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铭无奈道: 行吧,今天你就先回去,什么时候改好了再拿来给我看。
谢谢汪老师
男博士捧着一叠论文纸出了办公室。在门口碰到顾惜,跟她点了下头,心想不知哪个本科生得知了汪建铭的日程表,跑来找他。
顾惜倒是神情放松地走进办公室,跟汪建铭打了个招呼: 汪教授
坐在办公桌后的汪建铭一看到她,一扫脸上的阴霾,笑道: 是顾惜来了
说着,让她在办公桌旁的椅子里入座。
顾惜坐下后,将双肩包从身后卸下抱在怀里,心里对刚才那位男博士虽然感到好奇,可也没开口问。
汪建铭却忍不住先说了,口吻里含了几分疲惫: 刚才那位博士生,是陵南的一个老师,知道他读我的博士已经多少年了吗?
顾惜摇摇头,心想估计有五年了。
没想到汪建铭说: 已经年了就光这篇博士论文,他就写了四年,竟还是达不到送审的要求
顾惜吓了一跳: 年那么长?
是啊,汪建铭叹: 第年就是最后的机会了,年还不能毕业的博士生,就只能清掉了
话落,又摇了摇头,惋惜道: 一个大学老师,哪怕课教得再好,再受学生欢迎,可是不会做研究、写文章,在大学里也是难以立足
顾惜却道: 其实大学里要是能把老师们按照特长分成两种就好了,一种专注教学,一种专注科研。
汪建铭闻言,微微颔首,语声平缓了下来: 顾惜,你去悉尼留过学,自然知道在国外,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是并重的,不分高低。可在国内,这两种大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凡是好大学,尤其是像陵南这样的一流大学,必定以科研为重。哪怕你们信海,未来的趋势也是朝着科研方向发展,如此学校才能升级。
顾惜道: 我明白的,汪教授,我一直都觉得要做一名好的大学老师,就得教学和科研并重,既要掌握先进的知识,也要将这些知识高效率地传授下去。
这话没错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春分七四》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