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噩梦又来了——丈夫陈明从医院顶楼坠落的画面,他的身体在半空中缓慢旋转,眼神里满是控诉。
她伸手摸向床的另一侧,依然是冰冷空荡。
两年了,她仍无法适应一个人睡觉的感觉。
窗外,雨点敲打着玻璃,远处偶尔有闪电划过。
林慧敏看了眼床头钟,凌晨1:27,睡意全无。
作为临终关怀中心的心理医生,她本该比常人更懂得如何应对死亡,却无法治愈自己的伤痛。
她披上睡袍,走向书房。
案头上堆着几份病历,都是明天要进行心理评估的患者。
或许工作能让她暂时忘记那些挥之不去的梦魇。
林慧敏端起冷掉的咖啡,翻开第一份病历。
五十六岁男性,胰腺癌晚期,对治疗方案抗拒,家属反映他有轻生倾向。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几条建议,正准备继续下一份,手机突然响了。
屏幕上显示"未知号码"。
凌晨2:15,谁会在这个时候打来电话?犹豫片刻,林慧敏接通了电话。
"喂?"电话那头传来一种机械般的声音,像是经过了变声处理:"晚上好,林医生。
请不要挂断,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你是谁?这个时间打电话很不礼貌。
"林慧敏皱起眉头。
"我是午夜告白者。
"那个声音继续说道,"我想向你忏悔一些事情,或者说,预告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
"林慧敏的手指悬在挂断键上,却被对方接下来的话钉在原地。
"三天后,一名42岁的女教师会被发现死在家中的浴缸里。
她的颈动脉会被精准切开,没有挣扎痕迹,没有防卫伤。
死亡时间会是凌晨两点十五分,就像现在这个时刻。
""这是什么恶劣的玩笑?"林慧敏警觉起来,"我要挂电话了。
""林慧敏,35岁,临终关怀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京都医学院心理系。
你丈夫陈明两年前从医院七楼坠落身亡,表面上是意外,其实不是。
"机械声音毫无感情地陈述着,"你右手腕内侧有一个半月形的胎记,只有亲密的人才知道。
你每晚都会做同一个噩梦,梦见陈明坠楼的场景,然后惊醒。
"林慧敏的手开始颤抖。
这些都是真的,尤其是那个胎记,连她的同事都不知道。
"你想要什么?""我只是想告诉你真相。
那位女教师名叫张丽,住在东城区翠湖公寓3栋502室。
她会死,因为她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
就像你丈夫一样。
""别胡说!我丈夫是意外坠楼!"林慧敏几乎喊了出来。
"你心里清楚那不是意外。
深入调查,林医生,否则下一个可能就是你。
"机械声音突然变得急促,"记住,不要报警,否则会有更多人死。
我会再联系你。
"电话突然断了。
林慧敏立刻查看通话记录,却惊讶地发现没有任何显示,仿佛这通电话从未存在过。
她的心跳加速,额头渗出冷汗。
是恶作剧吗?还是她工作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林慧敏倒了杯水,试图冷静下来。
对方说的那个地址,她可以去核实。
但如果真有其人,这不就意味着……她摇摇头,决定先回床上休息。
明天再做决定。
临睡前,她习惯性地向窗外望去。
雨已经停了,昏暗的路灯下,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对面的树下,正抬头望向她的公寓。
林慧敏揉揉眼睛再看时,人影已经消失不见。
是幻觉吗?她拉上窗帘,但心跳依然无法平静。
内容在她脑海中不断回响:"三天后……42岁女教师……浴缸……颈动脉……"夜色深沉,窗外不知何时又开始下起了雨。
第二章:预言成真清晨,林慧敏站在浴室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眼下的黑眼圈。
那个午夜来电一定是幻觉,她对自己说。
悲伤、疲惫和过度工作导致的幻听,没什么好害怕的。
她决定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专注于今天的工作。
临终关怀中心的走廊总是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宁静。
林慧敏推开陈老太的病房门,这位90岁的老人是中心的常住病人,肺部感染反复发作,但精神却出奇地好。
"林医生,你看起来很疲惫。
"陈老太眼睛明亮,"昨晚没睡好?"林慧敏微笑着坐到床边,"很明显吗?只是做了个噩梦。
"陈老太拍拍她的手,"梦里有没有电话响?"林慧敏的笑容凝固了。
"您说什么?""午夜的电话要认真对待,孩子。
有些声音想要告诉你真相。
"老人的语气突然变得神秘。
"陈奶奶,您在说什么?我不明白。
"林慧敏感到一阵寒意。
陈老太轻轻摇头,"时候到了你就会明白。
每个人都有秘密,陈明也不例外。
"林慧敏心跳加速,陈明是她丈夫的名字,她从未在陈老太面前提到过。
正想追问,同事护士敲门进来换药,谈话被迫中断。
下班路上,雨后的空气潮湿闷热。
走到医院停车场时,林慧敏感觉背后有视线。
她猛地转身,只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闪进了树丛。
她加快脚步,几乎是跑到了自己的车前。
路上,后视镜中似乎有一辆深色轿车一直保持距离跟着她,但当她刻意绕道时,那车却不见了。
三天过去了,林慧敏几乎忘记了那个奇怪的电话。
午休时,同事们聚在医院餐厅,议论着早间新闻。
"听说了吗?东城区翠湖公寓发生命案,一名女教师被杀了。
""太可怕了,说是死在自家浴缸里,颈动脉被割断。
"林慧敏的手僵住了,咖啡杯从指间滑落,摔在地上。
所有人都转头看她。
"林医生,你没事吧?"徐医生——医院外科主任——走过来关切地问道。
"没事,只是有点累。
"她机械地回答,脑海中回响着那个机械声音:42岁女教师,浴缸,颈动脉。
"受害人名叫张丽,当地一所高中的心理老师。
"有人继续说着,"警方说是专业手法,死亡时间大约是凌晨两点左右。
"林慧敏几乎无法呼吸。
这不可能是巧合。
"你看起来真的不太好。
"徐医生的目光里带着审视,"需要休息一下吗?"她摇摇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可能是低血糖,我去办公室吃点东西。
"回到家,林慧敏立刻打开电脑,搜索"张丽 教师 谋杀"。
新闻报道证实了一切:张丽,42岁,死亡方式与电话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她继续深入搜索,在社交网站上找到了张丽的资料。
翻看她的照片时,林慧敏忽然认出了一张合影中的面孔——她丈夫陈明。
照片描述显示是"2018级心理系同学会"。
林慧敏双手颤抖。
张丽和陈明是大学同学?这不可能是巧合。
那个午夜来电者知道什么?丈夫的死真的不是意外吗?她正要继续搜索,手机突然响起。
时钟显示:00:00。
"林医生,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那个熟悉的机械声音再次响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林慧敏近乎哀求,"张丽和我丈夫,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不是他们之间的联系,而是你丈夫发现了什么。
"声音平静地说,"五天后,市中心皇冠酒店会有第二个人死去。
李威,58岁,医药公司老板。
他和张丽一样,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
""我要报警!"林慧敏威胁道。
"报警只会有更多人死,包括你自己。
"声音突然变冷,"我劝你自己调查。
你丈夫的死亡档案被篡改了,你难道不想知道真相吗?"电话再次突然中断,通话记录依然一片空白。
林慧敏瘫坐在椅子上,脑海中闪过丈夫生前最后几天的异常举动——频繁的深夜电话,神秘的笔记本,以及他说过的那句"有些事情我必须弄清楚"。
起身准备睡觉时,她注意到书架似乎与之前不同了。
走近一看,一本《法医病理学》被翻开在颈部动脉解剖那一页,而她确定自己从未翻看过这本书。
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有人进过她的家。
第三章:秘密录音林慧敏的心脏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攥住。
那本被翻开的法医书证实了她最可怕的猜测——有人潜入了她的家,而且对她了如指掌。
被恐惧包围的同时,一股莫名的决心在心中升起。
她不能继续被动等待。
第二天一早,林慧敏请了半天假,前往电子市场。
她购买了最新的录音设备和一个电话信号增强器,店员疑惑地看着这位优雅的女士要这种设备的用途,但她只是淡淡一笑带过。
下午,她约了闺蜜王梅在一家僻静的咖啡馆见面。
王梅是本地一家报社的资深记者,敏锐且值得信任。
"说吧,什么事让你神神秘秘的?"王梅搅动着咖啡,敏锐地观察着林慧敏苍白的脸色。
林慧敏犹豫片刻,"我可能遇到麻烦了。
"她斟酌着词句,讲述了女教师张丽的死亡和她与陈明的联系,但只字未提神秘电话的事。
"你认为丈夫的死与这个女教师的谋杀有关联?"王梅皱起眉头。
"我不确定,但我想查清楚。
"林慧敏抿了口咖啡,"你能帮我查一个人吗?李威,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板。
"王梅点点头,"给我几天时间。
但慧敏,如果你怀疑有危险,应该报警。
""等我确定了再说。
"林慧敏勉强笑了笑。
回到医院,林慧敏走向陈老太的病房。
门微开着,她正要推门,却听见里面传来徐医生的声音。
"剂量再增加20%,记录保持不变。
"好奇心驱使她悄悄透过门缝望去。
徐医生站在病床前,手里拿着注射器,而护士手上拿着病历本。
"徐医生,这个剂量超出常规了。
"护士犹豫道。
"我说了算。
改了病历就行。
"徐医生的语气不容置疑。
林慧敏心头一震,迅速后退几步,装作刚到。
她敲了敲门,徐医生转过身,脸上立刻挂上专业微笑。
"林医生,来看陈奶奶啊?我刚给她做了检查,情况稳定。
"林慧敏点点头,假装没看见护士悄悄修改的病历。
随后的几天,她暗中观察徐医生,发现他对某些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异常调整,却无法判断这是专业判断还是别有用心。
五天的等待如同煎熬。
午夜将近,林慧敏坐在书房,录音设备摆放整齐,手机放在桌面正中。
时钟的指针指向十二点,手机准时响起。
"我等你的电话。
"林慧敏直奔主题,同时按下录音键。
"聪明的林医生。
"机械声音依然毫无情感波动,"你买了录音设备,但没用的。
"林慧敏心中一惊,但保持平静,"你说过李威会死,在哪里?""皇冠酒店2107房间,明晚九点。
颈部会有一道干净的切口,就像手术那样精准。
他会在浴室里失血而亡,死前将看到行凶者的脸。
""谁是行凶者?""这是最有趣的部分。
"声音带着一丝嘲弄,"或许你该问问自己。
""别玩谜语!"林慧敏失去耐心,"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想知道我是谁?"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我知道你九岁生日那天,在姑姑家阁楼发现了什么。
那本日记,你从没告诉过任何人,对吧?"林慧敏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那是她儿时最深的秘密,连陈明都不知道。
她九岁时在姑姑家阁楼发现一本日记,记载着姑姑不为人知的婚外情,而那个情人后来在一场可疑的车祸中丧生。
"你...怎么会知道?"她的声音颤抖。
"我比你想象的更了解你,林慧敏。
不要试图阻止即将发生的事,也不要报警。
否则,代价会很高。
"电话断了。
林慧敏立刻检查录音设备,却发现屏幕上显示"无记录"。
她检查了三遍,确认设备工作正常,但就是没有捕捉到通话内容,仿佛那通电话从未存在。
第二天早晨,医院一片喧嚣。
护士们围在一起看新闻,皇冠酒店发现一名商人被杀,正是李威。
死亡时间和方式与预告一模一样。
林慧敏强忍震惊,正要走开,一名警官走进医院大厅,向前台护士出示警徽。
"我们在命案现场发现一枚发卡,想确认是否属于你们的员工。
"林慧敏僵住了。
那是一枚银色蝴蝶发卡,正是她昨天在更衣室换衣服时发现不见的。
"这是林医生的。
"一名护士认出来,指向林慧敏,"昨天她还在找呢。
"所有目光转向她,林慧敏感到一阵眩晕。
她的发卡怎么会出现在命案现场?谁在陷害她?回到家,一个无标记的牛皮纸袋放在门口。
她戴上手套小心打开,里面是一张照片——李威西装革履地参加某个晚宴,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圆滑笑容。
翻到背面,一行红色字迹刺痛她的双眼:"他知道真相。
"第四章:警方调查"林慧敏?"一个沉稳的男声在医院走廊上叫住了她。
林慧敏转身,面对一位身着便装、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
"我是市刑侦队的张警官。
"他出示了警官证,"能借一步说话吗?"审讯室不如电视剧中那么戏剧化,但同样令人不安。
灰白的墙壁,冰冷的金属桌椅,和一面她知道是单向玻璃的镜子。
"这枚发卡是你的?"张警官将证物袋推到她面前。
"是的,但我不知道它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林慧敏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前天我在医院更衣室换衣服时就发现它不见了。
""巧合?"张警官冷笑,"你和李威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我甚至不认识他。
""真的吗?"张警官翻开一个文件夹,"李威是远景医药的董事长,过去三个月里,他至少十次联系过你们临终关怀中心。
"林慧敏震惊地看着张警官,"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只是一名心理医生,不负责行政事务。
""你丈夫陈明跳楼前,和李威见过面。
"张警官紧盯着她的眼睛,"这你也不知道?"林慧敏感到一阵眩晕。
她确实不知道。
陈明生前最后几周神神秘秘的,经常深夜接电话,出门也不告诉她去哪里。
三小时的询问后,由于证据不足,张警官不得不放她离开,但警告她不要离开城市。
回到医院,林慧敏直接去了档案室。
利用心理咨询师的权限,她调出了近期医院与医药公司的合作记录。
远景医药——李威的公司——过去六个月与医院签订了三份大额合同,其中一份是关于一种新型镇静剂的临床试验。
奇怪的是,该试验的主要负责人正是徐医生。
林慧敏继续翻找,直到一个文件夹引起她的注意——"午夜花园项目"。
然而,当她试图打开时,系统提示"权限不足"。
她决定去看看陈老太,也许那位神秘的老人知道些什么。
然而,护士站传来坏消息:陈老太病情突然恶化,已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我能去看看她吗?"林慧敏询问护士。
"徐医生下令暂停一切探视。
"护士遗憾地说。
正当林慧敏准备离开,徐医生出现了。
"林医生,你在找陈奶奶?"他的语气友善,眼神却冰冷,"她情况不太好,需要安静休养。
""她病情为什么会突然恶化?"林慧敏忍不住问。
徐医生微微皱眉,"老年人就是这样,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别担心,我会照顾好她。
"夜幕降临,林慧敏疲惫地回到家中。
刚踏入玄关,她就察觉到不对劲。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古龙水味,而她从不用古龙水。
她警觉地检查每个房间。
表面上看,一切正常,没有明显被翻动的痕迹。
但当她进入书房时,感觉桌椅的位置似乎与早上离开时有微妙差异。
午夜将至,林慧敏坐在床边,等待电话响起。
她已经不再害怕,只有深深的困惑和一丝隐约的期待。
电话准时响起。
"又见面了,林医生。
"机械声音说道。
"下一个是谁?"林慧敏直截了当地问。
"聪明。
"声音中透着赞赏,"赵美玲,你们医院的护士长。
明天晚上九点,她会在自己公寓的浴室里死去,手法依然是颈动脉切开。
"林慧敏攥紧了手机,"为什么是她?""因为她知道关于你丈夫的秘密。
"声音变得低沉,"他临死前,最后见的人就是她。
"林慧敏的心跳加速,"他们说了什么?""问她。
如果你能在她死前找到她的话。
"就在这时,林慧敏注意到电话背景中有一种节奏性的"滴滴"声,很像心电监护仪的声音。
电话那头似乎是医院或者医疗设施。
"你在医院?"她脱口而出。
电话突然断了。
翌日清晨,林慧敏打开电脑,想查找护士长赵美玲的联系方式。
然而,当她点开浏览器时,最近的搜索记录中有"完美谋杀方式"、"无痕迹犯罪"、"颈动脉切割致死时间"等内容。
这些搜索她从未进行过。
有人入侵了她的电脑,而且是为了栽赃她。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有人正在精心布局,让她成为一连串死亡的替罪羊。
而最令她不安的是,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
第五章:身陷疑云清晨,林慧敏急匆匆赶到医院,心中惦记着护士长赵美玲。
然而,临终关怀中心的护理站一片忙碌,询问几个同事后,她得知赵美玲今天休假。
"你知道她住在哪里吗?"林慧敏问值班护士。
"怎么了?有急事?"护士疑惑地看着她。
"我...有专业问题想请教她。
"护士摇摇头,"她很注重隐私,没人知道她的确切住址。
不过她明天会来上班,你可以等等。
"林慧敏知道,明天可能已经太迟了。
她决定去人事部查询,但刚走到电梯口,就被徐医生叫住。
"林医生,警方在找你。
"他指向大厅,张警官站在那里,表情比昨天更加阴沉。
这次的询问在警局进行,氛围比上次更加压抑。
"张丽,李威,"张警官把两张照片摆在桌上,"他们生前都与你丈夫有联系。
张丽是他的大学同学,李威则在陈明死前两周与他见过三次面。
"林慧敏的胃部一阵绞痛,"这不能证明我与他们的死有关。
""李威是医药公司老板,专门为医院提供药品。
他与陈明医生的会面,据我们所知,是关于一种新型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
"张警官的目光犀利,"而你丈夫死后,这个调查被突然中止。
"林慧敏感到呼吸困难,"你在暗示什么?""我在陈述事实。
你丈夫死亡的方式很可疑,虽然被判定为意外,但现在看来,可能不是。
"他俯身向前,"你最后一次见到赵美玲护士长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让林慧敏警觉,"昨天在医院,怎么了?""仅仅是例行询问。
"张警官的表情难以捉摸,"你可以走了,但别离开城市。
"走出警局,暮色已经笼罩城市。
林慧敏感到一阵被窥视的不安。
在一个十字路口,她突然回头,看见一个穿黑衣的身影迅速闪入暗巷。
她加快脚步,拐进一家商场,从另一个出口溜出,然后跳上一辆公交车。
确定甩掉跟踪者后,她直奔王梅家。
"天啊,你看起来糟透了!"王梅把她拉进屋内。
林慧敏几乎崩溃,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王梅,包括午夜电话和预告的谋杀。
"这太疯狂了,"王梅递给她一杯热茶,"你应该找个律师。
有人显然在陷害你。
""我需要找到赵美玲,今晚之前。
"林慧敏说。
王梅作为记者的敏锐让她迅速拿起电话,"我有个警局的朋友,也许能帮忙。
"几个电话后,王梅挂断电话,"赵美玲住在东湖公寓12栋,但警方今天已经去过了,没人应门。
"林慧敏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医院同事。
"林医生,你听说了吗?赵护士长被杀了!警方刚刚来医院询问情况..."林慧敏的手机掉在地上,屏幕碎裂。
她的预感成真了,但比预期提前了几小时。
当晚新闻确认,赵美玲在自己公寓浴室被发现死亡,死因是颈动脉切断。
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场发现一条丝巾,经确认属于林慧敏。
"那是我上周弄丢的!"林慧敏对着电视惊呼。
王梅握住她的手,"明天我陪你去警局自首,解释清楚。
现在你不能回家。
"然而,清晨刚至,警方就找到了王梅的住处。
"林慧敏,我们需要你协助调查。
"张警官的语气不容拒绝。
在警局,:赵美玲公寓楼下的摄像头拍下一个穿深色风衣、戴着帽子的女性身影在案发时间进入大楼。
虽然看不清脸,但身形、走路姿态与她极为相似。
"这不是我!"林慧敏近乎绝望地喊道,但她看到了张警官眼中的怀疑。
六小时的问讯后,由于证据仍属间接,警方不得不再次放她离开。
然而,张警官的警告意味深长:"我们会一直盯着你。
"回到医院,一封强制休假通知等着她。
同事们的目光充满怀疑和恐惧,仿佛她已经是个罪犯。
晚上回到家,林慧敏发现前门锁好像被动过。
进屋后,她仔细检查每个房间,一切看似正常,直到她走进浴室,打开药品柜。
她的安眠药不见了,至少少了十几片。
林慧敏颤抖着关上柜门,镜子中的自己苍白如纸。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屏幕显示:23:30。
午夜电话提前了。
"游戏改变了,林医生。
"机械声音说,"明晚就是你了。
"第六章:自我怀疑"明晚就是你了。
"这句话在林慧敏脑海中回荡,如同死亡倒计时。
她立刻拨通王梅的电话,声音几乎哽咽。
"我需要监控设备,最好能连接到手机上的那种。
今晚必须装好。
"两小时后,王梅帮她在家中安装了四个微型摄像头,分别对准前门、客厅、卧室和书房。
林慧敏将监控画面同步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确保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看到家中状况。
"你打算整晚不睡觉监视吗?"王梅担忧地问。
"不然呢?如果凶手要来找我,我至少要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林慧敏苦笑道。
王梅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我查了一些事。
赵美玲确实和你丈夫有联系,而且比你知道的更深。
"林慧敏猛地抬头:"什么意思?""她曾是负责你丈夫病房的护士长。
有趣的是,她在死前一周曾三次尝试联系你,但都未成功。
"王梅拿出一份记录,"这是她的通话记录,有三个打向你手机的号码。
"林慧敏检查自己的手机,那几天确实有未接来电,但号码被标记为"垃圾电话",她从未接听。
"还有更糟的。
"王梅犹豫片刻,"我有警方的朋友透露,调查显示你的银行账户近期有多笔不明资金进出,总计约五万元。
而且,你的手机定位记录显示,在每起案件发生时,你都曾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
""这不可能!"林慧敏几乎尖叫,"我从未去过那些地方!我的账户也没有什么异常交易!"王梅握住她的手:"我相信你。
有人在精心策划这一切,目的就是陷害你。
但警方掌握的证据对你极为不利。
"夜幕降临,王梅离开后,林慧敏坐在客厅沙发上,平板电脑显示着四个监控画面,一把水果刀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每隔几分钟,她就检查一次门锁和窗户。
凌晨两点,疲惫终于战胜了恐惧,她不知不觉睡着了。
当她被一阵冷风惊醒时,客厅时钟显示2:47。
她立即查看平板电脑,却发现屏幕一片漆黑——所有摄像头都失效了。
恐惧如冰水浇遍全身,她抓起水果刀,轻手轻脚检查每个房间。
一切看似正常,直到她进入厨房,在水槽旁发现了一把从未见过的手术刀,刀刃上沾着已经凝固的血迹。
林慧敏强忍着呕吐感,用纸巾小心翼翼地将刀具包起来,藏在一个盒子里。
当她再次查看平板时,监控画面已经恢复,时间显示3:17——摄像头失效了整整半小时。
天亮后,她打开电视,新闻正在报道城郊发现一具无名女尸,死因是颈动脉切割,与之前的案件手法如出一辙。
死亡时间初步判定为凌晨2:30至3:00之间。
林慧敏跌坐在沙发上,冷汗浸透衣背。
那正是她家监控失效的时间段。
她冲进浴室,急切地脱下睡衣检查自己的身体。
在右前臂内侧,她发现了三道浅浅的划痕,像是被指甲抓伤的痕迹。
更令她恐惧的是,睡裤膝盖处沾有暗褐色的泥土,而昨晚睡前她明明穿的是干净的睡衣。
"这不可能..."林慧敏喃喃自语,思绪如同暴风般混乱。
难道她真的在睡梦中离开家门,犯下了这些可怕的罪行?她回忆起大学时曾有过的一次梦游经历,以及丈夫过世后偶尔出现的记忆空白。
突然,电话铃声打破了死寂。
"林医生,我是法医科的周医生。
"一个陌生的女声响起,"张警官让我通知你,我们刚完成了对你家中发现的手术刀的初步检测。
"林慧敏惊呆了,她甚至还没来得及报警。
"血迹确实是人血,但血型是B型阴性。
"法医继续说,"这与最新受害者的A型阳性血液不符。
我们需要你来警局做进一步询问。
"林慧敏挂断电话,混乱的思绪突然有了一丝清明。
血型不匹配意味着什么?如果她真的在精神恍惚状态下杀人,那刀上的血液应该与受害者一致。
血型不符的唯一解释是——有人故意将染血的刀具放在她家中。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每一个记忆,每一个感觉。
那些划痕和泥土是如何出现的?监控为什么会失效?如果她没有杀人,那么谁在如此精心地布局,一步步将她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答案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第七章:封闭治疗林慧敏刚踏入警局,就被四名警察包围。
"林慧敏,你因涉嫌谋杀张丽、李威、赵美玲和城郊无名女尸被正式逮捕。
"张警官的声音冰冷而正式,"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手铐冰凉的触感让林慧敏浑身颤抖。
尽管她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仍令她无法呼吸。
审讯室里,张警官摊开一叠文件。
"我们已经确认,你的指纹出现在了最新受害者公寓的门把手上。
"他冷静地陈述,"你的手机定位显示,在每起案件发生时,你都曾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他推出四张照片,每张上都标记着被害人的姓名和死亡日期。
"这四名死者生前都与你丈夫有过直接接触。
张丽是他的大学同学和前女友,李威是他调查的药企老板,赵美玲是负责他病房的护士长,而最新的受害者——"他停顿一下,"葛雯,是他生前的药理顾问。
"林慧敏震惊地看着照片,那个被称为"城郊无名女尸"的受害者,竟然也与陈明有关。
"你对丈夫的死一直心存怨恨,认为他背叛了你。
"张警官的声音变得低沉,"我们有证据表明,他可能在与这些人筹划一些事情,而你发现后,选择了报复。
""这太荒谬了!"林慧敏几乎喊叫起来,"我没有杀任何人!有人在陷害我!""那么解释一下这个。
"张警官播放了一段监控录像,显示一个与林慧敏体形相似的女人离开她的公寓大楼,时间正是监控失效的那段时间。
林慧敏的声音颤抖:"我要求进行心理评估。
如果我真的做了这些事,那我一定是精神出了问题。
"三天后,法庭上,心理评估报告成为了全案焦点。
"被告患有解离性身份障碍,具有多重人格特征。
"心理医生严肃地陈述,"在压力情境下,她可能在不同人格间切换,且主人格可能对另一人格的行为毫无记忆。
""法官大人,"公诉人站起来,"考虑到被告的精神状况和公共安全,我们建议将其送往心理康复中心进行封闭治疗。
"林慧敏麻木地听着法官宣布判决,感觉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场荒诞的噩梦。
晨星精神病院坐落在城郊,四周是高墙和铁丝网。
林慧敏被分配到三楼的单人病房,白色的墙壁,简单的床铺,唯一的窗户装有防护栏。
"适应得怎么样?"第三天早晨,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医生微笑着走进来,"我是刘医生,负责你的心理治疗。
""我没有精神病。
"林慧敏平静地说。
"多数病人刚来时都这么说。
"刘医生习以为常地记录着,"你有没有出现幻听、幻视,或者无法解释的行为?"林慧敏想起那些午夜电话,但选择保持沉默。
午餐时间,在公共活动区,一位瘦小的女病人突然坐到林慧敏对面。
"你是新来的杀人犯。
"她眼神锐利,与其他病人迷茫的目光截然不同,"我叫孙玲,别相信他们给你吃的药。
"林慧敏警觉地看着她:"什么意思?""这里没有人真正痊愈。
"孙玲压低声音,"有些医生在进行非法实验,我看见过他们半夜把病人推进地下室。
第二天,那些病人要么变得像行尸走肉,要么...再也没出现过。
"一位护士走过来,友善但坚定地把孙玲拉走:"孙女士,该吃药了。
"从那天起,林慧敏注意到护士们对她格外关注。
每晚九点,都有护士来给她注射药物,声称是"帮助睡眠和控制症状"。
这些药物让她头脑昏沉,记忆模糊。
有时她会发现自己站在浴室里,却不记得怎么到的那里;或者在病历本上看到一些自己不记得说过的话。
两周后的一个深夜,林慧敏被熟悉的铃声惊醒。
她的病房里没有电话,但铃声清晰地从走廊传来。
她轻轻打开门,循声走去,发现走廊尽头的公用电话正在响。
颤抖着拿起听筒,熟悉的机械声音响起:"我们比想象中更近,林医生。
""你是谁?为什么跟踪我?"林慧敏低声问道。
"我不是在跟踪你,我是在保护你。
"声音停顿,"想证明你的清白吗?检查你床下的第三块地板。
"电话突然断了,林慧敏急忙返回房间,掀开床垫,果然在第三块地板下发现一个缝隙。
她小心翼翼地撬开,里面有一个小信封,装着一张纸条:"午夜花园项目,编号XJ-7,档案室B区有完整记录。
"这是什么意思?还没等她思考,脚步声由远及近。
林慧敏迅速藏好纸条,躺回床上装睡。
护士推门进来,给她注射了一针。
药物很快发挥作用,视线变得模糊,但在陷入黑暗前,她看到护士对着某处点了点头,仿佛那里有人在监视。
第二天醒来,林慧敏感觉头痛欲裂。
她挣扎着爬起来,在洗手间刚想洗脸,却被墙上的一行字吸引了目光。
在瓷砖的缝隙中,个微小但清晰的字:"徐医生知道真相"第八章:王梅调查王梅站在晨星精神病院的高墙外,望着那座灰色建筑,心如刀绞。
她最后一次见到林慧敏是在法庭上,朋友被宣判送往精神病院进行封闭治疗时那茫然的眼神仍刻在她脑海中。
作为资深调查记者,王梅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案件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我不会放弃你的,慧敏。
"她在心中默念,随后转身离开。
王梅首先联系了医院内部的线人——一位在行政部门工作的老同学李明。
"这些是过去五年的死亡记录,"李明递给她一个U盘,神色紧张,"我冒了很大风险。
如果被发现..."王梅点头致谢:"我会小心处理。
"回到家中,王梅分析数据后倒吸一口冷气。
医院的死亡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临终关怀中心——即使考虑到病人原本就是晚期患者,这个比例仍然不正常。
更奇怪的是,许多死亡病例的具体原因记录模糊不清。
三天后,李明又秘密提供了一份医院财务报表。
"看这里,"他指着几行数字,"近两年购入了大量高端医疗设备和药品,价值上千万,但实际入库记录几乎为零。
""钱去哪儿了?"王梅皱眉。
"没人知道,但这笔账目由徐医生亲自签字。
"王梅思索片刻:"陈明——林慧敏的丈夫,生前在医院做什么研究?"李明显得更加不安:"据说是一个特殊项目,代号'午夜花园'。
资料被严格保密,连我这样的行政人员都无权查阅。
""你能帮我联系陈明的前同事吗?"李明摇头:"很难。
他的研究团队成员要么调离,要么...意外身亡。
"这个信息让王梅寒毛直竖。
她决定亲自走访陈明生前的同事。
第一站是前药理师张建,据记录他与陈明共事三年。
然而,当她找到张建的住址时,邻居告诉她,张建一家三个月前突然搬走,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第二位同事王立已经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死亡时间恰好是在陈明去世后两周。
第三位是护士刘青,据说与陈明关系较好。
王梅找到她在郊区的小公寓,却发现房门紧锁,邮箱堆满了信件。
门卫说,刘青已经两个月没回来了,但也没办理退租手续。
每一条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可怕的事实:知道真相的人正在系统性地消失。
回家的路上,王梅注意到一辆黑色轿车一直跟在她后面。
她故意拐进几条小巷,确认了自己被跟踪的事实。
她立即改变计划,直奔公共图书馆。
在那里,她利用公共电脑查询了晨星精神病院的背景资料。
"果然..."她盯着屏幕上的信息,眼睛睁大。
晨星精神病院与临终关怀中心同属"晨星医疗集团",而集团董事长正是江明远——徐医生的导师,曾是国内著名神经科学家。
更引人注目的是,集团近年来获得多项"神经药理学研究"的政府资助,总额超过两亿元。
王梅迅速整理材料,将所有发现写成报告,并附上医院异常死亡率的分析和财务异常的证据。
她打算冒险将这些资料送到精神病院给林慧敏。
她联系了一位在晨星精神病院工作的护工,付了一笔不菲的"咨询费",对方答应帮忙将资料秘密转交给林慧敏。
"告诉她,所有死者都与'午夜花园'项目有关,她丈夫发现了什么,导致他被杀。
我会继续调查。
"王梅叮嘱道。
夜幕降临,王梅驾车回家。
她决定联系几位信任的同行,将调查发现分享给他们,以确保信息安全。
这时,后视镜中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再次出现,距离越来越近。
"该死!"王梅加速,试图甩开跟踪者。
车辆在夜色中穿梭,黑色轿车紧咬不放。
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辆货车突然从侧面冲出。
王梅急转方向盘避险,却失去控制,车子撞向路边的护栏。
剧烈的撞击声后是令人窒息的静默。
安全气囊弹出,王梅感到一阵剧痛,随后视线模糊。
朦胧中,她看到几个黑影靠近车窗,其中一人戴着熟悉的眼镜——是徐医生。
"快,送医院。
"她听到有人命令道,"别让她死了。
"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
王梅试图保持清醒,但黑暗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