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糜家有女初长成,糜夫人要切磋儒学?
周瑜也在他最喜欢的音律这里得到了突破,曲谱燕尾的演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至于周璜这里,他的悟性超神,所有的功法在他这里几乎是只要打上两遍就能完全掌握,三种功法共同运作。
一身修为很自然的突破到了武者大成。
……“公琬兄长,你前几天给小弟的那个曲谱,真是太惊艳,比原来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兄长,燕尾全篇是什么品级的功法?”
一家人在一块儿闲聊,周瑜突然问道。
周璜轻抿一口茶水:“地阶中级。”
“什么?
兄长,你没说错?
居然是地阶中级!”
周瑜感觉自己己经尽量高估燕尾了,没想到会这么厉害!
“兄长,地阶中级的功法啊!
我们贫瘠的江东居然也有这么高级的东西了!”
高级功法就这么轻易让他修炼了,一种土豪的感觉,让周瑜呆呆愣愣的坐在那里露出有些傻傻的笑容。
周邑一首在听着呢,他对于补全的太行锻体篇有所估计,最近练习的水木游龙诀,也感觉强大的离谱。
“公琬啊,你给为叔的水木游龙诀,是什么品级的功法?”
“叔父,它也是地阶中品,包括太行锻体篇都是地阶中品。”
周邑被吓了一跳,没想到水木游龙诀也是地阶中品!
要说燕尾和太行锻体篇补齐了都是地阶中品很正常,都是上古之物。
他自家的家传功法,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公琬啊,以后有什么需要为叔的地方,哪怕是刀山油锅,为叔也一定不会推辞。”
他的许诺,周璜这里是连连推说不敢。
周邑心知肚明,地阶中级功法,就是在一流家族,除了家主和继承人也没人能够修炼。
周璜有这种功法,不藏起来自己用,反而拿出来给自己父子分享,就这份气度,周邑也是震惊万分!
周邑的脸色潮红,天赐他周家有如此气度的家主,自己也真是太幸运了。
天下己经大乱,还算平静的江东还能持续多久呢?
一切都要早做筹谋。
就在此时,侍女前来:“家主,二位主子,东海糜家家主糜竺来了。”
自从周邑生病辞官之后,家中事宜都是周璜在负责,他听罢点头离开。
这糜家在徐州,离江东不远,他们经常来拜访。
如今北方大乱,生意自然向南更好做。
周璜和糜竺相对而坐,糜竺二十六岁,一脸正气,后面还跟着一个少女应该就是他的妹妹,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糜夫人了。
既然周邑己经痊愈了,自然要等着这位长辈来了。
糜竺有些局促,人家周邑身体不好,他还来打扰是太不应该了。
不多时,周邑和周瑜都来了,周邑面色红润,这和糜竺的意识里的因病辞官完全相反!
“周家叔父身体大安?
小侄真是万分宽慰啊!”
“子仲客气了,多亏了公琬,不然我怎么可能好的这么快?”
糜竺为之愕然,没听说过世家会出医术如此惊艳之人。
“给子仲,这是公琬补全的太行锻体篇,我就是用这个痊愈的。”
他快速的阅读,这种各家都有的医书,他非常熟悉。
他阅读越惊讶,太行锻体篇真的被补齐了!
“公琬真是天赋惊人之人啊!
这医书失传超过千年了,多少国医圣手,都是以不见太行锻体篇全篇为遗憾啊!”
糜竺对周璜伸起来了大拇指,这样的天赋是他前所未闻的!
想他糜竺是个大商人,走过南,闯过北,奇闻异事更是听闻无数。
那天才惊艳的武安君白起又如何?
从他重伤开始,就在反复研究这太行锻体篇十几年,一首到他郁郁而终,也不能成功。
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从娘胎里开始研究,那才能有几年啊!
糜竺只能一脸钦慕的看着周璜。
“人常言英雄出少年,之前小侄还不信,如今见到贤弟,才知道先人所言非虚啊!”
少女糜珍也听见了他们的对话,自己哥哥虽然天赋很差,但见识还是很丰富的。
哥哥这样夸奖一个人,他肯定是能力不错。
“周家哥哥真是厉害!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深厚的医学造诣。”
和她年纪差不多的人,能有如此医术也值得她佩服。
看看眼前的少年,身材高大,面若朗星,确实是一表人才。
周邑听着他也是非常开心,夸奖他的后辈,让他也是犹有容焉。
“子仲,你不知道,公琬这天赋不说后无来者,那肯定是前无古人的。”
“他补全太行锻体篇也就用了半个时辰,还有那个曾子燕尾残篇,他也给我们轻易补齐了!”
糜竺也是在频频点头。
“居然还有此事?
我原以为公琬日日研读太行锻体篇才能补充完成,没想到他就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糜竺又被震惊的无以复加,半个时辰补充完成这种失传千年的医书,这是何等的天赋,何等的天骄!
他目瞪口呆,自己这年纪也是活到狗肚子里了。
糜竺现在是己经失去了谦谦君子的形象,他满眼放光的看着周璜,他的手无意识的抓着头发,他的发髻都被完全抓乱了。
糜竺和旁边众人的夸赞,加上在一边一首云淡风轻的周璜,糜珍越听越不舒服了。
她原来听说周璜补全医书,感觉这是惊艳之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在夸奖这个人,让她的心非常不满。
她的两个哥哥都是才能平平之人,她在儒学方面是从小被称为天才少女之人。
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天才他又能怎么样?
他能什么都行,什么都是如此天才吗?
糜珍的秀眉微皱:“周家叔父,兄长,如此之言似乎多有不妥吧?”
“舍妹无状,还请周家叔父和公琬见谅!”
糜竺有些埋怨的看着少女,你这丫头怎么能这么说话!
少女糜珍好像是没看见糜竺责备的眼光。
“周家叔父,小女听闻周家乃是以文起家,刚才所言都是一些医术,乐理。”
“对于儒学没有提及,小女愿与周家哥哥切磋一下儒学,以明家学之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