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雁门惊变
林凡的手指死死按在军报上,仿佛要将那纸薄薄的文书按进骨髓。
墨迹晕染开一片模糊,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雁门关守将——苏定方,苏琬的父亲。
这几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
“陛下……”兵部尚书王焕的声音发颤,仿佛秋风中的落叶,“雁门关破,北狄铁骑三日便可抵京畿……”殿内群臣哗然,议论声如潮水般汹涌。
谢明远站在首位,紫袍下的手指微微蜷缩,那细微的动作被林凡敏锐地捕捉到。
老狐狸的目光始终紧锁着龙椅上的年轻帝王,仿佛要从他脸上找出一丝慌乱。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心脏却在胸腔里疯狂跳动。
他缓缓抬头,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殿内每一张或惊慌、或算计的脸,最后落在王焕身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雁门关守军还剩多少?”
“不足三千……”王焕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
“北狄十万铁骑,三千残兵如何抵挡?”
一名武将忍不住出声,声音洪亮如钟,“陛下,当务之急是调集京营精锐北上!”
“不可!”
谢明远突然厉声打断,声音如同惊雷炸响,“京营乃拱卫皇城根本,岂能轻动?”
林凡眯起眼,老狐狸的反应太快了——他根本不想让皇帝调动京营!
这其中必有蹊跷。
殿内争执渐起,主战派与主和派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
林凡却沉默不语,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哒哒”的声响,在这嘈杂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他忽然想起现代历史书上的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混沌的思绪。
北狄入侵的时机太巧了。
他刚刚“病愈”,朝局未稳,雁门关就破了?
而且,守将还是皇后的父亲……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王尚书。”
林凡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殿内瞬间安静,“雁门关守军可有战报?
苏定方……是战死,还是被俘?”
王焕一愣,额头渗出冷汗:“回陛下,尚无确切消息……也就是说,苏将军可能还活着?”
林凡缓缓站起身,袖中的手微微发抖,却强迫自己稳住声音,“传朕旨意——即刻派斥候潜入雁门关,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谢明远眉头一皱:“陛下,如今军情紧急,当以大局为重……首辅。”
林凡冷冷打断,“苏将军若还活着,便是大胤的忠臣。
若他己殉国,朕更不能让他的尸骨落在北狄手里。”
老首辅的瞳孔微微一缩,似乎没料到皇帝会如此强硬。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锦衣卫千户冲进殿内,单膝跪地,“陛下!
北狄使者己至午门外,声称……声称要面见陛下!”
殿内瞬间哗然。
“使者?”
林凡眯起眼,“他们想谈什么?”
千户低头:“使者说……若陛下愿割让北境三州,并纳贡白银百万两,北狄可暂退兵。”
“荒谬!”
主战派武将怒喝,“这是勒索!”
谢明远却突然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妨先见见使者,探其虚实……”林凡盯着老首辅,忽然笑了:“好啊,那就见见。”
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轻轻敲击扶手,目光却扫向殿角——那里,小德子正偷偷对他比了个手势。
北狄使者入殿时,带着一身血腥与风尘。
他是个高大的胡人,满脸虬髯,腰间佩刀虽被卸下,却依旧昂首挺胸,目光倨傲。
“大胤皇帝。”
使者单手抚胸,连跪都不跪,“我奉可汗之命,前来传达——跪下。”
林凡淡淡道。
使者一愣,随即冷笑:“我乃北狄使臣,非你大胤臣子,为何要跪?”
林凡没说话,只是看向殿外。
下一秒,禁军统领赵铁柱大步踏入,身后两名侍卫拖着一个血淋淋的麻袋,“砰”地丢在使者面前。
麻袋散开,露出一颗狰狞的人头——正是北狄先锋大将!
使者脸色骤变。
“现在。”
林凡缓缓站起身,声音冰冷,“跪下,或者,你的脑袋也会被装进麻袋里,送回给你的可汗。”
使者最终跪下了。
但当他颤抖着递上北狄可汗的亲笔书信时,林凡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信上除了勒索条件外,末尾赫然写着一行小字:“谢首辅己应允一切,陛下何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