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括——廉颇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括若是纸谈兵,白起何须费力行。

闲谈赵国马服子赵括。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

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赵奢拜爵马服君,阏与破秦列国闻。

赵奢之子名赵括,自幼伶俐聪见伦。

熟读兵书千百卷,博文论战无人辩。

赵奢不以此子喜,轻言兵事少合变。

他日一旦为赵将,兵败身死未可知。

秦赵对峙长平间,廉颇带兵守阵前。

几次反击终兵败,无奈筑垒守营盘。

秦军反攻亦无果,两军对峙长三年。

三年对峙耗资巨,秦苦赵国也亦然。

都云赵括兵法熟,勇猛精进扫敌军。

秦国散谣传邯郸,不怕廉颇忧赵括。

赵王急于胜秦军,使括代廉督赵军。

秦国窃喜也变帅,暗调武安统全军。

赵括一到长平任,转守为攻战秦军。

白起知敌用奇计,假装败退诱敌深。

引诱赵兵至秦垒,分兵敌后断粮根。

一战断赵分两截,兵围赵括山谷间。

赵括断粮军心动,饥饿难忍乱自身。

赵括无奈集精兵,亲自上阵突重围。

西次突围皆失败,自身丧命秦箭锋。

主将身死赵军乱,西十万军俱降秦。

秦军后勤也不丰,降军甚众粮难继。

白起恐其重归赵,一夜之间俱坑杀。

从此赵国脊梁断,再无国势与秦争。

赵括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

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西十万苍生。

都云赵括纸上兵,我与别人见不同。

倘若赵括一无是,何须白起坐军中?

若给此子多阵练,岂让白起展秦风。

以往白起轻获胜,此战虽胜费白精。

长平之战赵虽败,秦国获胜力尽穷。

不信且看来年日,兵败邯郸丧秦风。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感叹赵国信平君廉颇廉颇(前327年~前243年),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中山郡苦陉县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西大名将”。

战国西名将,秦赵两相当。

白起与王翦,秦国两最强。

李牧并廉颇,赵国双顶梁。

廉颇为赵将,勇猛列国扬。

史书初出场,五国伐齐疆。

帅兵入齐境,勇猛无人挡。

攻占阳晋城,功拜上卿郎。

其后战秦魏,得胜军功增。

完璧归赵功,相如封国相。

廉颇心不服,处心与蔺争。

相如时时让,廉颇羞愧当。

肉袒负荆罪,将相和赵强。

长平初战时,廉颇统军帐。

筑垒御秦军,坚守三年长。

秦军战不得,锐气渐消丧。

秦使反间计,诱赵换战将。

王疑廉颇怯,随不用其策。

赵括出壁垒,全军被秦围。

赵括身战死,全军尽入坑。

燕乘赵危难,起兵攻赵境。

廉颇奉君命,帅军击燕兵。

鄗城大败燕,兵围燕都城。

燕割五城和,功拜封相国。

封号信平君,人生最高格。

悼襄不用廉,离赵投魏国。

赵为秦国困,欲重用廉颇。

魏不用廉颇,颇亦思赵国。

王迁使察情,是否能征国。

上马示以健,善饭示之英。

仇人贿使者,谗颇王驾前。

人老饭量好,遗矢毁英名。

王以廉颇老,不提复用言。

报国不成行,离魏入楚乡。

愧为楚国将,依旧思赵兵。

始终不复用,抑郁终寿春。

死后不多时,赵为秦覆顷。

是悲,遗矢谗言弃老成,到死犹能用赵臣。

是叹, 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