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的红灯熄灭时,我攥着染血的化验单浑身发抖。
五岁的乐乐因为一碗野蘑菇汤脏器衰竭。而我那退休金差不多一的婆婆,
正蹲在走廊角落熬发霉的艾草水。她总说“老祖宗的智慧比医院靠谱”。
用三无蛋白粉喂孩子,拿霉变野菜当宝贝,把公园老头老太的偏方奉若圣旨。
我们扔掉她的“神药”,她就哭闹撒泼;劝她别乱吃东西,她骂我们败家。
直到胃癌诊断书摆在面前,她突然撕破脸皮——法庭上,
她声泪俱下地控诉我“阻止她养生”,要求我辞职赔医药费。可谁还记得,
那些被她偷偷灌给孩子的褐色药丸,瓶身连成分表都没有?……1孩子第一次抽搐的时候,
我正在开季度总结会。手机在静音模式下疯狂震动,
屏幕上"幼儿园老师"四个字刺得我眼疼。冲出会议室时,
高跟鞋跟在走廊瓷砖上敲出急促的响。"周女士,乐乐突然呕吐不止,脸色发青,
我们已经叫了救护车!"老师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的脑子"嗡"地一声,像被重锤砸中。
昨天晚上的画面猛地窜出来——婆婆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笑眯眯地喂乐乐:"乖宝,
这是奶奶在后山采的野蘑菇,纯天然的,比菜市场买的有营养。"我当时正在赶报表,
随口说了句"妈,不认识的蘑菇别乱采,万一有毒"。她立刻翻了脸:"你懂什么?
这是我小时候常吃的品种,城里人就是娇气!"现在想来,那碗汤里飘着的白沫,
根本不是热气。赶到医院时,乐乐已经被推进了抢救室。红灯亮得刺眼,
我扶着墙才没瘫下去。给老公沈砚舟打电话,听筒里只有冰冷的忙音——他在非洲援建,
时差十二个小时,这个点应该正在工地上。护士拿着病危通知书过来时,
我的手抖得签不了字。"孩子是食物中毒引发的脏器衰竭,
送来时心率已经降到每分钟四十次了。"医生摘下口罩,语气凝重,"家属要有心理准备。
""食物中毒?"我抓住医生的白大褂,"是不是吃了野蘑菇?
"医生点头:"初步检测是鹅膏毒素,也就是俗称的毒蘑菇,这种毒素潜伏期长,
一旦发作就很凶险。"我浑身的力气瞬间被抽干。就在这时,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
婆婆拎着个布袋,慢悠悠地走过来,看见我就抱怨:"乐乐就是有点肠胃不舒服,
你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我带了乡下亲戚寄的艾草,煮水给孩子擦擦就好了。"她打开布袋,
露出一把枯黄发黑的艾草,上面还沾着泥土。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我盯着她那张毫无愧色的脸,突然想笑。这就是我嫁进沈家三年来,
每天小心翼翼伺候的婆婆,柳玉芬。她退休金五千,我和沈砚舟每月再给五千家用,
足够她过得舒舒服服。可她偏不。总说城里的东西"不干净""有添加剂",
非要去后山采野菜、挖草药,坚信这才是"养生之道"。我们劝过无数次,
她永远那句话:"你们年轻人懂什么?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比医院靠谱多了!
"抢救室的灯灭了。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说:"暂时脱离危险,但还要进ICU观察,
毒素对肝肾损伤很大。"我腿一软,差点跪下。婆婆却凑上去,献宝似的举着艾草:"医生,
你看我这艾草行不行?我孙子用这个擦身子,保证好得快!
"医生皱着眉后退一步:"老人家,病人现在需要无菌环境,这些东西不能带进病房。还有,
以后千万别给孩子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了。"婆婆的脸立刻沉了下去,转身瞪我:"听见没?
医生说你大惊小怪!要不是你非让孩子吃那些带添加剂的零食,他能生病?
"我看着抢救室紧闭的门,再看看她理直气壮的样子,一股怒火从脚底直冲头顶。"妈,
乐乐是吃了你采的毒蘑菇才进的抢救室!"我几乎是吼出来的。她愣住了,
随即跳起来:"你胡说八道什么!我采的蘑菇怎么可能有毒?你就是看我不顺眼,
想找借口赶我走!"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指指点点。我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这三年来的委屈,像潮水一样涌上来。2乐乐在ICU待了五天。
每天的费用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我把信用卡额度刷到了顶。沈砚舟打不通我的电话,
辗转联系上护士,才知道家里出了事。视频里,他眼睛通红,胡子拉碴:"念念,对不起,
我这边项目到了关键期,实在走不开......""我知道。"我打断他,不想让他分心,
"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挂了电话,我蹲在医院走廊里,抱着膝盖哭了很久。
婆婆自始至终没露面。护士说,那天她吵了一架后,拎着她的艾草袋就走了。
直到乐乐转到普通病房,她才出现。手里依然拎着个布袋,这次装的是几个玻璃瓶,
里面泡着褐色的液体。"这是我托人在乡下找的神药,专治食物中毒。"她拧开瓶盖,
一股刺鼻的酒精味混合着怪味飘出来,"我已经闻过了,好多人吃了都好了。
"我一把夺过瓶子扔到垃圾桶:"妈!医生说了乐乐现在只能吃流食,不能乱吃东西!
""你怎么又扔我的东西!"她尖叫着去捡,"这瓶药三百块呢!你就是败家!""三百块?
"我气笑了,"乐乐这次抢救花了五万,你觉得这三百块的'神药'能顶用?"她站起身,
拍着胸脯说:"那是你们不会养生!我要是早给乐乐喝这药,他根本不会进医院!
上次楼下张阿姨的孙子感冒,吃了这药第二天就好了!""张阿姨孙子是普通感冒,
乐乐是食物中毒!"我耐着性子解释。"那不一样吗?都是生病!"她梗着脖子,
"老祖宗说了,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才有效!"我看着她振振有词的样子,突然明白,
跟她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她的世界里,"老祖宗说的"比医生的诊断书有用,
"别人都在用"比科学依据靠谱。乐乐出院那天,医生反复叮嘱,
近期要吃新鲜、干净的食物,注意卫生。回到家,我打开冰箱,一股馊味差点把我熏晕。
里面塞满了婆婆捡来的菜叶、过期的牛奶,还有半包发黑的馒头。"这些东西怎么还在?
"我皱着眉往外扔。"别扔!"婆婆从房间冲出来,"菜叶洗干净还能吃,
牛奶煮开了就没细菌了,馒头切掉黑的部分照样能啃!""妈!这些东西吃了会生病的!
"我把垃圾袋系紧。"你就是浪费!"她抢过垃圾袋,又把东西捡了回去,"我年轻的时候,
连观音土都吃过,不照样活到现在?你们现在日子过好了,就忘了本了!
"我看着她把那些发霉的食物重新塞进冰箱,突然觉得一阵无力。更让我崩溃的是,
晚上给乐乐洗澡时,我发现他背上起了一片红疹。"这是什么?"我扒开衣服仔细看,
红疹连成一片,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溃烂。婆婆凑过来看了一眼,
得意地说:"我下午用艾草给乐乐擦了擦身子,这是在排毒呢!""你用什么艾草?
"我心里咯噔一下。"就上次给你看的那把,我煮了水给他擦的。"她邀功似的,
"张阿姨说这招治湿疹特别灵,她孙女用了两次就好了。"我冲进厨房,
果然看到锅里还剩着黑乎乎的水,水面漂着一层白沫。那把发霉的艾草,就扔在灶台边。
我疯了一样抱起乐乐冲向医院。急诊医生检查后,
气得发抖:"你怎么能给孩子用发霉的东西擦身子?这是真菌感染!再晚点来,
孩子皮肤都要烂掉了!"看着乐乐因为瘙痒哭闹不止,后背被挠得血肉模糊,
我终于忍不住了。给沈砚舟打了个电话,声音哽咽:"砚舟,你回来吧,
这个家我撑不下去了。"3沈砚舟回来那天,带了个意想不到的人——婆婆的妹妹,柳玉梅。
小姨是退休教师,明事理,以前经常劝婆婆别太迷信偏方。我以为,有小姨帮忙,
婆婆总能听进去几句劝。没想到,小姨刚进门,婆婆就拉着她哭诉:"你可算来了!
你看看你外甥媳妇,把我当仇人一样,我好心给乐乐治病,她非说我害孩子!
"小姨叹了口气,看向我:"念念,妈也是好意,就是方法不对。""小姨,
她用毒蘑菇给乐乐煮汤,用发霉的艾草给孩子擦身子,这不是好心,这是害人!
"我把乐乐的病历拍在桌上。小姨看了病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姐,孩子身体弱,
可不能乱吃东西、乱用药啊。""我那不是乱用药!"婆婆立刻反驳,
"蘑菇是我小时候常吃的,艾草是张阿姨推荐的,人家都用得好好的,就乐乐娇气!
""张阿姨张阿姨,你能不能别总听张阿姨的?"我忍不住提高了音量,
"张阿姨有医学常识吗?她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张阿姨比你懂!"婆婆瞪着我,
"她孙子从小用偏方养大,身体比谁都壮!上次社区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
"沈砚舟拉住我,对婆婆说:"妈,念念也是担心乐乐,您以后别再给孩子乱吃东西了,
要买什么菜告诉我,我去买。""你们就是合起伙来欺负我老!"婆婆一屁股坐在地上,
拍着大腿哭起来,"我辛辛苦苦带孙子,还带出错来了?早知道这样,
我当初就不该同意你们结婚!"这场闹剧最终以小姨的劝说收场。
小姨拉着婆婆的手说:"姐,现在时代不同了,养孩子要讲科学。你要是真为孩子好,
就听医生的,别再信那些偏方了。"婆婆虽然没说话,但我看得出来,她根本没听进去。
果然,没过几天,我就发现乐乐的水杯里多了些褐色的沉淀物。"这是什么?
"我拿着水杯问婆婆。"是我在药店买的灵芝粉,给乐乐补身体的。"她得意地说,
"药店老板说这是野生灵芝,增强免疫力,一百块一小勺呢!""谁让你给孩子吃这个的?
"我气得发抖,"医生说乐乐现在只能吃清淡的!""你懂什么?这是好东西!
"她抢过水杯,"楼下李奶奶的孙子天天吃,现在都长到一米八了!我孙子也要补一补!
"我看着她手里的灵芝粉,包装上连生产厂家都没有,显然是三无产品。"这是三无产品,
不能吃!"我伸手去抢。拉扯间,水杯摔在地上,碎了一地。婆婆突然捂住胸口,
哎哟哎哟地叫起来。"我的心脏病犯了......"她瘫坐在沙发上,脸色发白。
我和沈砚舟吓坏了,赶紧要送她去医院。她却摆摆手:"不用去医院,我有药。"说着,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瓶子,倒出几粒黑色的药丸吞了下去。"这是什么药?
"我看着瓶子上陌生的标签。"是张阿姨给我的救命丹,专治心脏病。"她得意地说,
"上次我心口疼,吃了一粒立刻就好了,比医院开的药管用多了!"我拿过瓶子一看,
上面连成分表都没有,只有几个模糊的字:"祖传秘方,心脏病专用"。"妈!
你怎么能吃这种来历不明的药?"我急得团团转,"心脏病是大事,必须去医院检查!
""我不去!"她把头扭到一边,"医院就是想骗我钱!上次我去体检,医生说我血压高,
让我买药,我吃了张阿姨给的降压药,现在血压稳得很!"我看着她油盐不进的样子,
突然觉得一阵绝望。她不仅要祸害孩子,还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4婆婆的"偏方之路"越走越远。她不再满足于给孩子用药,开始给自己"养生"。
每天早上五点就去公园"采气",说是能吸收天地精华;晚上对着月亮打坐,说能调和阴阳。
她塞满了各种"神药"——没有生产日期的钙片、号称能治百病的草药、包装简陋的保健品。
我和沈砚舟劝了无数次,她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就说:"你们不懂,这是养生!
公园里好多老头老太太都这样,人家身体比你们年轻人还好!"她说的没错,
公园里确实有一群像她这样的老人,痴迷于各种偏方和养生法。他们聚在一起,
交流"心得",分享"神药",谁的偏方效果好,谁的保健品见效快,都能成为焦点。
婆婆在这群人里,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她不再抱怨我这个儿媳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