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新鲜

柿饼新鲜

作者: 破晓之空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柿饼新鲜》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破晓之空”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揉板小满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林小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望着漫山遍野的柿子深秋的阳光透过金黄的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他深吸一口空气中弥漫着柿子的香甜和泥土的芬这是他离开家乡五年后第一次回小满回来了?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林小满转看到王婶挎着竹篮站在路篮子里装满了红彤彤的柿是王婶小满笑着打招今年的柿子收成不错吧?好着呢! 王婶热情地往他手里塞了几个柿尝今年...

2025-03-11 08:47:36
林小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漫山遍野的柿子树。

深秋的阳光透过金黄的叶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柿子的香甜和泥土的芬芳。

这是他离开家乡五年后第一次回来。

"小满回来了?"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小满转身,看到王婶挎着竹篮站在路边,篮子里装满了红彤彤的柿子。

"是啊,王婶。

" 林小满笑着打招呼,"今年的柿子收成不错吧?""好着呢!" 王婶热情地往他手里塞了几个柿子,"尝尝,今年的柿子特别甜。

"林小满咬了一口,甘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

他想起小时候,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举办柿饼节,家家户户忙着晒柿子,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香气。

那时候,父亲林老汉的柿饼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他坚持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制作,每个柿子都要经过削皮、晾晒、揉捏、上霜等多道工序,耗时长达一个月。

" 你爸还在做柿饼吗?" 王婶问道。

"应该还在吧。

" 林小满有些犹豫地说。

他离开家时,父亲正为柿饼的销路发愁。

那时候电商还没兴起,传统的销售渠道越来越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告别王婶,林小满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家走。

远远地,他看到自家的院子里晒着一片金黄的柿子,父亲正佝偻着腰,仔细地翻动着竹匾里的柿子。

林小满走进院子,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

五年不见,父亲明显苍老了许多,背更驼了,头发也全白了。

他心中一阵酸楚,想起自己当初执意要去城市闯荡,父亲虽然不舍,但还是默默支持了他。

"爸,我回来了,你还在做柿饼啊?" 林小满问道。

"是啊,这是咱们林家祖传的手艺,不能丢。

" 林老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过现在销路不好,去年的柿饼还剩了不少。

你刚到家,快喝口水休息一会,想吃什么,我忙完了给你去做。

"林小满望着父亲粗糙的手掌,突然想起十岁那年的深秋。

他偷偷溜进厨房,想学父亲揉柿饼的手法。

手掌在柿子上笨拙地画圈,果肉被揉得稀烂。

父亲发现后,第一次动手打了他:"揉柿子要像哄睡婴儿,轻重缓急都有讲究!" 那晚,小满躲在柴房里哭,却意外发现被揉破的柿子在月光下结出了特别晶莹的霜花。

林小满看着院子里晾晒的柿子,突然想起在城市里看到的直播带货。

或许可以试试用这种方式推广父亲的柿饼?他兴奋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没想到,林老汉却皱起了眉头:"直播?那玩意儿能靠谱吗?我听说都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哪有咱们实实在在的手艺好。

""爸,现在时代变了,咱们得跟上潮流。

" 林小满耐心地解释道,"你看隔壁村的老张头,去年开始做电商,现在生意好得不得了。

"林老汉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要是想试试,就试试吧。

不过我还是觉得,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随便改。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开始着手准备直播事宜。

他翻出大学时的三脚架,在院子里支起手机,镜头对准正在翻晒柿子的父亲。

"爸,你自然点,就当镜头是来串门的邻居。

" 小满调整着焦距。

林老汉局促地搓着手,布满茧子的手指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这玩意儿真能看见人?"试播开始后,林老汉对着镜头僵硬地笑,活像被钉在柿饼架上的稻草人。

当小满让他展示揉制手法时,他的手突然发起抖来,柿饼被揉得稀烂。

"爸,你就当在教我揉柿子。

" 小满压低声音提醒。

林老汉深吸一口气,指尖触到柿饼的瞬间,仿佛触发了某种肌肉记忆。

布满茧子的拇指轻轻按在果脐处,顺时针旋转三圈,逆时针两圈。

"揉柿子要像哄睡婴儿,轻重缓急都有讲究。

"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久违的温润。

直播间弹幕开始滚动:"这茧子看着好专业!"" 求同款柿饼!"试播结束后,林老汉盯着手机屏幕上的观看人数,浑浊的眼睛泛起光来:"没想到隔着屏幕,也能闻到柿子香。

"当晚,小满在整理视频素材时,发现父亲揉柿饼的手部特写意外成了亮点。

那些经年累月磨出的茧子,在阳光折射下形成独特的光影纹路,像老树根上的年轮。

他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每道工序都是和柿子对话,机器永远学不会。

"第二天清晨,小满在直播间预告:"明晚 8 点,揭秘百年柿艺不传之秘!" 林老汉站在镜头外,偷偷把祖传的枣木揉板擦得锃亮。

这块长三尺的暗红色木板,边缘被历代林家人的手掌磨出了温润的弧度,板面上还刻着模糊的 "庚申年制" 字样。

"这揉板是你太爷爷用太行山上的野枣木做的。

" 林老汉忽然开口,指尖摩挲着板面上的木纹,"那年大旱,枣树都快枯死了,他愣是用山泉水救活了三棵。

"小满凑近细看,发现板面上有深浅不一的凹痕:"这些坑是......""是揉柿子时留下的。

" 林老汉笑出皱纹,"你爷爷总说,每道凹痕都是老祖宗的指纹。

"直播当晚,小满将老祠堂改造成临时改直播间。

林老汉换上浆洗过的蓝布衫,将枣木揉板郑重地摆在雕花供桌上。

镜头扫过揉板时,弹幕突然炸开:"这板子多少年没洗了?"" 看着好脏啊!"林老汉的笑容僵在脸上,布满茧子的手悬在揉板上方,迟迟不敢落下。

小满刚要解释,却见父亲突然抄起揉板,对着镜头呵了口气。

陈年积灰簌簌落下,露出木板深层的琥珀光泽。

"这块板子跟着林家走了五代人。

" 林老汉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每年霜降后,它要揉坏三副棉手套,浸透三百斤柿子的汁水。

"他抓起一颗柿子,指尖在枣木上轻轻一按,果肉与木板摩擦出沙沙的声响。

这个声音瞬间让弹幕安静下来,仿佛所有观众都穿越了时空,听见了百年前的作坊里,同样的声响在青石板上回荡。

"老规矩,揉柿子前要净手。

" 林老汉用竹瓢舀起井水,水流冲过他掌心的茧子时,在镜头里泛起细碎的银光。

小满突然意识到,父亲的手和枣木揉板一样,都被岁月刻下了独特的印记。

直播结束后,枣木揉板的特写照片被做成宣传海报。

有网友留言:"这才是真正的非遗!" 但也有食品卫生专家发文质疑:"传统工艺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林老汉看着手机上的争议,沉默着把揉板重新放回供桌。

月光从窗棂斜照进来,揉板上的凹痕在地上投出长长的影子,像一道道待解的谜题。

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枣木揉板能吸柿子的魂魄,用久了会成精。

"深更半夜,小满被院子里的响动惊醒。

月光下,父亲正跪在枣木揉板前,用丝瓜络蘸着井水擦拭板面。

每道凹痕都被仔细清理,积年的糖分结晶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爸,你这是......" 小满揉着眼睛。

"当年你爷爷说,揉板每隔三十年要净身。

" 林老汉的声音带着鼻音,"我总想着老规矩不能破,可现在......"小满蹲下来,发现父亲的手指在发抖。

那些曾经能把柿子揉出韵律的手,此刻正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揉板上的刻痕 —— 那是历代林家人的名字,用朱砂填着,在月光下透出暗红。

"你太爷爷是光绪年间的人," 林老汉指尖划过 "林继业" 三个字,"他用这块板揉出的柿饼,曾被选进宫里。

"小满突然注意到,在 "林继业" 旁边,还有一道浅得几乎看不见的刻痕:"光绪二十七年,洋人传教士说我们的柿饼不卫生。

"林老汉从供桌抽屉里拿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泛黄的账本:"那年闹瘟疫,洋人说我们的柿饼带病菌。

你太爷爷把揉板埋在后山,改做了三个月机器压制的柿饼。

""后来呢?""后来朝廷派太医来查,发现是运河水被污染。

" 林老汉合上账本,"老祖宗的手艺经得住考验,可现在......"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枣木揉板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小满突然意识到,父亲擦拭的不是一块木板,而是林家五代人的尊严。

"明天我联系食品厂做检测。

" 小满说,"咱们给揉板买个消毒柜。

"林老汉摇摇头:"消毒柜是死的,人是活的。

当年你太爷爷为了证明清白,在县衙前当众吃了三天柿饼。

"他站起身,月光勾勒出他佝偻的剪影:"明早去镇上买几副橡胶手套,直播时我戴着揉柿子。

"小满看着父亲走向厢房的背影,突然发现他的蓝布衫后襟磨出了洞,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