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听雨初遇·学茶日常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陵,六月十一日。

夏日的慵懒,被巷弄里穿堂而过的风揉碎,丝丝缕缕渗入“听雨轩”茶馆。

午后阳光斜斜切过雕花木窗。

空气里,陈年普洱的醇厚、碧螺春的清冽,与旧木纸张温和的气息交织,凝固了时光。

莫筠独坐临窗茶台后,一身剪裁极佳的纯黑衬衫,在昏昧的光线下几乎吸尽了所有色彩,只留下最纯粹、最沉凝的墨色轮廓。

那串温润的深褐色老山檀佛珠,缠绕在他冷白的左手腕上,在浓墨般的袖口与皮肤之间,形成一种奇异的、充满宗教与世俗张力的焦点。

一双瑞凤眼深情勾人,深入探寻,只是一片疏离淡漠。

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映着窗外摇曳的树影,也隔绝了市井的喧嚣。

脚边蒲团上,一只橘白相间的加菲猫蜷成毛茸茸的一团,呼噜声细碎,是这片清冷中唯一的活气。

“吱呀——”老旧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带进一缕微燥的风,还有一缕极淡的、干净的栀子花香。

莫筠捻动的佛珠微微一顿,并未抬眼。

脚步声很轻,带着点好奇的试探,停在茶台前不远处,不动了。

这才抬起眼。

午后的光恰好勾勒出门口少女的轮廓。

一袭最简单的白色吊带连衣裙。

两根纤细的肩带,脆弱地搭在肩头。

裙摆是自然的A字型,随着她闯进来的动作微微扬起,像一片被风无意掀起的、最纯净的栀子花瓣。

几缕不听话的发丝被奔跑带起的微风拂到脸颊边。

那张脸……莫筠捻着佛珠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

巴掌大的小脸,皮肤是细腻的冷白。

单眼皮,却异常的大而圆润,瞳仁是极纯粹的深褐色,干净得不掺一丝杂质。

然而眼尾却天然带着一抹极细微的、狡黠的上挑弧度,像林间初生的小狐狸,懵懂又暗藏一丝不自知的灵动。

眉心的正中央,一粒小小的、殷红的朱砂痣,宛如古画里点睛的一笔,为这张年轻得过分的面孔平添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古韵。

她安静地站在那里,像一株误入尘嚣、初初绽放的栀子,怯生生的白,带着晨露的清新。

“请问……莫爷爷在吗?”

少女开口了,声音清亮,带着点江南水乡特有的清亮,像刚出锅的桂花糖糕。

莫筠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的时间,超过了他过往审视任何一份合同。

胸腔里那颗沉寂多年的心脏,毫无预兆地、沉重地撞击了一下肋骨。

一种陌生而汹涌的、近乎失序的悸动,瞬间淹没了那片习以为常的虚无荒漠。

他面上依旧波澜不惊,甚至微微蹙了下眉,仿佛被那过于明亮的存在打扰了清修。

他声音刻意放得平缓清冷,听不出任何情绪:“祖父不在。

有事?”

“我叫林离,”少女似乎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裙角,“我想跟莫爷爷学茶艺。”

她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那里面盛满了纯粹的期待。

“他什么时候会回来呀?”

茶馆里安静得只剩下窗外聒噪的蝉鸣。

他看着少女眉心那点红得刺目的朱砂痣,看着她眼中那种不设防的、全然的信任和期盼,那句“不知”在舌尖滚了几滚。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脚边那只打盹的加菲猫被说话声惊扰,懒洋洋地睁开琥珀色的圆眼,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新来的访客。

然后慢吞吞地站起身,迈着敦实的步伐,走到林离脚边,用圆圆的脑袋亲昵地蹭了蹭她的小腿,发出“喵呜”一声软糯的叫声。

“呀!

好可爱的猫咪!”

林离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惊喜地蹲下身,丝毫不怕生地伸出手指,轻轻挠了挠猫咪胖乎乎的下巴。

猫咪享受地眯起了眼睛,呼噜声更响了。

她脸上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眉眼弯弯,唇角扬起时。

两颗小巧精致的虎牙俏皮地露了出来,像初生的小兽,带着毫无杂质的快乐,瞬间点亮了略显昏暗的角落,竟真有几分观音座下莲花童子的无垢感。

“它没有名字吗?”

她抬头,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莫筠,虎牙在笑容里若隐若现。

莫筠看着那猫毫无戒心地蹭着少女的腿,感受着她笑容带来的那份突兀的暖意,淡淡道:“一只猫而己,要什么名字。”

“那怎么行!”

林离不赞同地摇头,看着猫咪圆滚滚、憨态可掬的样子,尤其是那张仿佛被压扁了的大饼脸。

灵机一动,笑眯眯地说,“你看它胖乎乎的,脸圆得像个月饼,就叫‘饼饼’好不好?

饼饼!”

她对着猫咪唤了一声。

神奇的是,那猫似乎听懂了,仰起头对着林离“喵”地应了一声,还用小爪子轻轻扒拉了一下她的裙角。

莫筠捻着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

这猫虽是他捡的,但性子颇傲,除了他,对旁人爱搭不理,此刻竟对这初次见面的女孩如此亲昵?

他看着林离与猫自然亲昵的互动,少女明媚的笑容和猫咪慵懒的依赖构成一幅温暖的画面。

一丝极其细微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松动,掠过沉寂的心湖。

他喉结几不可察地滑动了一下,压下心头那阵陌生的喧嚣,出口的话却变成了“茶艺,我也略懂。

祖父归期未定,若你不急,现在可以教你。”

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怔了一下。

这不像他。

他从不做计划外的事,尤其这种毫无意义的“善举”。

林离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瞬间被点亮的星辰,笑容更加灿烂,虎牙熠熠生辉:“真的吗?

谢谢哥哥!”

那声“哥哥”叫得清脆又自然,带着小虎牙的甜意。

莫筠唇角习惯性地牵起一丝温和的弧度,镜片后的眸光却深不见底。

他起身,绕到茶台前,动作行云流水地开始准备茶具——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茶则、茶针……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沉静的韵律美。

“坐。”

他温声示意茶台对面的蒲团。

林离依言坐下,抱着满足的饼饼,腰背挺首。

莫筠开始讲解,声音低沉悦耳,从识茶、温具开始,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简洁。

“茶叶投入壶中,唤作‘落英’。”

他执起茶则,将翠绿的碧螺春拨入温热的紫砂壶中,叶片碰撞壶壁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林离学得极快,模仿力惊人。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茶则,学着莫筠的样子,指尖的动作虽显生涩,却精准地复制了他的角度和力道。

当滚水冲入壶中,茶叶翻滚舒展,氤氲的热气裹挟着清雅的香气升腾而起时,她忍不住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叹,眼睛睁得更圆了,长长的睫毛扑闪着,满是新奇和专注。

莫筠的目光在那双映着水汽的清澈眼眸上停留了一秒,随即又不动声色地移开,专注于手中的公道杯。

茶汤清亮,碧色盈盈。

他将茶汤缓缓注入林离面前的品茗杯。

“闻香,观色,再品。”

他温言道。

林离依言,双手捧起品茗杯,凑到鼻端,深深地嗅了一下,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像只餍足的小狐狸。

然后才小口啜饮,舌尖尝到那清冽微涩又迅速回甘的滋味时,嘴角弯起满足的弧度。

“好香!

哥哥你泡得真好!”

声音里是毫不掩饰的真诚赞叹。

莫筠唇角噙着温煦的笑意,也端起自己的杯子:“喜欢便好。”

茶汤入喉,滋味似乎比往日更清冽些。

他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捻快了佛珠,冰凉的触感试图安抚那丝陌生的涟漪。

林离放下杯子,继续逗弄怀里的饼饼,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向莫筠,眼神带着纯粹的好奇:“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莫筠哥哥,你的名字是哪个‘筠’呀?

是白云的‘云’吗?”

莫筠正将第二泡茶汤注入公道杯,闻言动作未停,声音平缓:“竹字头,下面一个均匀的匀。

竹之青皮,坚韧有节。”

他抬眸,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落在林离脸上,“你呢?

林离?

是淋漓尽致的‘淋漓’?”

林离逗弄饼饼的手指微微一顿。

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低下头,看着怀中猫咪温暖的绒毛,声音轻得像一阵叹息:“不是呢。

是……临别的临,离开的离。

林离,临别分离。”

那对俏皮的虎牙隐没在唇间,眉间朱砂也似黯淡了几分,方才莲花童子般的明媚笼上了一层薄纱。

茶馆里安静了一瞬,只有饼饼舒服的呼噜声和窗外持续的蝉鸣。

莫筠看着少女低垂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那点朱砂痣也仿佛失去了光彩。

他指腹缓缓捻过一颗冰凉的佛珠,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响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林离,“我以为,是这‘离离’之离。

草木繁盛,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林离猛地抬起头!

那双小鹿般清澈的眼睛骤然睁大,里面清晰地映着莫筠的身影,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动。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温润如玉、眼神却深不见底的男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被理解的、被温柔包裹的撼动。

她抱着饼饼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猫咪不满地“喵”了一声。

林离回过神,脸颊微微泛红,像染上了天边的霞光。

但嘴角却忍不住悄悄弯起了一个小小的、真实的弧度,那对标志性的小虎牙再次俏皮地露了出来,仿佛刚才那瞬的低落只是错觉。

莫筠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看着她眼中那瞬间亮起的光芒和脸颊的红晕,金丝镜片后的眸光几不可察地闪动了一下,像深潭投入了石子。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垂眸,将公道杯中的茶汤缓缓分入杯中。

氤氲的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他唇角一丝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他指间的佛珠,捻动的速度似乎比平时快了那么一丝丝,冰凉的珠面也压不住心湖里那圈被意外搅动的涟漪。

--------第二天下午,林离像只轻盈的小鸟,快步走到茶台旁,好奇又认真地打量着上面摆放的各种茶具。

她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微微欠身,姿态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礼貌:“莫老师好,以后请多指教。”

“坐。”

莫筠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他挽起一丝不苟的白衬衫袖口,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小臂,动作从容不迫,开始准备教学。

“今日先识器。”

他修长的手指一一拂过茶台上的器物,声音平稳如初:“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他的指尖点在每一件上,动作优雅精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林离双手托腮,听得极其专注,那双大眼睛随着他的指尖移动,充满了求知欲。

“茶匙,取茶之用,勿沾水汽。”

莫筠拿起一件,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像不像一把小勺子?”

林离忽然小声嘀咕了一句,带着点俏皮的笑意。

莫筠抬眼瞥了她一眼。

她立刻坐首,抿着嘴,一副“我很乖”的样子,但眼底的笑意藏不住。

莫筠心中微动。

这丫头,表面乖巧,骨子里果然藏着点叛逆的小爪牙。

他不动声色,继续道:“茶则,量取茶叶,分寸在心。”

“分寸在心……”林离轻声重复,若有所思。

她拿起茶则,模仿着莫筠刚才的动作,小心翼翼地去量取一旁的茶叶罐里的干茶。

动作虽然生涩,但那份专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却让莫筠有些意外。

“茶夹,取杯分茶,防烫防污。”

莫筠递给她一把茶夹,“试试。”

林离接过来,学着莫筠的样子,试图去夹取一个小小的品茗杯。

第一次没夹稳,杯子差点滑落。

她轻呼一声,随即又抿紧唇,眼神里透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再次尝试。

这一次,稳稳夹起。

她得意地看向莫筠,眼睛亮晶晶的,像求表扬的小动物。

莫筠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端起公道杯:“这是公道杯,茶汤匀分,以示公平。”

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莫筠的讲解深入浅出,林离的领悟力惊人,一点就透。

她不仅记下了器具的名称和用途,甚至在莫筠演示如何温杯洁具时,己经能跟上他的节奏,模仿得似模似样。

她的手指纤细白皙,动作间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力量感。

时间在氤氲的茶香和轻声的讲解中悄然流逝。

莫筠开始演示最简单的绿茶冲泡——上投法。

“器净,水沸。”

他声音沉稳,将沸水注入玻璃壶中,水汽蒸腾。

“水温降至85度左右最佳。”

他耐心等待,姿态从容,仿佛时间在他手中可以被精准拿捏。

“西湖龙井,取三克。”

他用茶则量取翠绿的茶叶,茶叶被投入温热过的玻璃杯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注水七分满。”

他提壶,水流如一线,精准地注入杯中,没有溅起一滴水花。

茶叶在清澈的水中缓缓舒展、下沉,如同碧绿的小舟,姿态曼妙。

林离看得入了迷,小鹿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充满了惊叹。

当莫筠将一杯清澈碧绿、香气清幽的茶汤轻轻推到她面前时,她才如梦初醒。

“观其形,嗅其香,再品其味。”

莫筠示意她。

林离小心翼翼地捧起茶杯,先低头深深嗅了一下,茶香清雅,沁人心脾。

她学着莫筠的样子,小口啜饮。

初入口微涩,随即回甘生津,一股清甜在舌尖弥漫开来,仿佛整个春天的生机都蕴藏在这一杯之中。

“好喝!”

她忍不住赞叹,眼睛弯成了月牙,“清清淡淡的,但是好香好甜!

感觉……感觉像把春天喝进肚子里了!”

她的形容带着少女的纯真和独特的感受力。

莫筠看着眼前捧着茶杯,笑得眉眼弯弯、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的少女。

她身上那抹鲜活的绿意,与这杯碧绿的茶汤,与这古雅茶馆的沉静,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极具冲击力的对比。

他端起自己的茶盏,指尖在杯壁上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

“茶如人生,初尝或苦或涩,细品方得回甘。”

他淡淡地说,目光却落在林离那双清澈见底、此刻盛满愉悦的眼睛上。

林离歪着头,认真想了想:“那莫老师觉得,泡茶像不像处世?

火候、水温、投法,都要刚刚好?”

她的问题带着超乎年龄的敏锐和一点不易察觉的探究。

莫筠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深了几分。

他微微一笑,笑容温和依旧,却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意味:“倒也不必想得如此复杂。

随心,亦需有度。”

林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注意力又被杯中沉浮的茶叶吸引。

她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冲泡。

虽然动作略显笨拙,水注得不够稳,茶叶也放多了些,泡出的茶汤有些浓涩,但她毫不气馁,兴致勃勃地一遍遍尝试调整。

就在她专注于自己的第五次尝试,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看了一眼,是闺蜜萧然发来的消息:然然:果果,你的“拜师学艺”大业进展如何?

美人老师没被你吓跑吧?

需要我去救场吗?

[坏笑]林离嘴角忍不住上扬,飞快地回复:离爹来咯:一切顺利!

美人老师不仅没跑,还超级厉害!

茶香绝了!

然然大人请放心,本公主正在征服茶道世界!

[得意][转圈]发完信息,她抬起头,正好撞上莫筠看似不经意扫过的目光。

她立刻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带着点小得意地举起自己刚泡好的一杯茶:“莫老师,这杯好像比刚才好一点了!”

莫筠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神和那杯依然算不上完美的茶汤,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他忽然觉得,这无聊的夏日,似乎开始有了点不一样的色彩。

日子在茶香氤氲中悄然滑过,蝉鸣更盛,暑气渐浓。

林离成了“听雨轩”的常客,也成了饼饼最热情的玩伴。

每次她推门而入,那圆滚滚的身影总会第一时间从某个角落钻出来,迈着敦实的步伐迎上去,在她脚边打滚撒娇。

林离也乐得逗它,有时会带些自制的小鱼干,一人一猫在窗边藤榻上晒太阳的画面,成了茶馆宁静午后的一景。

莫筠依旧坐在他的茶台后,看书,沏茶,捻动佛珠。

只是目光,总会在不经意间,被窗边那抹鲜活的身影牵引过去。

“莫老师,我可不可以看这本书”,因为成了林离的茶艺老师,林离就把最开始的“哥哥”改成了老师。

听到这个称呼,莫筠心里不受控地划过一丝失落。

“可以”。

林离踮脚取下来一本厚厚的书《茶经》。

他发现林离看书涉猎极广。

有时是冷僻的地方志,她看得津津有味,唇角含笑;有时是诗集,她会轻声念诵几句,声音清亮软糯,带着江南特有的韵味。

而现在又在拿他的《茶经》看。

更多时候,她会抱着厚厚的艺术史图册,指尖久久停留在那些色彩斑斓的敦煌壁画上,目光专注而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

“学文科的么”莫筠不禁想。

林离一看书就沉浸地看很久,阳光在她柔顺的发顶跳跃,勾勒出安静美好的轮廓。

莫筠心想:爱看书的孩子呢。

心里起了莫名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