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包子香

记忆中的包子香

作者: 烧饼油条热豆浆

都市小说连载

《记忆中的包子香》中的人物谢尔盖李莹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现实情“烧饼油条热豆浆”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记忆中的包子香》内容概括: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莹,谢尔盖,艾丽莎的现实情感全文《记忆中的包子香》小由实力作家“烧饼油条热豆浆”所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本站纯净无弹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6001章更新日期为2025-07-20 07:08:37。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记忆中的包子香

2025-07-20 08:22:01

上北京的九月,秋高气爽。李莹站在公司大楼前,不断调整着衬衫领口的位置。

这是她进入这家外贸公司实习的第三个月,第一次被委以单独接待外宾的重任。“小李啊,

这次可得好好表现。”王总拍了拍她的肩膀,“这几个俄罗斯客户很重要,

特别是那位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是对方的技术总监。要不是张翻译突然阑尾炎,

也不会让你这个实习生上。”李莹点点头,手心已经沁出了汗。她知道自己能获得这个机会,

完全是因为上个月公司年会上那场即兴俄语演讲。

当时她流畅的口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包括那位平时不苟言笑的俄罗斯分公司经理。

“别紧张,”王总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就带他们转转故宫、长城,当好导游就行。

你的俄语水平我放心。”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车门打开,

三位俄罗斯人走了下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白发老人——谢尔盖·伊万诺维奇。他身材高大,

灰白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一双湛蓝的眼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李莹用流利的俄语问候道,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稳得多。

谢尔盖微笑着握住她的手:“啊,我们的小翻译!你的发音很标准,是在莫斯科学的吗?

”“在圣彼得堡,交换了一年。”李莹回答,紧张感渐渐消散。

她注意到谢尔盖说俄语时带着一种特殊的口音,不像标准的莫斯科腔。接下来的三天,

李莹带着这几位俄罗斯客户游览了北京的主要景点。在长城上,

她详细讲解了各个烽火台的历史;在故宫,

她将那些复杂的宫廷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在颐和园的长廊前,

她甚至背诵了几首描写昆明湖的古诗。“李,你真是个宝藏。”第四天早晨,

谢尔盖在酒店大堂对她说,“我见过很多翻译,但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

把历史讲得如此引人入胜。”李莹脸颊微红:“谢谢您的夸奖。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天坛,

那里——”“实际上,”谢尔盖打断了她,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期待,

“我今天有个特别的请求。你知道哪里有卖正宗的中国包子吗?不是那种给游客吃的,

是...真正的中国包子。”李莹眨了眨眼:“当然,北京最有名的是狗不理包子,

我们可以去那里。”“不,不是那种。”谢尔盖摇摇头,“是...更家常的那种。

”李莹想了想:“那庆丰包子铺?很多本地人都去那里。”谢尔盖还是摇头,眉头微微皱起,

似乎在搜寻合适的词汇来描述他记忆中的味道。“或者...浙江小笼包?

”李莹试探性地问。“也不是。”谢尔盖叹了口气,“我想找的包子,

馅料很特别——蘑菇、大辣椒、土豆、胡萝卜,还有粉条,都切成碎丁子,

不要像饺子馅那么碎,吃起来很有嚼劲。”李莹愣住了。这样的包子组合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她拿出手机,快速搜索了一番,却没有找到匹配的结果。“我...我再想想。

”她有些窘迫地说。那天下午,李莹带着谢尔盖几乎跑遍了北京有名的包子店,

从高档餐厅到街边小摊,但没有一家的包子符合老人的描述。每次谢尔盖咬下第一口,

那双蓝眼睛就会黯淡下来,轻轻摇头说:“不是这个。”回到租住的小区时,

李莹已经精疲力尽。房东王大娘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见她垂头丧气的样子,

关切地问:“小李啊,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吃饭了吗?”李莹摇摇头,

把谢尔盖寻找特殊包子的事情告诉了王大娘。

“蘑菇、辣椒、土豆、胡萝卜、粉条...”王大娘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眼睛亮了起来,

“这不就是俺们山东大包子嘛!”“山东大包子?”李莹惊讶地问。“对喽!

”王大娘兴奋地拍了下大腿,“俺老家就包这种包子。特别是困难时期,肉少,就多放菜,

切成丁才有嚼头。你说的那个老毛子,怕不是在山东待过?

”李莹眼睛一亮:“他说他小时候来过中国!大娘,您能教我做这种包子吗?

我想明天带给谢尔盖先生尝尝。”“教你?那得学到啥时候!”王大娘爽快地说,

“明天俺亲自给你包一锅!”第二天一早,李莹就被厨房里的动静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走进厨房,只见王大娘已经忙活开了。

案板上堆满了切好的食材——香菇丁、土豆丁、胡萝卜丁、青椒丁和泡发的粉条,

每一块都切得大小均匀。“大娘,您起这么早啊?”李莹惊讶地问。

“包子得现包现蒸才好吃。”王大娘头也不抬地继续揉面,“俺还特意去早市买了块肥膘,

榨了碗油滋啦,拌馅的时候加进去,那才叫一个香!

”李莹看着王大娘熟练地将各种食材混合,加入调料和那碗金黄的猪油,然后开始包包子。

她的手法又快又准,每个包子都捏出十八个褶,整齐地排在蒸笼里。“好了,

上火蒸二十分钟就行。”王大娘擦了擦手,“你赶紧洗漱去,趁热给那老毛子送去。

”当李莹提着保温盒来到酒店时,谢尔盖正在大堂等她。看到那个盒子,

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李,这是什么?”他好奇地问。“这是...一种特殊的包子。

”李莹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热气伴随着浓郁的香气立刻飘散开来,

“是我房东按照您描述的方法做的。”谢尔盖拿起一个包子,轻轻咬了一口。

他的动作突然停住了,蓝眼睛里闪过一丝李莹读不懂的情绪。然后,令她震惊的是,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眼眶竟然湿润了。“就是这个...”谢尔盖的声音有些颤抖,

“就是这个味道...整整六十年了...”他慢慢吃完所有的包子,

然后用手帕擦了擦眼睛:“李,能带我去见见你的房东吗?我想亲自感谢她。”当天晚上,

谢尔盖在酒店餐厅设宴,邀请了李莹、王大娘和李莹公司的几位同事。席间,

谢尔盖频频向王大娘敬酒,感谢她还原了这道对他意义非凡的美食。

“这包子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谢尔盖用俄语说,李莹在一旁翻译,“五十年代,

我父亲作为苏联专家被派往中国东北,援助你们的工业建设。那时我才六岁,

跟着父亲住在沈阳铁西区的一个化工厂招待所里。”王大娘的手突然抖了一下,

筷子掉在了桌上。李莹注意到她的表情变得异常复杂。“招待所里有一位山东大妈,

负责照顾我们的生活。”谢尔盖继续道,眼神变得遥远,“她总是给我包这种特别的包子。

那时候物资匮乏,但她总能变出各种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餐厅的灯光下,

李莹看到王大娘的眼中泛起了泪光。“1959年秋天,中苏关系突然恶化。一天夜里,

父亲匆忙叫醒我,说我们必须立刻回国。”谢尔盖的声音低沉下来,“那位山东大妈知道后,

连夜蒸了一大锅包子,叫了辆板车赶到火车站送给我们。”谢尔盖停顿了一下,

喝了一口伏特加:“我父亲趁人不注意,把自己的机器维修日记塞给了她,

让她转交给车间主任。在回国的火车上,我抱着那锅包子睡着了,

醒来时发现它们都被同行的人吃光了。我哭了很久,不仅因为饿,

更因为那可能是最后一次吃到那种味道...”餐桌上一片寂静。王大娘突然站起身,

用浓重的山东口音说:“谢尔盖先生,您说的那位山东大妈...是不是姓王?

”谢尔盖惊讶地抬头:“是的!我们都叫她王妈妈!您怎么知道?

”王大娘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是我娘家的老姑奶奶...解放前嫁到了东北。

那年她才三十出头,丈夫在朝鲜战场牺牲了,没儿没女...”李莹震惊地看着这一幕,

手中的翻译工作都忘记了。谢尔盖激动地站起来,握住王大娘的手:“您是她家人?

这太不可思议了!她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再见见她!”王大娘的表情变得痛苦,

她看了李莹一眼,轻轻摇头。李莹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赶紧岔开话题:“谢尔盖先生,

您明天就要回国了,还有什么想在北京看的吗?”“没有了,请允许我送你们一首歌吧!

”谢尔盖先生说。“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哪哎,

好呀么好风光……”晚宴结束后,李莹和王大娘并肩走在回小区的路上。夜风吹拂,

王大娘终于开口:“老姑奶奶...她没能活过那场运动。因为那本苏联人给的笔记本,

她被定为人民内部的'苏修特务',那个年代你也知道,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