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禁忌

抬头禁忌

作者: 呜啦啦zip

悬疑惊悚连载

《抬头禁忌》内容精“呜啦啦zip”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李默李默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抬头禁忌》内容概括:著名作家“呜啦啦zip”精心打造的悬疑惊悚小说《抬头禁忌描写了角别是李情节精彩纷本站纯净无弹欢迎品读!本书共9938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2 21:43:2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抬头禁忌

2025-10-12 22:42:36

凌晨三点十七分,李默的手机突然挣脱充电线的束缚,在床头柜上剧烈震动起来。

那不是寻常的来电或消息提示音,而是一种类似防空警报的尖锐蜂鸣,

频率刺耳得像是要钻进人的耳膜深处,硬生生刺破了深夜的寂静。他猛地从梦中惊醒,

额头上沾着冷汗,心脏狂跳着摸向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刺目的红光,

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麻,连带着掌心的冷汗都泛起一阵灼热感。

屏幕中央跳出一条未署名的短信,没有发件人,没有时间戳,甚至连运营商的标识都没有,

只有一行加粗的黑色宋体字,生硬地占据着整个界面,像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

“紧急通知:即刻起,所有市民不得抬头观察天空,门窗紧锁,保持室内照明。

违反者后果自负。——749局”“什么玩意儿?诈骗短信都编得这么不走心了?

”李默揉着惺忪的睡眼骂了句,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却顿住了。749局这三个字像根冰针,

猝不及防地刺中了他深埋心底的记忆——小时候在乡下跟着爷爷生活,夏夜乘凉时,

爷爷总爱坐在老槐树下抽旱烟,烟杆上的铜锅泛着油光。他会用粗糙的手掌摸着凉滑的烟杆,

压低声音说:“阿默啊,你记住,要是以后听到‘749’这仨字,千万别多问,

那是管‘科学说不清的事儿’的单位,比派出所厉害百倍。当年咱村后山闹‘鬼火’,

半夜里红通通的火团追着人跑,就是穿深蓝色制服的人来处理的,

事后还让全村人都签了保密协议,谁漏嘴就抓去‘喝茶’。”那时候他只当是爷爷编的故事,

用来吓唬调皮的自己,可此刻看着屏幕上“749局”四个字,后背却莫名窜起一股寒意。

正愣神间,手机“叮咚”作响,小区业主群的消息提示像潮水般涌来,

震得手机在掌心微微发烫。他点开群聊,满屏的截图几乎要撑爆对话框,

全是那条一模一样的“749局通知”。“这是新型诈骗吧?还749局,

怎么不叫999局救急呢?”网名叫“老周开锁”的业主率先发难,

还配了个“翻白眼”的表情。“肯定是运营商泄露信息了!我昨天才刚办的新卡,

今天就收到这种垃圾短信!”有人跟着附和,字里行间满是愤怒。

“哈哈哈哈你们别这么认真啊,说不定是哪个网友的恶作剧,想搞个‘都市传说’的噱头,

等天亮了就该发朋友圈炫耀了。”还有人发了个“吃瓜”表情,试图缓和气氛,

可群里附和的人寥寥无几。直到住在顶楼18层的老张发了段十秒的语音,

群里的喧闹瞬间凝固,连之前刷屏的表情包都停了下来。李默点开语音,

手机里传来的声音抖得像筛糠,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和玻璃轻微的震颤声,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别骂了……你们……你们没看外面吗?

天上有东西在转,像、像活的螺旋……银光闪闪的,还在往下沉……我刚才忍不住看了一眼,

现在头好晕……”这段话像一盆冰水,从李默的头顶浇到脚底,

瞬间浇灭了他心里最后一丝“恶作剧”的侥幸。他住在12楼,视野不算差,

只要掀开客厅的窗帘,就能看到整片夜空。好奇心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

越收越紧——他认识老张,是退休的中学物理老师,平时在群里最讲逻辑,

连买棵白菜都要算性价比,绝不会编造这种离奇的话。李默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窗边,

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窗帘是厚重的亚麻材质,能挡住大部分光线,

此刻却有一缕诡异的银辉从缝隙里漏出来,落在地板上,像一摊融化的水银,比月光更冷,

也更粘稠,连空气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他深吸一口气,指尖捏住窗帘边缘,

指甲因为用力而泛白,缓缓掀开一道半指宽的缝隙。视线刚越过对面楼的檐角,

李默就僵在了原地,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夜空根本不是熟悉的墨色,

而是一片流动的暗银色,像被稀释过的铝箔液,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每一次晃动都带着细微的波纹,像是某种生物的皮肤。无数细密的光点在暗银色里旋转,

起初是零散的,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钻,后来渐渐汇聚成巨大的螺旋纹路,一圈圈向外扩散,

又向内收缩,节奏缓慢而规律,像某种生物的呼吸。那螺旋足有半个天空那么大,边缘模糊,

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圈纹路都在缓慢移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朝着地面沉降。每下降一寸,

周围的空气就仿佛更冷一分,窗玻璃上甚至凝结出了细小的霜花。

最让他头皮发麻的是螺旋中心——那里悬着一团模糊的光晕,比周围的银辉更亮,却不刺眼,

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吸引力,像一块磁铁,让人忍不住想靠近。隐约间,

能看到类似触须的半透明轮廓在光晕中伸缩,细长、柔软,像水中的海带,每动一下,

远处就传来几声玻璃碎裂的脆响,清脆得让人牙酸,不知道是哪家的窗户被震裂了。

“叮咚”,手机突然又震了一下,打破了死寂。李默吓得手一抖,手机差点从掌心滑落,

重重砸在地板上。他低头看去,是一个没有备注的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照片。他指尖发颤地点开照片,瞳孔骤然收缩——画面里是他刚才掀开窗帘的侧脸,

角度刁钻,像是有人在对面楼的窗口偷拍,连他微微皱起的眉头都清晰可见。更恐怖的是,

照片背景中,那道螺旋光晕的中心正好对着他的窗口,

光晕里的触须似乎正朝着他的方向伸展,末端的光点像眼睛一样,死死盯着他。

照片下方还配着一行歪扭的字,像是用指甲在屏幕上刻出来的,笔画扭曲,

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看我,抬头看我。”冷汗瞬间浸透了睡衣,后背冰凉一片,

黏在身上,像裹了一层冰。李默猛地松开窗帘,厚重的布料“唰”地合拢,

挡住了窗外的银辉,却挡不住心里翻涌的恐惧。他踉跄着后退几步,

后背重重抵在冰冷的玻璃门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膛,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粗重、急促,像破旧的风箱,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冰冷的空气,

刺得喉咙发疼。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是住在隔壁的王阿姨。

她平时总喜欢早上五点起来跳广场舞,嗓门大得整栋楼都能听见,

连楼下的便利店老板都调侃她“自带扩音器”。可这声尖叫却只持续了一秒,就戛然而止,

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掐断了。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闷响,“嘭”的一声,

沉闷得让地板都轻微震动了一下,李默甚至能感觉到脚底传来的微弱震颤。

李默的身体瞬间绷紧,像被冻住的雕塑。他颤抖着拿起手机,再次点开业主群。

群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消息刷新的速度快得让人看不清:“刚才是不是有尖叫声?谁家的?

我听得清清楚楚!”“我也听到了!还有东西掉地上的声音,好吓人啊!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你们别慌,说不定是王阿姨家的花盆掉地上了?她平时总爱在阳台养花。

”有人试图安慰大家,可语气里的慌乱却藏不住。“不是花盆!我家对面楼有人在开窗!

还仰着头!跟傻了一样!眼睛瞪得老大,嘴角还在笑!

”住在15楼的“小雨妈妈”发了段语音,声音里满是恐惧,还带着哭腔。就在这时,

老张又发了条消息,却只有一串乱码,像被什么东西干扰了信号,

全是“□□△○”之类的符号。乱码后面跟着一张自拍,李默犹豫了一下,

还是点开了照片——胃里瞬间翻江倒海,一股酸水涌上喉咙。照片里的老张仰着头,

脸对着天空,手机应该是放在了窗台上自拍。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眼白几乎要撑满眼眶,

血丝像蜘蛛网一样布满眼球,瞳孔里却映着缩小的螺旋纹路,像两枚银色的硬币,

没有任何神采。最诡异的是他的嘴角,咧到了耳根,露出一口黄牙,像是在笑,

却没有任何温度,只有说不出的僵硬和诡异,仿佛嘴角被人用线强行拉上去了一样。

李默慌忙退出群聊,把手机扔在沙发上,仿佛那是个烫手的山芋。手机屏幕还亮着,

老张那张诡异的自拍还停留在界面上,看得他浑身发毛。他靠在墙上,双腿发软,

几乎站不住,只能顺着墙壁慢慢滑坐在地板上,双手抱住膝盖,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楼道里突然传来缓慢的脚步声,一步一顿,沉重得像拖着什么东西,

“咚……咚……咚……”脚步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指甲刮擦墙壁的刺耳声响,

“吱呀——吱呀——”。像生锈的铁门在转动,又像老鼠在啃噬木头,听得人耳膜发疼,

浑身起鸡皮疙瘩。李默屏住呼吸,死死盯着门口。他能清晰地听到脚步声停在了自家门口,

接着是门把手动了动,“咔哒——咔哒——”缓慢而有节奏,像是在试探,

又像是在引诱他开门。然后,门外传来了低语声,声音沙哑,像是砂纸在摩擦木头,

又像是老张的声音,却又夹杂着其他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重叠在一起,

模糊不清,却能听清几个字。“天上的东西好漂亮……真的好漂亮……抬头看看吧,

它在叫你呢……它想跟你说话……开门,让它看看你……”李默的牙齿开始打颤,

上下牙碰撞在一起,发出“咯咯”的声响。他死死咬住嘴唇,尝到了淡淡的血腥味,

才勉强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他知道,绝不能开门,绝不能抬头,

749局的通知还在屏幕上亮着。“违反者后果自负”这六个字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

挥之不去。就在这时,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屏幕再次亮起刺目的红光。

749局的第二条通知弹了出来,字体比第一条更大,更急切,几乎要灼穿屏幕,

连标点符号都透着紧张。“警告!已监测到‘诱导性精神波’,

任何情况下不得与天空未知物体建立视觉接触!重复,不要抬头!不要回应任何陌生声音!

关闭门窗缝隙,用湿毛巾堵住通风口!”通知末尾还附着一行小字,像是仓促加上去的,

字体有些潦草,甚至有几个字歪歪扭扭的,像是在紧急情况下敲出来的。

“参照1980年新疆白毛风事件应急方案,关闭所有光源,

待黎明信号三声防空警报发出后可解除防护。

若发现身边人出现异常呆滞、露齿笑、反复说‘看天空’,立即隔离,勿与其对视,

勿肢体接触。”1980年新疆白毛风事件?李默心里咯噔一下。

他小时候在爷爷的旧报纸堆里见过这个标题,那堆报纸用红绳捆着,放在衣柜最底层,

爷爷说那是“不能碰的东西”。他趁爷爷不注意偷偷翻看过,

报纸上只说当年新疆某地区遭遇罕见白毛风,造成部分牧民失踪,物资损失严重,

没提任何异常。可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简单的白毛风,说不定和今晚的事一样,

也是“749局”管的“科学说不清的事儿”。他不敢多想,慌忙爬起来,跑到开关旁,

关掉了客厅的顶灯。房间瞬间陷入黑暗,只有手机屏幕还亮着红光,映着他苍白的脸,

像鬼火一样。窗外的银辉越来越亮,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出螺旋状的光斑,

缓慢地移动着,像一只巨大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着什么。

光斑移动的轨迹和天上的螺旋一模一样,一圈圈绕着客厅转,最后停在了他刚才坐过的地方。

李默蜷缩在沙发角落,用抱枕挡住自己的脸,只露出一双眼睛,警惕地盯着那道光斑。

他能听到越来越多的脚步声从楼道里传来,走出单元楼,整齐地朝着小区空旷的中心走去。

脚步声很轻,却很密集,像是有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步伐统一,没有丝毫杂乱,

像一支被操控的军队。其间还夹杂着孩童的笑声,清脆、欢快,

却在这深夜里显得诡异得令人发指,那笑声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机械地重复着,

像是录音在循环播放。“妈妈,天上的东西好亮啊,

我想看看……”一个小孩的声音从楼下传来,带着天真的好奇。“别说话,跟着走就好,

它会喜欢我们的……”一个女人的声音回应道,语气呆滞,没有任何起伏。

李默死死捂住耳朵,手指用力掐着耳廓,试图不去听那些声音,不去想窗外的螺旋。

可那些声音却像针一样,透过指缝钻进耳朵里,在脑海里盘旋。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凌晨三点二十八分,

凌晨三点二十九分,凌晨三点三十分……每多一秒,他的恐惧就加深一分。不知道过了多久,

天边终于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淡青色的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驱散了些许黑暗。

窗外的银辉骤然消失,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走了一样,瞬间无影无踪。

那些整齐的脚步声也戛然而止,小区瞬间恢复了死寂,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还有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却显得格外凄凉。李默的身体还在颤抖,

他试探着松开捂住耳朵的手,侧耳倾听——没有脚步声,没有低语,也没有孩童的笑声。

他慢慢抬起头,看向手机屏幕,时间显示凌晨五点零三分。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749局的第三条消息弹了出来,这次是正常的黑色字体,没有红光,语气也恢复了平静,

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安全解除。所有非必要外出指令即刻生效,勿关注街头异常,

勿传播昨夜见闻。已安排专人处理现场,配合检查即可。”李默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沙发上,

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黏在身上,很不舒服。他休息了几分钟,才慢慢站起身,腿还是软的,

走路都有些踉跄。他走到窗边,再次掀开窗帘一角,小心翼翼地向外看。楼下空无一人,

只有几摊深色的印记,像是干涸的血迹,散落在小区中心的空地上,形状不规则,

有的还带着拖拽的痕迹。远处的马路上,有几辆深蓝色的面包车驶过,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

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抬头望去,天空已是正常的淡蓝色,飘着几朵白云,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温暖而明亮,仿佛昨夜的一切都是一场荒诞的噩梦。他放下窗帘,

想要喝口水平复一下心情,却无意间点开了手机相册。相册里多了一张照片,

就在最新的位置,

拍摄时间显示为凌晨三点二十二分——正是他第一次掀开窗帘看天空的那一刻。他心里一紧,

指尖发颤地点开照片,全身的血液瞬间冻结。照片里的人是他自己,仰着头,脸对着天空,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香软桃花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