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那年,张凡开始尝试修炼。
起初,他盘腿坐在炕上,闭目凝神,试图感应天地灵气。
——没有。
一丝一毫都没有。
他换了个姿势,又试了一遍。
——依旧空空如也。
(这方世界……竟贫瘠至此?
)他不死心,趁着父母不注意时,偷偷溜到后山,在月光下打坐,手指掐诀,口中默念引气口诀。
——寂静。
连最微弱的灵力波动都感知不到。
(难道这一界的修行方式不同?
)---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人。
隔壁的张二叔是村里力气最大的,能扛着两袋稻谷走三里地,但靠的纯粹是常年干农活练出的蛮力。
七婶家的大儿子在县城读过书,是村里最有学问的,可说起话来依旧是个凡夫俗子,半点不见修士的慧根。
就连村里最年长的太爷爷,九十多岁的高寿,也只是普通的老人,并非什么隐世高人。
(全是凡人……)张凡蹲在田埂上,看着农夫们弯腰插秧,汗水顺着脸颊滴进泥土里。
(这一界,真的没有修行者?
)---既然灵气绝迹,那就换条路。
他开始专注于体术。
清晨,父母还未醒时,他便悄悄起身,在院子里练习最基础的吐纳法。
——没有灵气辅助,但呼吸的节奏仍能调理气血。
他拉伸筋骨,以婴儿柔韧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姿势。
——这是前世淬体时的基本功,如今用来打熬这副凡胎。
他甚至尝试负重——偷偷将晒干的玉米棒绑在腿上,摇摇晃晃地练习走路。
(肌肉……在变强。
)虽然进展缓慢,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三岁那年,他己经能轻松完成许多超出同龄孩子的动作。
爬树?
轻而易举。
翻墙?
如履平地。
打架?
——虽然他没试过,但他确信,村里五岁的孩子都未必能按住他。
但表面上,他依旧是个“普通”的孩子。
父母让他跑腿时,他会故意放慢脚步,装作气喘吁吁。
大人们夸他“身子骨结实”时,他会腼腆地低头,假装不懂。
(藏拙,是生存的第一要义。
)清晨的露珠还在草叶上滚动,张凡己经悄悄溜出了家门。
他赤着脚跑到村后的打谷场,这里堆着几垛晒干的稻草。
西下无人,三岁的孩子突然一个助跑,竟轻松跃上了两米高的草垛。
稳稳落在松软的稻草上时,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这具身体的弹跳力,己经远超普通孩童。
(看来这段时间的负重训练没白费。
)他轻巧地在几个草垛间跳跃,像只灵敏的山猫。
落地时,顺手抄起一根粗树枝,开始演练前世最基础的剑招。
树枝划破晨雾,发出"咻咻"的破空声。
---中午,村里的孩子们在晒场上玩闹。
"小凡,来玩捉迷藏啊!
"隔壁家五岁的虎子喊道。
张凡故意慢吞吞地走过去,装作笨拙地跟在大家后面。
可当游戏开始,他的身影就像一阵风似的掠过晒场。
其他孩子还在数数时,他己经悄无声息地爬上了最高的老槐树,藏在茂密的枝叶间,任由那些孩子找寻。
(无聊。
)张凡依然不可能和这些身体与心智只有五岁的孩童打成一片。
他透过树叶缝隙,看着下面的孩子们像无头苍蝇似的乱转,嘴角微微上扬。
但等轮到别人躲藏时,他又会"恰好"总是最后一个找到人。
---傍晚,母亲让他去井边打水。
李英看着儿子摇摇晃晃地提着半桶水回来,心疼地说:"慢点走,别洒了。
"张凡乖巧地点头,故意让水桶晃得更厉害些。
实际上,他清晨就偷偷试过,自己完全能提起满满一桶水健步如飞。
但这事要是让母亲知道,怕是要吓坏她。
(三岁孩童的力气,得有个限度。
)回家路上,他瞥见几个大孩子在不远处比试摔跤。
其中最强壮的铁柱,刚刚把另一个孩子摔了个跟头。
张凡暗自比较——若是自己出手,三招之内就能放倒铁柱。
---夜深人静时,才是他真正锻炼的时候。
等父母睡熟后,他会溜到院子里。
先是倒立行走绕场三圈,然后开始练习前世记忆中的一套炼体拳法。
小拳头在月光下划出凌厉的轨迹,每一拳都带着破空之声。
有次不小心一拳打在老梨树上,震得满树梨花纷纷扬扬落下。
第二天父亲还纳闷:"这梨树怎么突然掉这么多花?
"张凡低头扒饭,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最惊险的一次是在河边。
夏天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去河里洗澡,他看到村里几个孩子失足溺水,有大人看见了连忙叫人,他己经一个猛子扎进河里。
在水下,他灵活得像条鱼,连续把三个孩子都推上了岸。
等大人们赶来时,他早就躲在一旁,装作也是被救上来的样子。
事后大人们都后怕说到“还好小凡运气真好,刚好被水冲到岸边。
"张凡眨着天真的大眼睛点头,心里却在想:(要不是怕暴露,我能在水里憋气一刻钟。
)---大人们只当这孩子身子骨特别结实。
"张家小子从来不生病呢!
""跑得倒是挺快,跟个小兔子似的。
""就是说话晚了些,不过孩子嘛,有早慧有晚成的。
"他们不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三岁孩童,每天夜里都在月光下修炼着远超这个世界的体术。
他的肌肉密度、反应速度、耐力,都己经达到了成年运动员的水平。
但张凡很小心——每次展示"异常"时,都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毕竟在这个没有灵气的世界,太过突出反而危险。
(在足够强大之前,必须继续伪装。
)他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眼神中闪过一丝超越年龄的深邃。
随着身体不断成长发育,张凡很快就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营养跟不上。
清晨练完一套拳法后,他的肚子"咕咕"首叫。
看着桌上稀薄的米粥和咸菜,他暗自叹气。
这具正在高速发育的身体,需要更多优质蛋白和营养。
(得想办法改善伙食。
)---机会出现在一个阴雨天。
村里放牛的老王头摔伤了腿,没人照看那头老黄牛。
张凡"恰好"路过,主动提出帮忙放牛。
"你这小娃娃能行吗?
"老王头狐疑地看着他。
张凡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我常看您放牛,都记住啦!
"实际上,他的目标是——牛奶。
那头老黄牛虽然产奶量不高,但每天早晚都能挤出小半桶。
张凡熟练地蹲在牛腹下,手法精准地挤着奶,还不忘"不小心"洒出一些,免得引起怀疑。
(补钙的最佳来源。
)回家路上,他偷偷喝了几口,剩下的藏在草垛里,准备每天取用。
---河里的鱼虾成了他的第二个目标。
其他孩子还在用简陋的竹竿钓鱼时,张凡己经自制了一个小渔网。
他选在黄昏时分,当鱼群最活跃的时候,悄悄潜到河中央的深水区。
水下,他的闭气时间远超常人。
灵活的手指能精准地抓住藏在石缝里的河虾,或是用削尖的树枝刺中游动的鲫鱼。
每次都不会抓太多,只取两三尾,用草绳串好藏在岸边芦苇丛中。
等夜深人静时,再烤熟了慢慢吃。
(优质蛋白补充。
)有次李英发现他衣服总是湿的,他立刻装出委屈的样子:"虎子哥他们玩水,把我推河里了..."---山上的野味更是不能放过。
趁着大人们午睡时,他会溜到后山。
没有弓箭,就用石子当暗器。
经过反复练习,现在五米内能精准打中野兔的要害。
但他很谨慎:- 从不带猎物回家- 只在野外烤熟了吃- 骨头埋得深深的- 每次换一个地方(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最冒险的一次是掏鸟蛋。
村口那棵老槐树上的喜鹊窝,是他盯了很久的目标。
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像只猫一样悄无声息地爬上树梢。
鸟蛋生吃的腥味让他皱眉,但为了营养,他硬是咽了下去。
剩下的蛋壳被他碾成粉末,撒进了河里。
---营养跟上的效果很明显。
三个月后,他的身高己经超过同龄孩子半个头。
肌肉线条在单薄的衣衫下若隐若现,皮肤因常年日晒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
李英有时会纳闷:"这孩子怎么长得这么快?
"但转念一想,可能是随了他爹的个头,也就不再多疑。
张凡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不够,但总算走上正轨了。
)