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启阳的觉醒
林启阳盯着屏幕上“项目提交成功”的提示,揉了揉发麻的肩膀,手机突然震动——是房东的微信:“小林,这个月房租该交了,3500,记得转我。”
他点开银行APP,余额显示“1862.57”。
这是2023年的冬天,林启阳刚满26岁,在一家初创公司做程序员,月薪5000。
扣除社保公积金,到手4300,房租3500,剩下的800要撑一个月——买泡面都得算着天数。
那天晚上,他第一次认真想:“这样的日子,要过到什么时候?”
一、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账单”林启阳的“觉醒”,不是突然的顿悟,是被一串账单磨出来的。
那年春节前,他妈打电话说:“你爸膝盖疼得厉害,医生说要做个小手术,大概要两万。”
他握着手机,喉咙发紧——工作两年,他没存下一分钱,连这两万都拿不出。
最后是表姐苏婉清转来一万五,他跟同事借了五千,才凑够手术费。
“启阳,你不能总这么干耗着。”
苏婉清在电话里叹气,“你敲代码那么厉害,就没想过自己接点活?”
林启阳当时没接话。
他总觉得“接私活”是“不务正业”,而且“哪有那么容易”。
首到那天他去医院看父亲,走廊里听见两个护士聊天:“我老公在网上帮人做小程序,一个月能赚万把块,比我工资高多了。”
他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曾帮系里做过一个简单的成绩查询系统,当时老师塞给他500块红包,他还不好意思要。
现在想来,那就是“用技能换钱”的雏形。
二、第一个“非工资”收入:从200块到2000块春节后,林启阳下载了一个程序员接***台。
第一次报价时,他手都在抖——一个电商小店的库存管理表格工具,需求很简单,他预估3天能做完,犹豫半天,报了“200块”。
对方秒回:“可以,做好就行。”
那三天,他每天下班后熬到凌晨两点。
客户要的功能不难,但他怕搞砸,反复测试了五遍。
交单那天,客户发来一句“挺好用的,谢谢”,接着200块到账。
看着微信钱包里的200块,他突然鼻子一酸——这钱比工资卡到账时,让他激动十倍。
因为这是“他自己赚的”,不是老板施舍的。
有了第一次,胆子大了点。
第二个单子是帮一家奶茶店做外卖订单统计工具,他报了800块;第三个是给社区做业主投票小程序,报价2000块。
客户问他“能不能便宜点”,他想起苏婉清说的“你的时间值多少钱,你自己定”,硬着头皮说:“这个功能需要定制数据库,2000块是成本价了。”
客户最后同意了。
交单那天,他收到2000块转账,正好够给父亲买一个护膝。
他突然明白:工资是“别人给你定价”,而自己接单,是“你给自己的价值定价”。
三、那个让他决心辞职的“凌晨三点”改变发生在2024年夏天。
公司接了个急单,要求全员封闭开发两周,每天工作16小时,老板说“项目成了每人发2000奖金”。
第十天晚上,林启阳在公司楼下抽烟,撞见老板和客户吃饭回来,客户笑着说:“这项目做得不错,尾款我多打了5万,辛苦你们了。”
老板拍着胸脯:“应该的应该的!”
林启阳掐了烟——整个团队10个人,两周熬掉半条命,客户多给的5万,到他们手里只有每人2000,加起来才2万。
剩下的3万,去哪了?
那天凌晨三点,他在工位上敲代码,突然敲不下去了。
他打开自己的接单记录:过去半年,他利用下班时间接了12个单子,总收入28000,平均每个月近5000——和他的工资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单子都是他自己选的,不用看老板脸色,不用陪客户喝酒,做完就能拿钱。
他甚至发现,有个客户因为他做得好,介绍了两个朋友来找他,形成了“滚单”。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耗着?”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突然笑了。
第二天,他跟老板提了辞职。
老板愣了愣,嘲讽道:“你以为外面那么好混?
没了稳定工资,你喝西北风?”
林启阳没反驳。
他想起苏婉清说过的一句话:“稳定的穷,比不稳定的富,可怕多了。”
西、觉醒的三个关键:从“被动”到“主动”辞职那天,林启阳在笔记本上写了三句话,后来成了他给学员讲课时的“觉醒三问”:1. 你的时间,卖给了谁?
打工时,他的时间只卖给公司一个“买家”,价格由对方定;接单后,他的时间可以卖给N个“买家”,价格由自己和市场共同定。
比如他的编程技能,公司按“月薪5000”买,但市场上有人愿意按“2000/单”买,只要他能找到足够多的“买家”,收入自然翻倍。
2. 你创造的价值,谁在分走大头?
公司接的项目,客户付10万,老板拿7万,团队分3万——因为老板掌握“资源”(客户、平台)。
但如果他能首接对接客户(自己掌握资源),10万就能全归自己(扣除成本)。
林启阳后来发现,很多小老板赚的不是“技能钱”,是“资源整合钱”——把有技能的人和有需求的人连起来,中间抽成。
3. 你敢不敢“为自己的价值负责”?
辞职前,林启阳总怕“接不到单做砸了”,所以宁愿拿稳定工资,哪怕被压榨。
但真辞职后他发现,“负责”没那么可怕:- 接不到单?
那就去学怎么找客户(比如在小红书发“程序员能帮你做什么”);- 做砸了?
那就诚恳道歉,免费修改,积累口碑(他第一个“搞砸”的单子,客户后来成了他的长期合作方)。
“稳定”的本质,是“让别人替你承担风险”,但也意味着“让别人替你决定价值”。
行动清单(今天就能做)1. 计算你的“单位时间价值”:月薪÷每月工作小时(比如5000÷176小时≈28元/小时),再问问自己:“有没有人愿意用更高的价格买我的时间?”
2. 找3个“绕过中间商”的机会:比如你在公司做设计,能不能首接在闲鱼挂“接海报设计”;你在超市理货,能不能帮小区宝妈团购同款商品(赚差价)。
3. 设定一个“辞职安全线”:比如“副业收入连续3个月超过工资的80%”,现在就开始往这个目标努力(哪怕每月多赚500也算进步)。
辞职后的第一个月,林启阳接了5个单子,赚了8000块。
他用这笔钱给父亲换了个新轮椅,剩下的钱租了个带阳台的房子。
那天他坐在阳台上,看着夕阳把代码屏幕染成金色,突然觉得:原来赚钱的快乐,不止是数字增长,更是“我终于为自己的时间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