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次加班

桕与砚 吃吃吖呀 2025-07-12 12:29:4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桕的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钝痛顺着肋骨蔓延开来时,他正敲到代码的关键节点。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00:17,实验室里只有服务器的低鸣和谢砚翻动纸张的声音。

这是他们合作的第三周,交叉课题的中期报告卡在一个关键模型上——沈桕设计的算法始终无法完美匹配谢砚提供的实验数据,而距离提交截止只剩48小时。

李教授下午在群里发了句“辛苦两位,今晚争取有突破”,于是两人默契地留了下来,从黄昏坐到了深夜。

“这里的迭代逻辑有问题。”

谢砚的声音突然从对面传来,他推过来一张草稿纸,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模型的漏洞,“你假设粒子运动是线性的,但实验数据显示存在非线性扰动,需要加入混沌理论的修正因子。”

沈桕低头看草稿纸,谢砚的字迹在台灯下格外清晰,连修正因子的取值范围都用括号标注了参考文献。

他揉了揉发紧的太阳穴,胃里的痛感又加剧了几分——早上匆匆塞了个面包,中午忙着调试代码忘了吃饭,此刻空腹的饥饿感正顺着神经爬向大脑,连带着思路都开始发飘。

“我试试。”

沈桕哑着嗓子应道,指尖在键盘上敲得有些发虚。

他能感觉到谢砚的目光落在自己背上,带着审视,却没多说什么。

实验室里重新陷入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交替响起。

沈桕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按照谢砚的思路修改算法,胃里的疼痛却像潮水般反复涌来,他忍不住皱紧眉头,指尖的速度慢了下来。

他瞥了眼对面的谢砚,对方正趴在桌上写推导公式,侧脸埋在台灯投下的光晕里,睫毛在镜片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这人像是自带屏蔽外界的结界,从晚上八点到现在,除了讨论问题,没喝一口水,没动一下身子,连呼吸都保持着均匀的节奏,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凝固成了专注的刻度。

沈桕想起林盏白天的调侃:“谢学霸是不是不需要吃饭睡觉?

我上次半夜三点刷校园论坛,看见有人拍他在实验室看日出。”

当时他只觉得夸张,现在却信了大半。

胃又抽痛了一下,沈桕下意识地按住腹部,额角渗出细汗。

他不想打断谢砚的思路,这人一旦投入,连自己的名字都可能暂时忘记——下午苏砚来送文件,喊了他三声“哥”,他才茫然地抬起头,问“什么粒子?”

“停。”

谢砚的声音突然响起,沈桕的手指悬在回车键上,心脏跟着漏跳一拍。

他还以为自己哪里又写错了,抬头却看见谢砚正盯着他的手,眉头蹙着。

“怎么了?”

沈桕的声音有点发紧,胃里的疼痛让他忍不住佝偻了一下背。

谢砚没说话,起身走到靠墙的储物柜前,拉开最底层的抽屉翻了翻,拿出一个军绿色的小铁盒。

他走回来,把铁盒放在沈桕面前,推过去时,铁盒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

“压缩饼干。”

谢砚的语气很平淡,视线扫过沈桕紧蹙的眉头,“看你皱眉半小时了,低血糖影响逻辑判断。”

沈桕愣住,看着铁盒上“军用压缩饼干”的字样,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以为谢砚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的异样,毕竟这人连苏砚进来都没察觉。

“我不饿。”

沈桕下意识地拒绝,手指却诚实地碰了碰铁盒,冰凉的金属外壳透着一丝安全感。

谢砚己经坐回自己的位置,重新拿起笔,却没立刻写字,只是侧头看他,镜片后的目光很亮:“算法推导需要葡萄糖支持,这是生理常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以前试过空腹算轨道模型,算错三个关键参数。”

这话带着点罕见的“自曝其短”,沈桕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突然觉得那点倔强有点多余。

他打开铁盒,拿出一块饼干,干硬的口感在嘴里化开时,胃里的钝痛果然缓解了些。

“谢谢。”

他低声说,声音被饼干的碎屑裹着,有点含糊。

谢砚没应声,己经低头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重新填满实验室。

沈桕慢慢嚼着饼干,视线落在谢砚的侧脸上——他握笔的姿势很稳,食指关节因为用力微微泛白,台灯的光在他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连专注时微微抿起的嘴角都透着股认真劲儿。

原来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因为低血糖犯错的时候。

沈桕忽然觉得,谢砚身上那层“不近人情”的外壳,好像裂开了一条小缝。

饼干吃完,沈桕重新看向屏幕,思路果然清晰了许多。

他按照谢砚的建议加入混沌修正因子,运行代码时,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进度条缓慢爬升,最终停在100%,屏幕上弹出“模型拟合度98.7%”的提示时,他几乎要松一口气。

“成了?”

谢砚的声音凑了过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

沈桕点头,把屏幕转向他:“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了。”

谢砚俯身来看,鼻尖几乎要碰到屏幕,眼镜滑到鼻尖也没在意。

他的呼吸带着淡淡的咖啡味,落在沈桕的手背上,有点痒。

沈桕下意识地缩回手,却被谢砚按住了手腕。

“这里的迭代步长还能优化。”

谢砚的指尖点在屏幕上,“缩短0.02秒,效率能提高15%。”

他的指尖温热,带着点咖啡的微苦气息,沈桕的手腕像被烫到一样,却没再动。

首到谢砚说完松开手,他才猛地抽回手,指尖有点发麻。

“我试试。”

沈桕低下头,假装调整代码,耳尖却不受控制地发烫。

实验室里又安静下来,只有两人偶尔的交谈声和键盘敲击声。

窗外的月光透过高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仪器的影子,像一群沉默的观察者。

沈桕调整完代码,抬头时发现谢砚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笔,草稿纸上的公式只写了一半。

他走过去,想把笔从谢砚手里抽出来,却发现对方握得很紧,像是在梦里还在推导公式。

沈桕的目光落在谢砚的记录本上,最后一页写着今天的实验总结,末尾用小字标注着“沈桕算法需优化迭代步长”,旁边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比他自己的代码注释还清晰。

这人明明看起来对什么都漫不经心,却把合作的细节记得这么清楚。

沈桕轻轻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盖在谢砚身上。

外套带着点阳光晒过的味道,和实验室的消毒水味混在一起,意外地不违和。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着屏幕上运行成功的模型数据,又看了眼趴在桌上的谢砚,忽然觉得,熬夜似乎也没那么难熬。

凌晨三点,沈桕保存好最终版本的代码,关机时,屏幕的光映出他脸上的疲惫,却带着点轻松的笑意。

他收拾好东西,走到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谢砚还在睡,外套滑到了地上,露出半截白衬衫的后背。

沈桕走回去,把外套重新盖好,这次特意拉到了他的肩膀。

走出实验楼,凌晨的风带着露水的凉意,吹得沈桕打了个寒颤。

他抬头看了眼三楼的窗户,灯光还亮着,像一颗在黑夜里醒着的星。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林盏发来的消息:“还在肝?

沈大程序员要猝死了啊!”

沈桕笑着回了句“快结束了”,收起手机时,指尖碰到了口袋里剩下的半块压缩饼干。

他捏了捏饼干的包装袋,塑料的脆响在寂静的凌晨格外清晰。

或许,下次可以带点更好吃的过来。

这个念头闪过脑海时,沈桕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加快脚步往宿舍走,身后实验室的灯光,在他离开很久后,依旧亮着,像在等待某个未完成的公式,终于找到匹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