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璧青萤》柏林首映(1)
冬日的寒风掠过城市街道,带起零星的雪花,空气中弥漫着北欧冬季特有的清冷,混合咖啡的焦香。
第50届柏林电影节的喧嚣预热,未能驱散这座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凛冽。
波茨坦广场周边,电影节主会场区域彩旗迎风招展,各种语言的交谈声、笑声与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这里不仅是世界电影的盛宴,更是梦想家、野心家、艺术家与商人汇聚的角力场。
田奘奘导演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旧羊毛大衣的袖口。
时隔八年再度执影,作品不仅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更是成为备受瞩目的开幕影片,这份重量远超他此前的预估。
他微微侧身,看向身旁的年轻人。
黄柯身着剪裁精致的黑色西装,身姿笔挺,步伐沉稳,面容沉静。
相较于周围那些或兴奋、或紧张、或刻意摆出云淡风轻姿态的剧组同行,他宛如一座被冰川封冻的火山。
目光深邃,视线掠过喧闹的人群和闪烁的镜头,却波澜不惊,仿佛眼前的繁华都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紧张吗?”
田奘奘低声问道,声音几乎被周遭嘈杂吞没。
“田导,我们只是来讲一个故事。”
黄柯缓缓摇头,“故事本身不会紧张。
该紧张的,是躲在黑暗中,不敢首视它的人。”
红毯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
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着《白璧青萤》(White Jade and Luminous Firefly)剧组,着重介绍了田奘奘这位重出江湖的导演。
而当介绍黄柯时,语气却隐约有些微妙,带着一种探究式的礼貌:“这位是来自中国的年轻编剧,同时也是本片的男主角,黄柯先生。”
闪光灯似乎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格外长些,一些外国记者面露好奇,而少数几名中国记者则彼此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想起临行前,田奘奘在机场吸烟室对他说的那番话。
“小杰(黄柯的乳名),到了那儿,什么都别说。
电影会替我们说话。
它说得好,我们放的屁都是道理;它说不好,我们说的道理都是屁。”
黄柯平静地接受所有投来的视线,微微颔首,礼仪周全,却透出一股拒人千里的疏离感。
他没有试图讨好任何人,眼神中不曾流露任何一丝“沉冤得雪”的恳切。
他只是伫立在那里,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沉默且有力的宣言。
红毯环节在一种微妙而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进入放映厅,喧嚣被隔绝于外,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气氛笼罩下来。
可容纳千人的大厅几乎座无虚席,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评论家、媒体记者和观众济济一堂,空气中飘浮着不同语言的私语。
灯光渐暗,最终彻底熄灭。
银幕亮起。
————————片名《白璧青萤》缓缓浮现,导演:田奘奘,编剧:黄柯,出品人:韩三屏。
镜头从远到近,伴随着一段轻快的音乐。
远山叠翠,梯田如镜,阳光在水面上跳跃。
几处青瓦木屋错落点缀于山坳之间,安静得像一幅被岁月遗忘的水墨画。
青山村静卧在连绵的群山中,村子不大,百户人家依山而居,青瓦泥墙,炊烟袅袅。
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树见证着这里的日出日落,春去秋来。
七月,日头正毒,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空气中翻涌着燥热。
一阵“突突”的柴油机声由远及近,只见一辆锈迹斑斑的拖拉机喘着粗气驶入村口,排出的黑烟如墨般翻滚。
还没等车停稳,画面中有两个年轻人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来。
走在前面的是李想,白衬衫洗得发亮,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明亮而温和。
跟在后面的是张杰,身材高大,穿着一件运动衫,肩上扛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
“这就是青山村了。”
李想望着西围青山,深吸一口气,山风清冽,顿时洗尽一路风尘。
村长老周和村支书老白早己等候在老槐树下,见他们来了,赶忙迎上来,黝黑的脸上堆满淳朴的笑容:“欢迎欢迎!
可算把你们给盼来喽!
村里的娃娃们天天蹲在村口问新老师啥时候到!”
老周抢过李想手中的行李,热情地领着两人往村里走去。
土路蜿蜒,低矮的土坯房沿坡而建,墙面斑驳,写满沧桑。
几只土狗原本趴在阴凉处打盹,听见人声警觉地抬头吠叫,被主人轻声呵斥后,又懒洋洋趴了回去。
几个光着***的小孩躲在半掩的木门后,探出小脑袋,怯生生又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陌生的“山外来客”。
“我们这儿条件差,比不得城里,两位老师多担待。”
老周语气中带着歉意。
“您别这么说,我们是来教书的,不是来享受的。”
李想含笑回应。
正说着,一行人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隐约传来女人的训斥声,夹杂着几声急促的狗叫。
老周放慢脚步,轻声叹息:“这是青萤她娘。
她男人去年在城里工地上出了事,就这么走了……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拉扯闺女,日子难呦。”
李想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正蹲在院子里,轻抚一只生产不久的母狗。
几只小狗崽正偎在母狗身边吃奶。
女孩听见人声,抬起头来。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黑溜溜的,像是被山泉水浸洗过的黑石子。
“闺女,快过来,见见新来的老师!”
老周招手唤她。
女孩怯生生地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只尚未睁眼的小黑狗崽,小狗在她掌心轻轻蠕动。
“老师好。”
她声音细细糯糯,目光却清亮地望向李想,带着纯真的好奇。
“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
李想蹲下身,与女孩平视。
“青萤。”
“青萤,真好听的名字,让人想到夏夜林间飞舞的萤火虫,亮晶晶的。”
女孩抿嘴笑了笑,又有点害羞。
此时她怀里的小狗轻轻“呜”了一声。
“这小狗真可爱。”
“大黑刚生的,有五只呢。”
青萤把小狗递过来,“老师,你要一只吗?
俺们村都说,狗来福,小狗会带来福气。”
李想稍作迟疑——他自幼喜欢狗,可想到支教清苦,一时犹豫。
“李老师,收下吧,”老周在一旁笑道,“咱们这儿家家户户都养狗,能看家护院,还能做个伴。”
李想终于接过那只温软的小生命。
小狗在他掌心嗅了嗅,寻个舒服的姿势又睡了。
他抬头看见青萤期待的眼神,不由得笑了:“那就谢谢你了。
我会好好照顾它的。”
他抬头迎上青萤期待的目光,不禁微笑:“谢谢你,我会好好照顾它。”
镜头特写青萤脸上顿时绽开笑容,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如野花般明亮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