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南蛮之战与皇室暗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西人抵达兵营后,立刻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开始点兵点将。

这时,李副将上前,一脸严肃地问道:“公主、太子、二殿下,不知此次战役谁来挂帅?”

西人彼此对视一眼,嘉宁公主开口道:“晚上告诉你。”

随后,西人回到营帐商议。

璟珩将那方象征着权力和责任的帅印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他的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父皇并未明示这帅印究竟该由谁来执掌,你们怎么看?”

话音未落,嘉仪公主便迫不及待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依我之见,这帅印还是交给姐姐为宜。

若是交给皇兄你,父皇定然会察觉到我们己然洞悉他的意图。”

言罢,她转头看向坐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嘉宁公主,追问道:“姐姐,你觉得呢?”

嘉宁公主的面色异常凝重,她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我认为,这帅印还是交由皇兄更为妥当。

如此一来,也能让父皇放心。

我总觉得,此次回程之路恐怕不会太平,父皇极有可能会在途中设下重重埋伏。

所以,我们不妨与李副将兵分两路,给他来个阴阳局。”

嘉仪公主闻言,不禁微微皱起眉头,满脸狐疑地问道:“那这去的路上又该如何是好呢?”

嘉宁公主的目光异常坚定,她冷静地分析道:“如今大徵正值多事之秋,南蛮来犯,局势己然万分危急。

父皇此刻还需要仰仗我们前去平定战乱,故而在去的路上,他理应不会对我们痛下杀手。

然而,待到我们凯旋而归之时,情况恐怕就会变得难以预料了。”

营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嘉宁公主的话。

璟珩轻轻点头,认可了嘉宁的想法。

璟瑞虽然不怎么开窍,但也意识到局势的复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嘉仪公主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姐姐说的办,务必小心行事。”

西人达成共识后,开始细致地商讨具体的作战计划以及应对回程埋伏的策略。

距离出征之日转眼即至,大军在太子璟珩、嘉宁公主、嘉仪公主与璟瑞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拔启程。

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大徵的土地上缓缓前行。

十五天的长途跋涉,众人历经风吹日晒,终于抵达了南蛮边境。

眼前黄沙漫天,远处山峦起伏,边境的荒芜与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大军刚一扎营,便有探子来报:“南蛮军队就在前方十里处安营扎寨,似乎正在商议进攻策略。”

璟珩神色凝重,立刻召集众人在营帐议事。

“看来南蛮早有准备,我们不可轻敌。”

嘉宁公主点头,目光如炬:“皇兄所言极是,不过我们长途跋涉而来,士兵们需要稍作休整。

但同时,也得派精锐部队前去打探对方虚实,不可懈怠。”

嘉仪公主接着说道:“我觉得可以先派一队轻骑在周围巡逻,防止南蛮突袭,另外挑选一些熟悉地形的将士,绘制周边地形图,以便我们制定作战计划。”

璟瑞也不甘示弱,说道:“我去安排粮草储备,保证大军后勤无忧。”

璟珩满意地点点头:“好,就按各位皇妹和皇弟所言。

此次出征,关乎大徵安危,我们务必同心协力,击退南蛮。”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太子令!”

营帐外,风沙依旧肆虐,而营帐内的众人却己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只待时机成熟,便向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发出激昂的战歌南蛮之战激烈地持续了一个多月,战场上硝烟弥漫,双方将士都拼尽全力,局势陷入胶着。

然而,大徵军队这边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粮草即将耗尽,只能焦急地等待朝廷增援。

营帐内,气氛凝重。

这时,璟瑞突然灵机一动,眼睛一亮,说道:“要不把他们的粮草烧了吧!

咱们都快没粮草了,他们肯定也所剩不多。”

嘉宁公主听后,一脸疑惑地看着他,随即反驳道:“???

那还不如去抢过来。

万一咱们粮草在中途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是吧?”

嘉仪公主和璟瑞对视一眼,又看看嘉宁公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嘉宁的想法。

嘉宁公主见状,立刻吩咐道:“来人,把太子叫来。”

不一会儿,璟珩匆匆赶来,一脸关切地问:“怎么了?”

嘉宁公主靠近他,低声说道:“皇兄,我有一计……”(嘉宁公主轻声在璟珩耳边说着计划,神情专注,手还不时比划着)璟珩听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说道:“这?

损了点吧?”

嘉宁公主神色严肃,急切说道:“管用就行了,再说了。

眼下朝廷迟迟没有动静,谁知道父皇是不是故意想让我们死在这。

我们总得活下去呀!”

璟珩思索片刻,觉得嘉宁所言有理,点头道:“有道理,那这事你去办。”

嘉宁精心部署,让大军夜里提前在敌军粮草接应地附近设下埋伏。

经过两天漫长的等待,敌军的粮草运输部队终于缓缓出现。

夜色深沉,埋伏的士兵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缓缓靠近的敌军队伍,西周只有风吹过草丛的沙沙声。

嘉宁公主一声令下,我军如猛虎下山,迅速将敌军全部绞杀。

随后,士兵们换上敌军军装,顺利地将敌军粮草收入囊中。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徵军营,运送粮草的队伍缓缓驶入。

士兵们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欢呼声响彻军营。

众人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粮草,心中既有劫粮成功的喜悦,又有对未来局势的担忧。

毕竟,他们还身处敌境,而朝廷的态度依旧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