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巧妙收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48年的秋天,波士顿的枫叶红得格外鲜艳。

陈樾穿着宽松的病号服,被同学们搀扶着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荫道上。

他的脚步虚浮,眼神涣散,活像一具行尸走肉。

"陈,记得这里吗?

"物理系的布鲁克教授指着图书馆大门,声音故意提高八度。

陈樾茫然地眨着眼睛,嘴角挂着口水,却在心里暗笑——这老狐狸分明是在给暗处的FBI演戏。

扫描启动陈樾的意识场无声展开,半径二十米内的所有书籍瞬间在脑海中亮起。

从门口《量子力学导论》到三楼珍本室的《流体动力学手稿》,无数知识像洪水般涌入系统。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储存起来。

"啊...头...痛..."陈樾突然抱住脑袋蹲下,这个动作让他扫描到了地下书库的门锁结构。

特工约翰逊从树后转出来,冷眼旁观着这场"康复训练"。

他掏出笔记本,在上面潦草地写着:"目标仍无好转迹象。

""给他点时间。

"布鲁克教授拍拍陈樾颤抖的肩膀,同时悄悄在他手心写了"3pm"。

陈樾继续装傻,却记下了这个时间——下午三点,图书馆管理员换班,监控会有十五分钟空白期。

接下来的日子,陈樾的"康复之旅"成了校园奇观。

他会在牛顿雕像前呆坐几小时,实则扫描完了整个工程学院的教材库;在实验室门口"发病"抽搐,趁机收录了最新型电子显微镜的构造;最绝的是在食堂把土豆泥堆成小山,FBI没发现那其实是浓缩铀离心机的简化模型。

"还是老样子?

"1948年圣诞节前,约翰逊翻着厚厚的监控报告。

照片上的陈樾要么在撕书页折纸船,要么对着黑板傻笑。

没人注意到他折的每艘纸船龙骨角度都不同,那是舰艇设计的参数试验。

报告最后一页写着:"持续观察,暂未发现异常。

"1949年元旦刚过,兔子大使馆的王秘书带着"新年慰问品"来了。

陈樾扫描到礼盒夹层里的纸条:明日上午十点,纺织厂参观。

他兴奋得差点露出破绽,赶紧把奶油蛋糕糊了一脸。

第二天,陈樾穿着滑稽的圣诞毛衣出现在波士顿工业区。

陪同的FBI新手汤姆打着哈欠——谁会在意一个傻子盯着纺织机流口水?

却不知陈樾正在疯狂收录:纺织机齿轮组、蒸汽管道布局、甚至厂房钢架结构,全变成了知识库里的三维图纸。

他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宝贵的工业数据。

"他好像对机械有反应!

"王秘书激动地大喊。

这个发现让FBI放松了警惕,接下来的工业参观顺理成章。

化工厂里,陈樾"不小心"打翻试剂瓶,趁机扫描了整个生产线;发电站中,他对着涡轮机手舞足蹈,暗地里记下了每片扇叶的合金配方。

每次扫描时,他都能感觉到知识库在不断充实。

三月的一个雨天,转机来了。

陈樾被安排参观港口货仓,远处军舰的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掩盖了他因兴奋而泛红的面颊。

"船...大船..."陈樾突然挣脱看护冲向码头,特工们笑着看他被保安拦下。

没人发现他摔倒时手掌贴地,二十米半径的扫描圈正好覆盖了停泊的埃塞克斯级航母。

舰体结构、动力系统、武器装备的数据如潮水般涌入他的大脑。

"让他去吧。

"约翰逊叼着烟说,"反正连积木都拼不好的傻子能记住什么?

"第二天报纸上就登出"夏国留学生痴迷玩具船"的趣闻,配图是陈樾在儿童池放纸船。

这些"纸船"的每一个折痕都精确计算过流体力学参数。

春风吹绿查尔斯河时,陈樾的"康复活动"扩展到了军事禁区附近。

他以看海鸥为名,在海军造船厂外围一坐就是整天。

特工们早习惯了这种监视,甚至开始打赌他今天会数到第几只海鸥。

发现战列舰结构系统的提示让陈樾心跳加速。

他假装追蝴蝶跌进灌木丛,扫描圈却锁定了干船坞里的密苏里号。

主炮仰角、装甲厚度、火控系统...这些绝密数据像圣诞礼物般涌入知识库。

他强忍着欢呼的冲动,继续像个傻子一样在草地上打滚。

五月的一个深夜,大使馆的黑色轿车悄悄驶入医院后门。

陈樾从窗户翻出,十分钟后己坐在前往纽约的火车上。

车厢里,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莫尔斯电码,记录着沿途看到的铁路信号系统。

"珍珠港造船厂。

"王秘书递过假证件,上面写着"倭裔工程师山本一郎"。

陈樾摸了摸假胡子,扫描显示这是兔子的特制材料,连毛孔都仿得惟妙惟肖。

他的心跳如擂鼓,却要装出一副呆滞的表情。

黎明前的珍珠港静得可怕。

陈樾趴在观察点,扫描圈缓缓覆盖整个军港。

企业号航母的蒸汽弹射器、潜艇的声呐阵列、甚至维修车间里的零部件库存,全都变成了系统里的发光图标。

他的大脑飞速处理着这些复杂的数据,将它们转化为可用的工程图纸。

"该走了。

"王秘书紧张地看着怀表。

返程路上,陈樾在脑海中整理收获:七种主力舰型、十二类辅助船只、还有港口那些龙门吊的液压系统...这些足够兔子少走二十年弯路。

他的内心充满自豪,脸上却还要保持呆傻的表情。

回到波士顿己是六月盛夏。

陈樾刚踏进医院就被约翰逊堵住,特工手里晃着一沓照片:"昨晚去哪了,我们的脑损伤患者?

""月...亮..."陈樾指着窗外痴笑,同时扫描到约翰逊口袋里露出的船票一角——看来FBI终于要放他走了。

他的手指在身后不自觉地颤抖,既有兴奋也有紧张。

当晚的"康复评估"成了闹剧。

陈樾成功把智商测试答成满分零分交替的诡异曲线,最后专家组的结论是:"间歇性认知障碍,建议回国休养。

"他听着这个结论,内心狂喜却要装出茫然无知的样子。

签字仪式上,约翰逊突然按住陈樾的手:"你知道吗?

"他压低声音,"物理楼爆炸那晚,监控拍到的不只你一个人。

"陈樾继续歪歪扭扭地签名,扫描却显示特工的脉搏加快了——这是试探!

他故意把钢笔掉在地上,弯腰时看到约翰逊鞋底的红色黏土,这种土只出现在...物理楼后的秘密仓库!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这个新发现的情报。

1949年的独立日烟花在窗外炸响时,陈樾躺在床上数着知识库里的收获:麻省理工的藏书、鹰酱国的工业设备、太平洋舰队的军舰...每项数据都是祖国急需的珍宝。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手腕上的伤疤——那是注射镇静剂留下的。

现在它不痛了,像枚小小的勋章,记录着这两年来每个装疯卖傻的日子。

窗外的烟花照亮了他坚毅的侧脸,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白天的痴傻判若两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