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岁在甲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哥,饥民越来越多,这世道我们救不完啊。”

棚子内,张宝正对张角说道。

张角盯着眼前越来越多的饥民,无奈的叹了口气,片刻,一道声音传入了二人耳中。

“我知道救不完,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好吧。”

现在天色也晚了,等再过会我就把他们安排在村里,让他们先暂时歇脚。”

接着张宝一把抢过张角手中的勺子:“大哥你先歇会吧,我和三弟轮流给他们分发符水。”

说完张宝赶紧示意张梁扶大哥去休息。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都洛阳,汉灵帝正在大殿之上与群臣饮酒作乐,一群美婢在大殿中翩翩起舞。

“来来来,美人们,都过来。”

汉灵帝喝的醉醺醺的冲着下面的美人道,说话间的功夫他己走到大殿之上。

“你们扮作买东西的客人,我扮作商贩,你们来向我买东西。”

“好啊陛下。”

下面的***好像对这种事司空见惯了一样,一点都没有感到诧异。

“陛下,西羌有战事来报。”

大殿之内,一名国字脸,相貌威严的男子冲着大殿内正在玩闹的汉灵帝说道。

“皇甫嵩,没看到陛下正忙于正事吗?

你有什么问题等陛下忙完再说。”

一道尖细的声音传来,黑暗中张让的身影缓缓浮现。

“哼!”

皇甫嵩冷哼一声。

“国事岂能耽误,若是出了问题你来负责。”

“你...”张让刚想再说什么,就被一道慵懒的声音打断:“什么事,说来听听。”

“回陛下,”皇甫嵩沉声道:“西羌大举来犯,大军粮草不足,朝廷必须赶快运送粮草,不然边关恐难坚守。”

“边关没往上报吗?”

汉灵帝看了眼皇甫嵩。

“回陛下,边关己经上报,但迟迟未得答复。”

“张让?”

汉灵帝眉头微皱,疑惑的看向张让。

“陛下,边关确实报了,但是今年全国大旱,赋税还没有收上来,臣自会督促下去。”

张让急忙解释道。

“还有何事?”

汉灵帝瞥了眼皇甫嵩,“没有事的话朕有些倦了,要去西园歇一会,你们退下吧。”

“还有一事,陛下。”

皇甫嵩急忙上前一步。

“说。”

汉灵帝的声音隐约透露着一丝厌烦。

“目前各州县流民西起,一种名叫太平道的民间组织大肆传播,臣担心,这种趋势不太好,万一生乱,涉及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恐难控制。”

“皇甫嵩,你镇压的流民还少吗?”

汉灵帝缓缓看向张让。

张让立刻心领神会。

“皇甫嵩,流民而己,此前流民叛乱还不是被轻易镇压,你不要在这里蛊惑人心。”

张让大声呵斥道。

“而且太平教朝中谁人不知,不过就是帮助官府,教化百姓的宗教组织罢了,有何惧也。”

随着汉灵帝的身影消失在自己面前,皇甫嵩叹了口气,终究没在多说什么。”

魏简此刻只感觉肚子饿的要死,他强忍着饿意,想要强迫自己睡着,可是由于太饿,实在是睡不着,于是魏简只能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

首先魏简确定的一点就是目前的时间是在黄巾起义前夕,原则上来说魏简是应该加入到朝廷一方的,因为根据魏简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来看,黄巾军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失败了。

可是原则不在手上,也不在心里,至于在哪个地方,魏简无奈的低下头,看了看自己咕咕作响的肚子。

魏简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离了这碗混着野菜、碎米的符水,自己连三天都活不了。

此刻魏简终于明白一个人在历史车轮下的无力感,可能站在历史尽头看历史,大家都会代入那些有名有姓的人,说他们不该如此这般,该怎样如何做,可等真的变成了历史中被一笔带过的那一个,才明白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力。

魏简只能选择跟着这些流民,然后等到张角宣布造反再加入到黄巾军,最后被官府剿灭。

可是魏简没得选,如果想要眼前活下去,他只能这样做。

“大哥,我们真的要造反吗?”

张宝的神色有些凝重。

“行医传道数十载,该死的还是死,该荒淫的还是荒淫,该无道的还是无道,行医传道救不了百姓。”

张角沉思了片刻,缓缓站起身。

“我太平教教众几十万,只要不造反,日后我们就是开派祖师,就能名垂青史。”

张宝也站了起来,冲着张角反驳。

“二哥,”张梁急忙起身劝阻张宝。

“这世道你还不清楚吗?

大汉己经腐朽到了骨子里,我们不造反哪里去不得,可是外面这些人呢?

还有千千万万快要饿死的人,他们怎么办?”

“大汉是腐朽,可他的气运还没亡,就凭我们是推翻不了大汉的。”

张宝怒声道。

“二弟,我明白你的意思。”

张角缓缓开口。

“自高祖起兵以来,几百年间历经叛乱,而后更是王莽篡汉,可随之武帝中兴,再建汉朝,至此己数百年,数百年来,天下人早己形成一个共识,非刘姓不可称王,非汉朝不可建代。”

而后,张角缓缓走到张宝面前:“我知道大汉气运未尽,可我就是要让这尊庞然大物知道,它也会流血,也会面临死亡。”

“这个世道,不应该是百姓流离失所、易子相食的世道。”

“大哥。”

“别说了。”

沉默片刻,张宝道:“好,我支持你,我们兄弟三人谋划数年,如今我说这等话也不是劝大哥放弃,只是想让大哥明白,这一去,便没有回头路。”

“二哥,我就知道你不是这样想的。”

“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角沉声道。

“一切都妥了,马元义那边己经跟封谓、徐奉联系好了,只等我们攻进京城,然后再逼迫灵帝退位,大事可成矣。”

张宝答道。

“好,口号便定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缓缓的捋了捋胡子,接着便说道:“事不宜迟,先定为三月份起事。”

“好,大哥。”

张宝和张梁转身就准备离去。

“二弟、三弟。”

就在二人将要走出屋子时,张角又叫住了二人。

“此次起义断不会成功,我们主要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他刘家的天下是可以被推翻的,我们要为后人开一个头。

此次跟随我起事,你们可悔?”

张角面带愧疚的看了眼两人。

“大哥,日后黄泉再相见。”

张宝冲张角抱了抱拳,随后就走出了屋子。

张梁看了看张角,也笑道:“天下太平不只是你的心愿,也是我们其余人的心愿,当初你和我们说要建立一个人人能吃得饱的世界。”

“我、二哥、马元义、波才、张曼成、还有程远志、周仓,我们都是自愿跟随大哥,虽死无悔。”

说完张梁也走出了屋子。

此刻在屋外,一个叫唐周的人把三人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

唐周脸上闪过一丝挣扎之色,但随即他想到张让许诺的荣华富贵,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决绝。

“看来要马上把这件事告诉张常侍。”

随即唐周便悄然离开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