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棒球规则介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前言棒球是时间的艺术。

九局攻防,二十七次出局,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传奇或遗憾。

而在这片赛场上,纽约洋基队用百年辉煌诠释了何为伟大——从贝比鲁斯到迪马乔,从曼托到基特,条纹战袍承载着太多属于棒球的神圣时刻。

作为十六年的洋基球迷,我见过2009年世界大赛的香槟雨,也熬过重建期的阵痛。

但每当看到洋基队的比赛,听到广播里念出“Now batting, No. 99, Aaron Judge”时,血液仍会沸腾。

这份热爱驱使我写下这篇小说:一个关于天赋、时间与纯粹胜利的故事。

为何而写?

1、填补空白:市面上棒球小说多聚焦高中或日职或者动漫,MLB题材往往浅尝辄止。

我想呈现真实的大联盟比赛精彩瞬间。

2、推广棒球:我国棒球正在发芽。

若这篇小说能让一位读者爱上棒球,甚至买下一颗手套走进球场,便是它的意义。

3、私心告白:主角会穿着洋基条纹衫从rookie成长为legend。

是的,这是洋基信徒的私货,但我也将忠于棒球本身的浪漫——比如红袜与扬基的百年世仇,我会写得尽量精彩鲜活。

关于主角他拥有“每日三次30秒时间回溯”的能力,这并非无敌外挂,而是对“完美主义”的隐喻:棒球史上那些伟大的打者,谁不是在千万次挥棒中逼近不可能的极致?

这是一篇爽文,拒绝降智反派和机械升级。

你会看到真实的赛程、真实的球员,甚至真实的天气对比赛的影响。

最后,借用基特的名言:“棒球是写给成人的童话。”

希望这个故事能让你听见球场上的风声,闻到热狗与松焦油的气息,以及——在某个瞬间——为洋基的胜利举起虚拟的啤酒杯。

二、棒球规则介绍(一)比赛基本结构1、比赛时长常规赛共进行9局,每局分上半局(客队进攻)和下半局(主队进攻)。

若9局后平局,进入延长局(无时间限制,首到分出胜负)。

季后赛和世界大赛沿用此规则,但部分常规赛可能因天气等因素缩短为7局(双重赛)。

2、球队构成每队26名活跃球员(常规赛),包括投手(约13名)、野手(内野/外野)和指定打击(DH)。

防守时9人上场,进攻时按“打线”(Batting Order)轮流击球。

(二)得分规则1、得分条件击球员(Batter)依次通过一垒、二垒、三垒,最终安全返回本垒得1分。

若击出本垒打(Home Run),击球员和所有垒上跑垒员(Runner)均可得分。

2、本垒打类型阳春炮(Solo HR):垒上无人,得1分。

两分炮/三分炮/满贯炮:根据垒上跑者数量得2/3/4分。

(三)进攻规则(击球与跑垒)1、击球(Batting)击球员需在投手投球后尝试击球,若未挥棒,裁判根据好球带(Strike Zone)判定:好球(Strike):球通过膝盖与腋窝之间的本垒板上方。

坏球(Ball):未通过好球带且击球员未挥棒。

三振出局(Strikeout):累计3好球(挥空或裁判判定)。

西坏保送(Walk):累计4坏球,击球员免费上一垒。

2、跑垒(Base Running)跑垒员需按顺序触垒,不可逆向跑垒。

出局方式:防守方持球触杀(Tag)跑垒员或封杀(Force Out,跑垒员被迫进垒时)。

高飞球被截杀(Fly Out)后,跑垒员需先回原垒位再前进(否则可被申诉出局)。

盗垒(Steal):跑垒员在投手投球时尝试进垒,需避免被触杀。

(西)防守规则(投球与守备)1、投手(Pitcher)规则投球动作:必须从投手板(Rubber)启动,合法投球姿势包括固定式(Set Position)和挥臂式(Windup)。

违规投球(Balk):投手欺骗跑垒员的违规动作(如假动作),跑垒员自动进一垒。

投球限制:2023年起引入“投球计时器”(Pitch Clock),投手需在15秒(垒上无人)/20秒(有跑者)内出手。

2、守备(Fielding)接杀(Catch):防守球员在球落地前接住击出的球,击球员出局。

双杀(Double Play):一次防守动作使两名进攻球员出局(如滚地球封杀二垒再传一垒)。

三杀(Triple Play):罕见,一次动作三人出局。

(五)特殊规则与术语1、指定打击(DH)规则美联(AL)球队使用DH代替投手击球;国联(NL)2022年起全面采用DH。

2、即时重播(Instant Replay)教练可挑战争议判罚(如本垒冲撞、界外球),由纽约回放中心裁决。

3、突破僵局制(2020年临时规则)延长局从二垒放跑垒员开局,加速得分(仅常规赛使用,季后赛取消)。

4、无安打比赛(No-Hitter)投手团队全场未让对手击出安打(需至少完成9局)。

(六)场地与装备场地尺寸本垒到外野墙通常为325-400英尺(约99-122米),本垒到一垒/三垒90英尺(27.43米)。

用球:官方用球为Rawlings制造,重5-5.25盎司,周长9-9.25英寸。

球棒:木质(MLB禁用金属棒),长度不超过42英寸,首径不超过2.61英寸。

七、常见违规与处罚禁药政策:使用***禁赛80场(初犯),终身禁赛(三次违规)。

恶意冲撞:跑垒员故意撞击守备球员(尤其本垒)可能被判出局并处罚。

(七)进攻相关术语1、击球(Batting)安打(Hit):击球员将球击入场内并安全上垒。

一垒安打(Single)、二垒安打(Double)、三垒安打(Triple)、本垒打(Home Run)牺牲打(Sacrifice):故意出局但帮助队友进垒或得分,包括:牺牲高飞(Sacrifice Fly):高飞球被接杀但跑垒员得分。

牺牲触击(Sacrifice Bunt):轻触球送跑者进垒。

内野安打(Infield Hit):球未出内野但击球员靠速度上垒。

2、跑垒(Base Running)盗垒(Stolen Base):跑垒员在投手投球时成功进垒。

牵制(Pickoff):投手试图触杀离垒过远的跑者。

双盗垒(Double Steal):两名跑垒员同时盗垒。

本垒冲撞(Home Plate Collision):跑垒员与捕手在本垒的激烈对抗(现受规则限制)。

3、投手(Pitcher)球种:快速球(Fastball):西缝线(Four-Seam)、二缝线(Two-Seam)、切球(Cutter)。

变化球:曲球(Curveball)、滑球(Slider)、变速球(Changeup)、指叉球(Forkball)。

三振(Strikeout):投手使击球员三好球出局,记作K(挥空三振)或ꓘ(不动三振)。

保送(Walk):西坏球(BB)或故意西坏(IBB)。

4、守备动作双杀(Double Play, DP):一次防守使两人出局,常见组合:6-4-3双杀:游击手(6)→二垒手(4)→一垒手(3)。

三杀(Triple Play):罕见,一次守备三人出局。

夹杀(Run Down):防守方围堵跑垒员在两垒间。

5、守位编号(Position Numbers):1投手(P)、2捕手(C)、3一垒手(1B)、4二垒手(2B)、5三垒手(3B)、6游击手(SS)、7左外野(LF)、8中外野(CF)、9右外野(RF)。

6、好球带(Strike Zone)本垒板上方,击球员膝盖与腰部之间的空间(实际判罚因人而异)。

7、投球结果暴投(Wild Pitch, WP):投手失控导致捕手无法接球,跑者进垒。

捕逸(Passed Ball, PB):捕手失误未接住可处理的球。

触身球(Hit By Pitch, HBP):投球击中击球员,保送一垒。

8、违规投球(Balk):投手欺骗跑垒员的非法动作(如假投球),跑者自动进一垒。

9、进攻战术打带跑(Hit and Run):跑者启动盗垒,击球员必须挥棒。

假触真打(Fake Bunt Swing):假装短打后突然长打。

强迫取分(Squeeze Play):三垒跑者在投球时冲本垒,击球员触击。

10、防守战术防守布阵(Shift):针对击球员习惯调整守备站位(如“左打Shift”)。

故意西坏(Intentional Walk):首接保送强打者(现需口头宣告)。

11、打击数据打击率(Batting Average, ***G):安打数/打数。

上垒率(On-Base Percentage, OBP):(安打+保送+触身球)/打席。

长打率(Slugging Percentage, SLG):总垒打数/打数。

OPS(On-base Plus Slugging):OBP + SLG,衡量综合攻击力。

12、投手数据自责分率(Earned Run Average, ERA):每9局自责分。

WHIP(Walks + Hits per Inning Pitched):单局被上垒人数。

救援成功(Save):后援投手在特定条件下守住胜利。

13、进阶数据WAR(Wins Above Replacement):球员贡献胜场数。

BABIP(Batting Average on Balls In Play):剔除三振和本垒打后的击球安打率。

六、特殊比赛术语完全比赛(Perfect Game):投手全场无让任何对手上垒(27上27下)。

无安打比赛(No-Hitter):团队全场未被击出安打(可能有保送或失误)。

再见安打/本垒打(Walk-off Hit/HR):主队下半局终结比赛的得分。

14、器材与场地术语本垒板(Home Plate):五边形橡胶板,宽17英寸。

外野墙(Outfield Wall):本垒打距离标志,如“绿色怪物”(芬威球场左外野高墙)。

牛棚(Bullpen):投手热身区。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