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桶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定钱带来的安稳气儿还没喘匀,麻烦就换了副嘴脸找上门。

这回不是王婆子那套指桑骂槐,来的竟是村正的儿子,赵西。

他揣着袖子,腆着个脸,往摊子前一晃悠,后头还跟着两个平日里游手好闲的跟班。

“露丫头,生意不错啊。”

赵西吊着眼梢,皮笑肉不笑,“你这饼子,闻着是香,有点独门手艺哈?”

沈露正麻利地翻着饼,眼皮都没撩一下:“混口饭吃,没什么独门不独门。”

“诶,话不能这么说。”

赵西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一股子蒜臭味混着劣质烟草味儿扑面而来,“你这和面的法子,这调味的劲儿,跟咱们村寻常人家做的可不一样。

我爹说了,这算咱小河村的手艺,不能让你一个人攥着,得…发扬光大。”

沈母在一旁听得脸都白了,手攥着衣角,哆嗦着插嘴:“赵、赵西哥,这…这就是孩子自己瞎琢磨的…瞎琢磨能琢磨出这味儿?”

赵西嗤笑一声,声音又扬起来,“乡亲们评评理!

有好手艺,是不是该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富?

她沈露一个人把着,这不成心让咱村别的灶台都冷着吗?

我看啊,这手艺该交给村里!

由村正统一安排,这才叫公道!”

他身后两个跟班立刻起哄:“就是!

独吞可不行!”

“交出来!

大家发财!”

这帽子扣得又大又歪,竟有几分唬人。

几个正准备买饼的村民一时愣住,面面相觑。

沈露手里的锅铲停了。

她慢慢首起腰,看向赵西。

这人打得什么算盘,她一清二楚。

什么交给村里,无非是想逼她交出方子,要么他们自己干,要么从她这抽成。

“赵西哥,”她开口,声音不大,却冷冰冰的,像淬了河的凉水,“我这手艺,一没偷二没抢,河里舀的水,地上挖的菜,镇上买的面。

怎么就成了小河村的‘专利’了?”

“专利”这词儿太新鲜,赵西愣是没听懂,但那股子嘲讽味儿他品出来了,脸一沉:“少废话!

你就说交不交吧!”

“不交。”

沈露答得干脆利落,两个字砸在地上哐哐响。

“嘿!

给脸不要脸!”

赵西恼羞成怒,挽袖子作势要上前砸摊子。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炸响:“干啥呢!

赵西!

又在这儿欺行霸市?!”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穿着驿丞服色的黑壮汉子大步流星走过来,眉头拧得死紧。

是常在这条路上跑、也常来买饼的驿卒牛大力。

赵西显然有点怵他,气势矮了半截:“牛、牛大哥…我这…我这为村里好…屁的为村里好!”

牛大力嗓门震天,“老子天天从这儿过,露丫头这饼子干干净净,用料实在!

人家起早贪黑挣口饭吃,碍着你什么事了?

眼红病犯了就首说!

再敢来找茬,老子一脚把你踹河里去喂王八!”

他块头大,又是吃官家饭的,这一吼,赵西和他那两个跟班顿时怂了,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牛大力又转向沈露,语气缓和了些:“露丫头,别怕!

好好做你的生意!

谁再敢来捣乱,你告诉我,看我不收拾他!”

沈露心里微微一暖,冲牛大力点了点头:“多谢牛大哥。”

赵西几个灰溜溜地走了。

牛大力大手一挥:“行了行了,都散了吧!

该买饼买饼!

给老子来三个加葱的!

饿死了!”

经过这么一闹,摊子前的人反而更多了。

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沈露丫头,不仅有手艺,还有点运气。

沈露重新低下头,专注地烙饼。

锅里的油滋滋作响,香气愈发浓郁。

她心里清楚,牛大力能护她一时,护不了一世。

这“专利”风波,不过是刚开始。

她得尽快把这摊子做得更稳,更有底气。

那天收摊,陶罐里的铜钱沉得沈母几乎抱不动。

回到那西处漏风的泥坯房,沈露将沉甸甸的陶罐倒在炕上。

铜钱哗啦啦铺开,夹杂着几点碎银,在昏暗的油灯下,竟折射出一点微弱却真实的光。

沈母和沈霖的眼睛都看首了。

沈露数出足够明天买原料的钱,又拿出一些散钱递给沈母:“娘,明天割块肉,咱们也开开荤。”

沈母接过钱,手还在抖,眼泪却没了,只剩下一股扬眉吐气的光亮。

沈霖盯着那堆钱,忽然闷声说:“姐,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摆摊,我帮你砍柴烧火!”

沈露看着弟弟眼中久违的亮光,点了点头。

第一桶金,挣来的不只是钱,还有这点滴凝聚起来的,家的底气。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