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主之女苏绣,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跟随母亲研习刺绣,针法灵动,绣品栩栩如生,在镇上小有名气。
这日,苏绣正在绣坊中绣一幅牡丹图,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绣布上,她专注地飞针走线,浑然不觉一位老者正驻足窗外,静静看着她。
许久,老者走进绣坊,开口道:“姑娘这绣技,着实精妙,可愿与老朽一同解开一段刺绣中的千年之谜?”苏绣闻言,停下手中动作,疑惑地看向老者。
老者自称是云游四方的奇人,知晓一个关于神秘刺绣的传说。
据说,上古时期,有一位神绣师,能以绣线沟通天地,其绣品拥有神奇力量。
但神绣师留下的最后一幅绣品,却莫名失踪,只留下一些隐晦线索,散落在世间。
老者从怀中掏出一块泛黄的丝帛,上面隐隐有奇怪的刺绣纹路,称这是线索之一,而苏绣的绣技,或许能助他解开谜团。
苏绣心中一动,对这个传说充满好奇,决定跟随老者踏上探寻之旅。
初涉谜团苏绣与老者离开桃源镇,来到一座古老的藏书阁。
阁中弥漫着陈旧的书卷气息,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找线索。
终于,在一本残破的古籍中,发现了关于神绣师的更多记载。
原来,那幅失踪的绣品名为“山河社稷图”,绣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若能唤醒它的力量,可保天下太平。
古籍中还提到,要唤醒绣品力量,需找到三种特殊丝线:由天山雪蚕吐出的银丝,蕴含纯净的天地灵气;由深海鲛人眼泪凝结而成的彩丝,带有神秘的情感力量;还有一种由上古神木汁液染就的金丝,拥有坚韧的守护之力。
苏绣和老者决定先寻找天山雪蚕。
他们一路跋涉,来到天山脚下。
山上白雪皑皑,寒风刺骨,苏绣从未经历如此恶劣的环境,但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她。
在山中寻找多日,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山洞中发现了雪蚕。
然而,雪蚕周围布满了冰霜陷阱,稍有不慎就会被冻伤。
苏绣小心翼翼地靠近,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对刺绣的专注,成功采集到雪蚕丝。
鲛人泪丝带着雪蚕丝,苏绣和老者继续前行,前往海边寻找鲛人。
夜晚,他们在海边燃起篝火,等待鲛人的出现。
突然,海面上泛起一阵奇异的光芒,一位美丽的鲛人缓缓浮出水面。
鲛人歌声婉转,询问他们的来意。
苏绣诚恳地说明要寻找鲛人泪丝,以唤醒“山河社稷图”的力量,守护天下。
鲛人被她的真诚打动,但也面露难色,告知他们,鲛人的眼泪只有在极度悲伤时才会凝结成丝,且每次落泪,都会损耗自身修为。
苏绣心中不忍,但为了完成使命,还是请求鲛人帮助。
鲛人沉默片刻,回忆起一段悲伤往事,眼中泛起泪光,眼泪落下,瞬间凝结成五彩丝线。
苏绣接过丝线,向鲛人郑重道谢,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继续踏上征程。
神木金丝寻找上古神木的过程最为艰难。
他们四处打听,得知神木位于一片神秘的迷雾森林中,森林中充满各种危险,有凶猛的野兽,还有诡异的迷雾陷阱。
苏绣和老者踏入森林,小心翼翼地前行。
突然,一只巨大的黑豹从灌木丛中窜出,张牙舞爪地扑向他们。
老者身手矫健,抽出腰间长剑与黑豹搏斗,苏绣则在一旁寻找机会。
趁黑豹分心之际,苏绣捡起一根树枝,用力刺向黑豹的眼睛,黑豹吃痛,转身逃走。
摆脱黑豹后,他们继续深入森林,终于找到了上古神木。
神木高大参天,树干上流淌着金色的汁液。
苏绣取出工具,小心翼翼地采集汁液,将其染成金丝。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森林中的迷雾突然变得浓重,四面八方传来奇怪的声音。
苏绣和老者紧紧靠在一起,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摸索着走出了森林。
危机降临苏绣和老者带着三种丝线回到桃源镇,准备依照古籍记载,解开“山河社稷图”的秘密。
然而,他们的行动早已被一个神秘组织盯上。
这个组织妄图夺取绣品力量,统治天下。
就在苏绣准备开始刺绣时,神秘组织的人闯入绣坊。
为首的是一个黑袍男子,他冷笑着说:“把丝线和绣图交出来,否则你们都别想活!”苏绣紧紧护着丝线,与老者背靠背站在一起,毫不畏惧。
双方陷入僵持,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突然,苏绣灵机一动,她将三种丝线藏在身后,假装妥协:“好,我把丝线给你们,但你们要保证不伤害我们。”
黑袍男子信以为真,伸手去拿丝线。
就在这时,苏绣猛地将丝线抛出,丝线在空中飞舞,散发出奇异的光芒,将神秘组织的人笼罩其中。
原来,三种丝线在特定情况下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形成一个保护屏障。
苏绣和老者趁机躲进绣坊的密室,开始研究如何唤醒“山河社稷图”。
唤醒神绣在密室中,苏绣按照古籍记载的针法,将三种丝线融入一幅空白的绣布中,试图还原“山河社稷图”。
她全神贯注,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随着刺绣的进行,绣布上渐渐浮现出山川河流的轮廓,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然而,神秘组织并未善罢甘休,他们想尽办法破解丝线的屏障,再次闯入密室。
苏绣和老者陷入绝境,但苏绣没有放弃,她继续刺绣,希望能在最后一刻唤醒绣品力量。
就在神秘组织的人快要冲破防线时,苏绣终于完成了刺绣。
“山河社稷图”光芒大盛,照亮了整个密室。
图中景象仿佛活了过来,山川河流奔腾涌动,散发出强大的力量,将神秘组织的人击退。
最终,苏绣成功唤醒了“山河社稷图”的力量,守护了桃源镇和天下的安宁。
她的名字,也成为了刺绣史上的传奇,被后人传颂。
第一章:绣坊曙光在繁华京城的一隅,有一条名为“锦绣巷”的幽静小巷。
巷子两旁,错落分布着几家绣坊,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绮梦绣坊”。
绣坊不大,两进的小院,青瓦白墙,院里种着几株桂花树,每逢金秋,香气弥漫。
这日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绣坊的窗棂上。
苏锦早早起身,走进绣坊的工作间。
她身姿轻盈,一袭淡蓝色的布裙,简约而不失雅致。
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挽成一个髻,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衬得她眉眼如画。
苏锦是绣坊的当家绣娘,也是坊主林嬷嬷的得意弟子。
她自幼便对刺绣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十岁时便能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如今十七岁的她,绣技更是炉火纯青,针法细腻多变,配色精妙绝伦,在京城的刺绣圈子里,已然小有名气。
“锦儿,快来尝尝这新磨的豆浆。”
林嬷嬷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走进来,脸上满是慈爱。
林嬷嬷五十多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她眼神依旧明亮,透着对刺绣的热爱与执着。
她无儿无女,将苏锦视如己出,倾囊相授毕生的刺绣技艺。
“谢谢嬷嬷。”
苏锦笑着接过豆浆,轻抿一口,“嗯,还是嬷嬷磨的豆浆最香。”
林嬷嬷看着苏锦,眼中满是欣慰:“锦儿,你这手艺愈发精湛了,昨日张府送来的那幅牡丹图,绣得真是活灵活现,张夫人看了,赞不绝口,还说要再定制十幅,作为寿礼送给她母亲。”
苏锦微微皱眉,放下豆浆碗,“嬷嬷,张夫人虽出手阔绰,但她要求苛刻,这十幅绣品,针法、配色都有诸多讲究,短时间内完成,怕是有些困难。”
林嬷嬷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可如今绣坊生意不景气,这几年京城新开了不少绣坊,竞争激烈,咱们不能放过这单生意。”
苏锦默默点头,心中却有些无奈。
她深知绣坊的困境,这几年,不仅新绣坊不断涌现,还有不少从江南来的绣娘,带来了新颖的针法和设计,吸引了众多顾客。
“绮梦绣坊”若不做出改变,怕是难以维持下去。
这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传来。
苏锦起身去开门,只见一个身着锦衣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
男子约莫二十岁左右,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手中拿着一幅画卷。
“请问,这是‘绮梦绣坊’吗?”男子微笑着问道。
苏锦微微颔首,“公子有礼,这里正是。
公子是要绣制什么物件吗?”男子走进绣坊,将画卷放在桌上,缓缓展开,“我想请贵坊帮我绣一幅《山河图》,要绣得气势磅礴,尽显山河之壮丽。”
苏锦看着画卷,心中暗暗惊叹。
这幅《山河图》构图精妙,笔触细腻,将山川河流、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公子这幅画,当真是佳作。
只是这绣制难度颇大,不知公子可有什么特殊要求?”苏锦问道。
男子思索片刻,“我希望绣品能融入一些创新的元素,比如用不同材质的丝线,或者尝试新的针法,让这幅绣品既有传统刺绣的韵味,又有独特的风格。”
苏锦心中一动,这不正是绣坊寻求突破的机会吗?“公子的想法很新颖,我们可以尝试用金银丝线勾勒轮廓,用五彩丝线填充色彩,再结合一些西洋的立体针法,让绣品更具层次感。”
苏锦兴致勃勃地说道。
男子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娘果然是行家,就按你说的办。
不知绣制这幅作品,需要多少时日?”苏锦沉吟片刻,“这幅《山河图》规模宏大,针法复杂,若要保证质量,至少需要三个月。”
男子点头,“三个月时间可以,不知费用多少?”苏锦看向林嬷嬷,林嬷嬷上前一步,“公子,这幅绣品用料讲究,工艺复杂,费用自然不低,需纹银五百两。”
男子没有犹豫,“好,就五百两。
我先付定金一百两,三个月后,我来取绣品。
若是绣得好,另有重谢。”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给林嬷嬷。
林嬷嬷接过银票,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公子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公子的期望。”
男子离开后,林嬷嬷激动地握住苏锦的手,“锦儿,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若是做成了,绣坊就能度过难关了。”
苏锦也很兴奋,但她深知这其中的挑战。
“嬷嬷,我一定会努力的,只是这新的针法和材质,还需要摸索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锦全身心投入到《山河图》的绣制准备中。
她四处寻找合适的丝线,尝试各种新针法,日夜钻研。
然而,就在她渐入佳境时,意想不到的难题……第二章:荆棘初现在苏锦全身心投入《山河图》绣制准备工作的日子里,绮梦绣坊内满是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然而,京城刺绣界的暗流,却悄然涌动起来。
这日午后,苏锦刚从丝线行挑选完新到的金银丝线,满心欢喜地回到绣坊。
一进院子,便看到林嬷嬷正与一位陌生女子交谈。
女子身着华丽的绸缎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傲慢。
“锦儿,你可算回来了。”
林嬷嬷看到苏锦,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连忙招手让她过来,“这位是‘华彩绣坊’的柳依依柳姑娘。”
苏锦微微一怔,华彩绣坊是京城新崛起的绣坊,势头正盛,她虽未与之打过交道,但也有所耳闻。
“苏姑娘,久仰大名。”
柳依依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看似友善的微笑,“听闻苏姑娘接了一笔大生意,要绣一幅《山河图》,还打算用新针法和材质,我对此十分好奇,特来讨教。”
苏锦心中警惕,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笑容,“柳姑娘客气了,不过是一些大胆的尝试,还在摸索阶段,怕是没什么可教的。”
柳依依却不依不饶,自顾自地走进绣坊的工作间,四处打量着,目光落在苏锦画好的设计稿上。
“苏姑娘这构图倒是新颖,只是这针法……”她拿起设计稿,轻轻摇头,“我看未必行得通。
西洋的立体针法与咱们传统刺绣,风格差异太大,强行融合,只怕不伦不类。”
苏锦心中不悦,上前拿回设计稿,“柳姑娘,每种针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只要运用得当,自然能相得益彰。
这是我反复研究的结果,还轮不到姑娘指手画脚。”
柳依依脸色微变,冷哼一声,“苏姑娘莫要不知好歹,我今日来,是给你一个机会。
只要你放弃这单生意,将客人让给我华彩绣坊,我保证,今后在这京城刺绣界,还能给你留一席之地。”
苏锦气得脸色发白,“柳姑娘,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我既接了这单,就一定会做好。
你若没别的事,请回吧。”
柳依依见苏锦态度坚决,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好,苏锦,你可别后悔。”
说罢,转身带着丫鬟扬长而去。
林嬷嬷叹了口气,“锦儿,这柳依依背后有京城富商撑腰,华彩绣坊最近势头很猛,咱们可得小心应对。”
苏锦紧握着拳头,“嬷嬷,我不怕她。
我就不信,凭真本事做出的绣品,还比不过那些歪门邪道。”
然而,麻烦接踵而至。
没过几天,苏锦订购的特殊丝线被无故退回,商家声称货源出了问题,短期内无法供货。
苏锦去理论,却被商家敷衍打发。
她心中明白,这定是柳依依搞的鬼。
无奈之下,她只能四处寻找其他货源,可找遍了京城的丝线行,都没有她需要的那种金银丝线。
与此同时,绣坊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原本有意向定制绣品的顾客,纷纷被华彩绣坊抢走。
林嬷嬷急得上火,嘴角都起了水泡。
“锦儿,再这样下去,绣坊可撑不住了。”
苏锦看着心急如焚的嬷嬷,心中满是愧疚,“嬷嬷,都怪我,要是我没接这单生意,也许就不会惹上这些麻烦。”
林嬷嬷连忙安慰她,“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呢?是那柳依依太过分。
咱们不能就这么认输,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苏锦咬咬牙,“嬷嬷,我再去城外的丝线村看看,那里说不定有我要的丝线。”
第二天天还没亮,苏锦便带着灵鹊出发了。
丝线村在京城郊外,路途遥远,山路崎岖。
苏锦一路颠簸,终于在中午时分到达了丝线村。
村子不大,却家家户户都以制作丝线为生。
苏锦走进村子,向村民打听有没有她需要的金银丝线。
村民们纷纷摇头,都说从未见过这种丝线。
苏锦心中失望,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姑娘,你要的那种丝线,老身或许能帮上忙。”
苏锦转身,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她。
苏锦连忙走上前去,“老人家,您真的有办法吗?”老妇人点点头,“跟我来吧。”
苏锦跟着老妇人走进一间简陋的屋子,屋内摆满了各种丝线和织机。
老妇人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一团丝线,递给苏锦,“姑娘,你看看,是不是这种?”苏锦接过丝线,眼睛一亮,正是她苦苦寻找的金银丝线。
“老人家,太感谢您了!您这丝线卖吗?”老妇人却摇摇头,“这丝线是我年轻时偶然所得,一直舍不得用,本不想卖的。
但看姑娘如此执着,又有难处,我便卖给你吧。
不过,我有个条件。”
苏锦连忙道:“老人家,您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答应。”
老妇人缓缓说道:“我这丝线,是为了绣一幅《百鸟朝凤》图准备的,可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绣不动了。
姑娘若是买了这丝线,能否帮我完成这幅绣品?”苏锦犹豫了一下,她如今时间紧迫,要完成《山河图》本就压力巨大,再加上这幅《百鸟朝凤》,只怕分身乏术。
但看着老妇人期待的眼神,想到自己一路走来的艰难,她又实在不忍心拒绝。
“老人家,我答应您。
只是我现在时间有限,可能要等我完成手头的绣品后,才能帮您绣这幅《百鸟朝凤》。”
老妇人欣慰地笑了,“好,姑娘是个实诚人,我信你。
这丝线你先拿去用,等你有空了再来找我。”
苏锦感激不已,付了钱,带着丝线离开了丝线村。
回到绣坊,苏锦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那位定制《山河图》的公子,突然派人来告知,因家中有急事,需提前一个月取绣品……第三章:破局之征苏锦得知绣品需提前交付,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差点站立不稳。
提前一个月,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若不按时交付,不仅绣坊声誉受损,还得退还定金,赔付违约金,本就艰难的绣坊将雪上加霜。
林嬷嬷脸色苍白,嘴唇颤抖,“锦儿,这可如何是好?这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吗?”苏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嬷嬷,别急,咱们想想办法。
既然客人有难处,我们尽量配合。
我加把劲,日夜赶工,或许能行。”
话虽如此,她心里也没底,可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