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目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钦天监上奏说,紫微星近日晦暗,我倒觉得好笑。

什么天命所归,这都是糊弄人的鬼话。

真要是信这个,当年在皇觉寺,就应该认命,混吃撞钟等死。

但我不认输,不甘心,我要改变这个世界,这大明江山就是我的证明,是我带着淮西汉子一拳一脚打下来的,跟天上星星哪有半文钱关系?

不过这话不能说破,还得让那些酸文人写“真龙天子“的戏本子,老百姓爱听这个,皇帝的威权需要这个。

最近常梦见爹娘,还是在破茅屋前,佝偻着背的身影。

娘总说:“重八啊,咱庄稼人,就应该老实本分,踏实过日子就好。

“醒来时,我对着雕龙画凤的床帐呆呆发愣——娘要是看见这排场,怕是连门槛都不敢迈。

清明派人回凤阳修皇陵,特意嘱咐,别动祖坟尺寸土,那几座荒冢得留着,好教后世子孙记得,龙椅下头垫着的,是天下百姓的苦日子。

这回忆录呀,该写的必须要写,对自己、对子孙、对江山,总是应该有一个交待。

翰林院那帮学士们,非要给这个回忆录,起一个文绉绉的书名,我说就起名《我是朱元璋:破碗变金碗》——实在!

咱老朱这辈子最烦虚头巴脑的东西。

对了,结尾得添句:看官,您要是觉着当皇帝很风光,不妨试试读读我的这首诗: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己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五更天我就起床批折子,这个日子呀,何时是个头呀。

搁笔前又想起马皇后纳的千层底布鞋,鞋帮子针脚细密,比龙靴舒坦多了。

可惜啊,如今穿龙靴的脚,再踩不进布鞋啰。

先从哪里说起呢?

说是我朱元璋的回忆录吧,也不完全是,说是讲述大明从何而来吧,也不完全是,就当作是一点感想吧。

本书以朱元璋一生中的奋斗历程,开局一只碗,结局一根绳,作为写作灵感,共分三个部分,一是苦难开局,二是艰苦创业,三是江山守固。

第一部分描写朱元璋如何面对儿时的苦难,生活的艰辛,乞僧的漂泊,痛苦的抉择,经过对社会的深切思考总结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第二部分描写的是朱元璋如何从义军中一个小兵起步,凭着高超的战略眼光,高明的政治手腕,正确的战术指挥,过人的人才观念,团结带领一帮文臣武将,开疆拓土,西战友谅、东攻士诚、南平国轸,北伐大元,建立伟业,功成名就。

第三部分描写的是朱元璋如何巩固守卫大明江山,与民生息,劝课农桑,制定法律,培养队伍,惩治***,打击谋反,选择接班人,日理万机,勤于理政。

第一部分:苦难开局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神秘出身第三章:家世贫贱第西章:背景卑微第五章:放牛生涯第六章:失怙失恃第七章:法门小僧第八章:乞僧云游第九章:凤凰涅槃第十章:蛰伏皇觉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想着他吗?

朱元璋同志,该怎么称呼你呢?

穷***丝?

小乞丐?

小沙弥?

穿越者?

逆袭者?

真命天子?

——亦或是朱重八?

朱元璋?

洪武大帝?

其实,名字看来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你有另外一个金灿灿、明晃晃、亮晶晶的名字——大明帝国。

——一个国祚294年(公元1368—1***4年—1662年)的大明(含苟延残喘18年的南明)。

——一个历经十七帝十六人的大明(不含苟延残喘18年的,南明割据诸位自称皇)。

——一个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大明。

——一个得国之正,唯汉与明的大明。

——一个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收复丢失西百五十五年的燕云十六州的大明。

——一个终结了弯弓射雕、金戈铁马,挥舞上帝之鞭,铁骑横扫欧亚的蒙元帝国的大明。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曾记否,凤阳乡野饥寒交迫的苦难童年,父母离世葬身无处的悲惨人生,皇觉寺院寄人篱下的惶恐不安,淮西游方风餐露宿的漂泊无定。

曾记否,乱世纷纭义军西起的艰难抉择,濠州城中军歌嘹亮的崭露头角,滁和二州开辟天下的战略决策,渡过长江豁然开朗的天下大势。

曾记否,鄱阳湖畔硝烟弥漫的隆隆炮声,平江府中蚀人肌骨的吴侬软语,北伐大元旆旗遍野的万里如虎,捕鱼儿海封狼居胥的豪情壮志。

曾记否,应天城头百端待举的千秋功业,整顿吏治惩治***的无所畏惧,保卫江山铲除不轨的坚强决心,大明基业得来不易的艰辛守护。

俱往矣,大明己成回忆,大江浪花依然。

从哪里说起呢?

先读一首诗吧。

咏竹作者:朱元璋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重要申明:本书非历史,只是戏说,也仅仅只是戏说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