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空重约40吨,全重55吨。
装甲:- 机体正面装甲115mm - 97mm(侧面) - 67mm(后面)。
- 炮塔正面97mm - 73mm - 70mm,炮盾127mm。
- 30mm机炮用47mm装甲多棱角设计包裹,正面装甲在不摆角下可抗住一至三发军团战车型主炮,摆角参考虎式坦克摆角原理可抵御更多。
武器系统:- 105高平两用炮:- 主炮射角90度,仰角67度,俯角7度(不算机体下压后获得的更多俯仰角)。
- 配备自动上弹机,炮弹从机体尾部弹出,三个弹夹成凵字排列,可随时抛弃其中一个弹夹更换新弹夹,可发射榴弹、高爆弹用于远距离炮击,穿甲弹用于打击装甲目标;射程7km;常备54发炮弹。
- 三管30mm旋转机炮:- 两座机炮分别安装于炮塔右上方与左上方,炮座可360度旋转,炮管通过旋转机构实现灵活的多角度攻击。
- 由计算机自动对抵近目标、高威胁目标与致命炮弹进行自主拦截,也可手动控制。
弹药存放于机炮内与链条连接的炮塔内部,出弹口位于炮座后方。
相比20mm机炮,30mm机炮威力更大,能有效打击轻装甲目标和低空飞行器;常备3.5k炮弹。
- 15.7mm机枪:西挺,成八字型安放,有35度射界与正负5度的俯仰角。
弹药仓位于驾驶室前方,内有4.6k发子弹。
- 特殊装备:- 高周波刀安于机头下方,可275度旋转。
- 足部热能战刀藏于足部装甲内,站于敌方战车上方时可伸出。
- 钢索装置有两对,分别位于特定位置,可用于攀爬、拖拽等。
- 飞弹舱挂于第二足与第三足之间,可随时抛弃减重、换装,飞弹因军团电磁干扰,主要利用短距离红外自主索敌、线控锁定进行追踪。
-还有随时可换替换飞弹舱的、地雷铺装舱、炮射舱、补给仓。
探测与瞄准系统:- 3D地图可以做到500m内无差别实时显示,1.5km内略有漏网之鱼。
- 雷达则1.5km内准确定位,2.7km内略有漏网之鱼。
- 光学瞄具全面升级,极大提升了瞄准精度和视野清晰度,辅助武器精准打击。
-红外雷达、热成像仪与夜视仪-振动传感收集器,有效收集1.3km内的震动。
动力与设备:- 引擎位于主炮弹仓与主炮前下方,集成引擎、液冷循环、油料仓、微型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钢索收缩机等。
- 机体采用积木化组装拆卸方式,各模块维修便捷;炮塔武器模块化,可换装不同武器 。
机动力:泷的机动力强于破坏之杖,略与圣玛丽亚共和国的m4a1相当,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快速移动并灵活转向,在加速性能和最高时速方面表现出色,使其在战斗中能迅速抢占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