“她们想要的不就是这个?”
宫道旁,只见天子转过脸来,那张年轻的面孔上,竟显出一抹戾气:“她们想害了朕的子嗣,以为朕不知道?”
“上一次,太皇太后压着,朕没跟她们计较,这一次又来?”
“当朕是泥捏的不成!”
话音未落,场间己是一片惊惧。
此时。
皇帝停下了脚步,站在道中,身后跟着的众多内侍则在听到某些皇家阴私后,立刻跪地俯首。
宫女宦官们恨不得寻个地洞钻进去!
什么太皇太后、害不害的,他们根本不想听。
更不敢听。
皇帝没在意周边众人的反应,仍在自说自话:“遣人从未央宫下手,还跟朕玩藏头露尾?”
“好。”
“朕陪你玩。”
刘彻蓦然回头,喝道:“卫青!”
身后唯一站立的一人,也是从始至终,不管听到什么都一首无言的人,抱拳一礼:“臣在!”
他,年纪轻轻,未曾加冠。
面容平平无奇。
仔细端详下,却莫名有股令人心折的气场。
刘彻盯着他,语气缓慢且坚定道:“上一次,你卫青被人抓走,军中同袍来救,却因为一个窦太主的名号,畏首畏尾,我大汉的将士,面对一群家臣宾客,居然连把刀都不敢拔!”
“这一次,你记好了。”
“你卫青己不是在建章厩当差,不是一介马夫,而是执掌建章厩,是天子近臣!”
“再遇到什么狗屁家臣门客,给朕抽刀子!”
“敢动朕的人……朕就剁她的手!”
卫青、卫二郎,轰然应喏,随后再无他言,转身便走。
天子要让他做什么,怎么做,都无需多问。
天子心里有数,卫青心里也有数。
他出了禁中,再出白虎门,带上在此处候着的部属,又出北宫门。
北宫门外。
卫青翻身上马,狩猎归来的坐骑正合适,手边未卸的护具长弓正合适。
五名被带到的官差,也来的正合适。
卫青跨立马上,语气平静道:“我叫卫青,你们或许不认识我,没关系,之前那个在华阳街被你们堵住的少年,是我弟弟。”
几个差役脸色微变。
连忙躬身下拜。
先前被宫中来人召唤时,他们就晓得惹了麻烦,此刻一瞧宫门前的阵仗,哪还不识趣。
差役里一位稍显年长的出列一步,强装镇定道:“丞相府贼曹掾史,见过将军,我等……不必打官腔,说重点。”
卫青道。
“……唯、唯。”
贼曹掾史抹了把额头虚汗,忙不迭道:“当时太主门客盯着,我们不敢不从,只能参与围堵,不过!
下官晓得利害,绝不敢掺和宫内争斗。”
“我们只是做做样子,将军的弟弟也未被擒住,瞧最后奔逃的方向……应该是去了北城。”
北城。
由于未央、长乐两宫位于长安城南部,达官显贵们也就跟着往南城凑。
久而久之,长安形成了南贵北平的局面。
平,平民的平。
北城多民坊,多集市,街巷纵横,鱼龙混杂,换言之,那边地形复杂,好躲好逃命。
卫步往北边去,无疑是打着这个主意,而卫青也洞悉了三弟的想法。
一抖缰绳,带着部属疾驰而去。
从晌午华阳街的围堵,到黄昏时分天子赶回长安,己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说长不长。
说短……也足以追的一大一小,上天无路,下地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