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啊”。
一个结实高大身材的男人看着阴冷冷的天,把短袖往下拽了拽。
望着不远处的村口,他有些尴尬地抿抿嘴,但是又看到村口龟裂的水泥路,有些自嘲地说道,“都混的不咋样嘛”。
他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在镇上上完初中就去城里打工了,只有每年过年才会回来,今年却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提前回了村,杂七杂八?其实也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两件事,事业嘛,女人嘛。
“刘叔叔吗?”刘大才刚踏入村门,迎面来了一个小男孩,刘大才上下打量着,迟迟想不起来这男孩是谁,他每年只回家一次,在村里认识的人还真不多,大多都是从小一起玩的同龄人,刚回村就被一个小孩打招呼,他还真反应不过来。
“诶诶,你是?”“我阿直啊叔叔。”
“嗷,我想起来了”大才能想起来,这是邻居的孙子,前些年回家的时候,邻居带着阿直来串门,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学习。
“我们家阿直,也没什么特长,就是学习还真不错,一直考第一呢,老师都开始给他讲初中课程了。”
早些时候,大才还认为学习没什么用,用自己的能力能挣到钱才算数,于是初中上完直接就进城了,可是这么多年下来,钱没挣到几个,倒是越来越明白,现在没个学历还真不行。
他对这炫耀自家孩子的邻居不屑一顾,但对这个孩子,他倒是真心欣赏。
“叔叔,你回来做什么呀?”大才有些不好意思,藏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攥的很紧,“哈哈哈哈,我回来看看我妈,最近不是收玉米嘛,我回来帮忙。”
大才苦涩的笑笑,至于他为什么回来,他是绝对不会告诉眼前的小孩的,难道指望这个小孩在听到他在城里火锅店店长的工作因为被人排挤而被辞退,女朋友又和他大吵一架提出分手这种事情后,能安慰安慰他或者是给他提供什么帮助吗?显然不行,就算是再亲近的朋友,大才也不会多说一个字,他早就习惯在在泥沼的社会中如同蚯蚓一般独自挣扎,就拿他这次经历的事,老板只是因为大才工作太过认真,没有留意新来的服务员是老板的女儿,批评了两句,然后老板就安排所有店员陷害大才,逼他离职,大才很愤怒,虽然在知道他批评的员工是老板女儿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刻跑到老板面前屈弓婢膝的道歉,可是有什么用呢,人家是老板,店是人家的,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大才只是很愤怒,在心里狠狠的骂所有人,但是,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很正常,只能怪自己倒霉。
大才真正觉得难以接受的,是和自己在一起六年的女朋友和自己分手,在这个世界上,大才最在乎的人,除了他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女朋友了,两人虽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也都算有拼劲,两人相互扶持,渐渐在社会上站住了脚,但最近因为结婚问题两人矛盾越来越多,在听说大才被辞退,女友大发雷霆,怒斥大才做事不小心,因为这么个事搞丢了工作,大才已是身心俱疲,本来不想过多争辩,哪知平日里最为温柔体贴的女友,像失去理智了一样,蹦出这么一句话来,“你没有工作,指望我去挣钱养你的瘸腿老妈吗?”大才闻言顿时怒不可遏,啪一下拍在桌子上,“雯雯,我他妈警告你不准说我妈,分手!”随后拿起手机便摔门离去,站在门口的大才拿起手机想看看回村的巴士什么时候会开来,斑驳的门缝里,传来女友淅淅沥沥的哭泣声,大才闻言,只是抹掉眼眶未流出的泪水。
大才笑笑,“阿直,我就先走了,你自己玩吧。”
阿直点点头。
走过坑洼的小路,大才来到了村子最南边的一间小屋,去年才从茅草屋修成砖瓦屋,但面积也还是很小,只分出一个大堂和炕房,大才母亲正在屋外空地上收拣玉米。
“妈。”
蒋小丽猛地回头,刚看到大才便一下哭了出来,快步上前抱住了大才。
“呜呜呜,大才啊,我的儿啊,怎么会成这样啊。”
“妈,先进去先进去,别哭了。”
大才搀扶着母亲回了屋子,蒋小丽还是一直哭,“早和你说了,别翻新咱家的破房子,先和雯雯结婚,雯雯多好的姑娘,你俩怎么能黄了呢,妈真该早点死了。”
大才望着眼前的母亲,她也不过四十来岁,却已是两鬓斑白,眼中没有一丝光亮,大才心里很不是滋味。
“妈,别说这种话,没事,是我提的分手,大不了再找一个就行了。”
蒋小丽眼中噙着泪水,不住的摇头。
“就咱们家这条件,哪还会有这么好的姑娘愿意和你结婚呀。”
大才哪会不知道,就他家这样的,即使是雯雯那种很好的女孩都会在心里有意见,更不要提别人了。
大才握住母亲的手,“妈,没事的,我一个人也能活。”
蒋小丽佝偻的脊背,愈发扭曲着,抹了一把泪,随后又挣扎着昂起头,不去看大才,“儿啊,妈不说了,妈只希望你能过的好,你收拾好东西就休息吧。”
“我先帮你收玉米吧妈。”
蒋小丽点点头。
大才来到屋外,开始帮母亲掰玉米,“妈,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今年倒还可以,但就是我身体不如以前了,收上来掰的太慢,赶不上人家收玉米的时候,好多都得我自己上镇里卖。”
大才点点头,看着不远处自家的地,又恨它,又有点感谢它,恨它,是因为它真的太小了,而且地势不平,很不方便种庄稼,感谢它,是因为这么一块贫瘠的土地,竟能支持他们娘俩活这么长时间,这块村子不情不愿丢给他们的地,也算得上伟大。
第二天一大早,大才就起床了,坐在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小溪边,想当年,他们母子俩就是顺着这条小溪找到了这个村子,过去啊,真是一段苦日子。
待了很久,大才才动身回家,走着走着,听到一阵熟悉的声音,“小周,抽一根嘛,很舒服的。”
“不了不了,我不会抽。”
大才寻声望去,一个穿着新潮衣服的年轻人搂着一个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的年轻人,“家安?”那个打扮时尚的年轻人看向大才,“刘大才?真是你啊!”他立刻抛开那个搂着的年轻人,热情的抱上了大才。
“哎呀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才笑笑,“昨天刚回来,帮我妈收玉米。”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是回来收玉米的,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村支书,周德华,小周。”
“你好你好。”
“你好。”
家安小声在大才耳边说,“县里来的,大学生呢,听说是来咱们这镀金,干三年直接去接他爸班,可得好好巴结。”
“张哥,你别乱说了,我真的就是普通家庭,我只是被分配到这里了。”
大才看出小周的为难,连忙接过话茬,“是啊,人家是知识分子,有真才实学的。”
家安则是一脸不屑,“行行行,那我继续带你逛逛吧,大才你来吗。”
“我就不了,地里还忙呢。”
家安回了一句“好”,便搂着小周离开了。
小周似乎对大才很感兴趣,便问道,“家安哥,刚刚那人是谁啊,谁家孩子,这几天怎么没有见过呢。”
“他?”家安打了个哈欠,“他不是我们本村的,二十年前他妈带着他到我们村,听说好像是他爸天天喝酒赌博,还经常打骂他们娘俩,他妈受不了就带着他逃到我们村了,当时村支书还是我爸呢,我爸人多好,看他们娘俩可怜,专门给他们腾出一间房,一片地,是我们村救了他们俩。”
小周有些惊讶,没想到大才身上竟有如此悲惨的故事,他默默点了点头。
大才回到家,继续帮母亲干活,中午蒋小丽做了玉米羹和馒头,吃着吃着,大才突然开口,“妈,我想开个玉米加工厂。”
蒋小丽一愣,“孩子,咱家可没有本金啊。”
“村里不是有个废弃砖厂嘛,我把它包下来,钱不够的话我再去银行贷款,我今天去村里转了一圈,好多家都是收了玉米拣不了太快,大部分只能自己零售,要是在村里开个玉米加工厂,集中处理卖不出去的玉米,再高价卖出去,能赚不少。”
蒋小丽一脸哀愁,欲言又止道,“可是你……行吧孩子,你也在城里待了这么多年了,妈相信你。”
“行妈,我明天就去办。”
说罢大才放下碗,一直掰玉米到晚上,一直没说什么话就直接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才便起床去张罗这事了。
大才先找到了小周,小周听完了,也觉得是个好主意,他正好也想为这个村子做点实事,便同意和大才合作,小周负责办厂的手续工作,大才则负责筹备资金和置办设备等具体工作。
大才几乎是呕心沥血的干了两个月,这厂子也是红红火火的开办起来了,大才不仅按市场价正常收村民的玉米,还招村民进来打工,以前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是村中心的广场,而现在是大才开的工厂,村民每天对大才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大才真是能干啊。”
“大才真是有良心,有好事先想着乡亲们呢。”
“没辜负咱当年对他们娘俩的接济之情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村子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大才默默的听着,嘴角挂着一丝笑。
厂里的货卖出去两批,基本上就回了本,蒋小丽握着银行卡,看着眼前笑盈盈的大才,心里一阵骄傲,不自觉的又流了泪。
“大才,以后稳重点来,不要再过以前的穷日子了。”
“妈,我知道。”
大才紧握着母亲的手。
这天大才正在办公室坐着,小周敲门进来。
“刘哥,隔壁几个村也想卖咱们玉米。”
“没问题啊,品质不错的话,就按正常价收。”
“还有呢,刘哥,他们想来厂里上班。”
大才放下水杯,抿抿嘴。
“多少人。”
“大概二百号人。”
“最多十个人,咱厂里最多再招十个人,你不知道咱厂里最近要进一套新设备吗,以后招人只能是越来越少。”
“刘哥……。”
小周也有点不好意思,“咱能不能不要进太好的设备,多招点人,咱厂里的利润已经够多了。”
大才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有些无奈。
“小周,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可是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够有良心了,有问题的玉米我没有收吗,干活不利索我有开除吗,保险,奖金,我有克扣过吗,这个厂子是我的心血,我的良心只够我顾上这个村子,你要我把自己的心血分给不相干的人,我实在做不到,他们应该是你们公家单位的人应该照顾的。”
大才点上一根烟,不再看小周。
“王姨和她老伴最近闹离婚,这是你应该处理的事情,一把年纪了还闹离婚,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